帖学盛行、碑学崛起的清代,这些书家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2021-07-16 17:06:39 来源: 点击:
 
 
        中国书法是我国5000年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字体,书法的发展与汉字的演变和历史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散发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文化。

        清代书法发展史上涌现了一大批书法名家,新乡市博物馆藏有部分名家书法作品,本文精选几幅以飨读者。
 
帖学盛行、碑学崛起的清代,这些书家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翁方纲 行书条轴
 
        此藏品纸本,书法内容为:“米元章谓柳子宽书,乃不俗于其兄,武侯词记并阴,皆其所书也,宜以评鹤铭之法例之。”行文下有题款:“翁方纲”,款下有钤印两方:上方为“翁方纲印”白文方印,下方为“覃溪”朱文方印。其行书运笔酣墨流畅,结字稳健、笔画丰满、温润柔和,颇具神韵,具有大家风范。
 
        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一字忠叙,号覃溪,晚号苏斋,顺天府大兴(今北京大兴区)人,是清代中期著名的书法家、文学家、金石学家、考据学家。乾隆十七年(1752)进士,官至内阁大学士,曾为《四库全书》撰写提要。翁方纲精于考证金石之学,擅长书法,名震一时,其楷书学欧阳询、虞世南,行书学颜真卿、米芾、董其昌等家,亦能篆善隶,用法颇深。他不仅精于帖学,亦推崇碑学研究,在当时的书坛有很大影响力,与当时的刘墉、梁同书、王文治齐名,并称“清代帖学四大家”,又与刘墉、成亲王永瑆、铁保齐名,称“翁刘成铁”。
 
帖学盛行、碑学崛起的清代,这些书家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郭尚先 行书条轴
 
        此藏品纸本,书法内容为:“吴真有游飞英寺诗云:‘微雨止还作,小窗幽更妍。盆山不见日,草木自苍然。’非秋到吴越者,不见此景清雾也。”左侧有题款:“郭尚先”,下有钤印两方:上方为“郭尚先”白文方印,下方为“兰石”朱文方印。
 
        郭尚先(1785〜1832),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斋号芳坚馆、曾默庵、盍孟晋室、守元有居、思无邪斋等,福建莆田人,是清代著名书法家、篆刻家、诗人、画家。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与林则徐同榜,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大理寺卿。郭尚先家学深厚,一生精于学问,精通诗词、书法、绘画、篆刻等,有“四绝”之称。其书法名重当时,深得嘉庆帝赏识,备受时人推崇,涉猎诸体,尤以楷、行为长,更以行书成就最高,楷书学颜真卿、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敬客等名家,行书则师法颜真卿,并对王献之、苏轼、米芾、赵孟頫、董其昌、文征明、王铎等也多有学习和研究。
 
帖学盛行、碑学崛起的清代,这些书家的名字你一定听过
吴大澂 篆书条轴
 
        此藏品纸本,书法内容为:“齐国给献素缯帛,飞龙凤皇相追逐。河南洛阳人蕃息,与天相保无穷极。真定常山至高邑,乘而嘉宠升进立。”出自西汉黄门令史游所著《急就篇》,这是一本教学童识字兼常识性的课本。左侧题款:“史游《急就篇》文为又村仁兄大人书,庚辰二月吴大澂”,款下有钤印两方:上方为“吴大澂印”白文方印,下方为“愙斋”白文方印。
 
        吴大澂(1835~1902),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一号郑庵,又号愙斋,人称愙斋先生,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晚清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古文字学家、收藏家等。同治七年(1868)进士,历任陕甘学政、河南道员、左都御史、广东巡抚、湖南巡抚等职。吴大澂政绩斐然,又专金石鉴藏、文字考释、篆刻等,更是在晚清书坛有重要地位的书法艺术家。吴大澂幼年开始习书,涉猎诸体,尤善篆书,早期师学陈硕甫,临摹研习《说文解字》,中期融合邓石如等名家风格,结字修长,晚期结合钟鼎古籀文字,将大、小篆融汇贯通而自成一体,书风严谨淡雅、沉着稳健。吴大澂的篆书独树一帜,在清代书法史上有重要影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