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数据大分析
2021-04-09 09:34:25 来源: 点击:
2021年3月14日至21日,历时8天的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奖工作在浙江省绍兴市圆满结束。本届兰亭奖共收到1835位作者的投稿材料,符合参评要求1741人,其中书法创作方向参评作者1592人,理论研究方向参评作者149人。
根据《关于全国性文艺评奖制度改革的意见》《全国性文艺评奖改革方案》《中国文联全国性文艺评奖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的精神与规定,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委员会、审读委员会、审议委员会严格依照本届兰亭奖《评奖办法》《评奖行为守则》《评奖流程》,在监审委员会、学术·媒体观察团的全程监督下,共评选出70位获奖及入选作者。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书法创作方向按省份排列入选名单(55人)
其中获奖11人(蓝色标记),入选44人
河南6人:谷松章 张利安 王志立 乔延坤 焦新帅 曹有福
江苏5人:朱安刚 李双阳 张斌 赵振 靳慧慧
河北5人:马永林 刘永清 刘京文 李国良 张志庆
湖南5人:田小华 周少剑 赵文龙 陈华 陈寰
山东5人:陈靖 方建光 李锐 杨刚亮 逄春伟
辽宁5人:刘长龙 朱明月 刘宏卫 李京臣 陈巧令
福建4人:林景辉 艾青 叶韶霖 曾锦溪
上海2人:王玺 胡奇峰
广东2人: 彭双龙 颜奕端
江西2人:欧阳荷庚 蒋卫平
浙江2人:何玉峰 何来胜
湖北2人 :樊利杰 王勇
四川2人: 林峤 杨江帆
天津1人: 崔寒柏
广西1人: 杨科云
黑龙江1人:曲庆伟
重庆1人:朱睿
陕西1人:罗小平
甘肃1人:赵世峰
贵州1人:胡正良
青海1人:谢全胜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入选—理论研究方向入选名单(15人)
其中获奖5人(蓝色标记),入选10人
江苏3人:程渤 朱琪 董水荣
上海2人:孙慰祖 杨勇
山东2人:吕文明 郑付忠
湖北1人:张天弓
湖南1人:李正庚
浙江1人:元国霞
内蒙古1人:王力春
四川1人:王家葵
北京1人:冯健
广东1人:朱圭铭
河南1人:李逸峰
第七届兰亭奖各省入选人数总排名
1.江苏8人
2.河南:7人
3.山东:7人
4.湖南:6人
5.河北:5人
6.辽宁:5人
7.上海:4人
8.福建:4人
9.广东:3人
10.浙江:3人
湖北:3人
四川:3人
11.江西:2人
第六届、第七届连续两届入选作者(15人)
王玺 六届铜奖 七届金奖
樊利杰 六届铜奖 七届铜奖(3、6、7)
杨科云 六届入选 七届铜奖
彭双龙 六届入选 七届铜奖(3-7连续5次)
李双阳 六届银奖 七届入选(2、6、7)
马永林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3-7连续5次)
王 勇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3、6、7)
方建光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1、2、6、7)
艾 青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
田小华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
刘永清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4、5、6、7连续4次)
曹有福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
刘宏卫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2、4、5、6、7共5次)
逄春伟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
蒋卫平 六届入选 七届入选
本次兰亭奖解放军无一人入选
春风拂动古越城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审
观察札记
■白锐 祝帅
仲春时节,浙东古越城绍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2021年3月21日,备受书坛瞩目的第七届“兰亭奖”评审工作圆满结束。经过评奖委员会7天的夜以继日的工作,王玺、孙慰祖、崔寒柏等16位作者荣膺七届兰亭奖金、银、铜奖;马永林等54人入选。
作为学术媒体观察团成员,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评审媒体观察活动,见证了整个评审过程。有几点感受,与大家分享。
第一、七届兰亭奖参与作者广泛,彰显兰亭奖的权威性。笔者特别注意了来稿的年龄构成情况及各人的艺术履历。从年龄和入展、获奖经历来看,书坛各年龄段优秀人才基本上做到了全覆盖。书坛资深的老作者从最后公布结果看似乎不多(这个问题笔者拟另撰文分析),但现场观察,投稿的其实不少。以笔者不完全的统计,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历届中国书协理事,投稿的应该有几十位。当然本次兰亭奖评审最亮眼、最庞大的群体,是三十五岁到五十岁这个年龄段的中青年劲锐,平时活跃书坛的高手,他们的名字我们都耳熟能详。这个群体,几乎是倾巢出动了,他们构成这次投稿作者的主体。还有部分青年新秀,近二三年通过十二届国展入会的,年龄在三十五以下,也投稿踊跃,一试身手。可以说,这是一次当代书坛老中青精英大会,毫不为过。充分证明了兰亭奖作为国家级专业大奖,在行业的影响力和学术权威性。应该说,在书法界,兰亭奖还是所有书法人仰望星空的北斗,它的荣誉感和魅力,任何其他展事、活动都无法取代。
第二、评审准备工作细致充分。此次兰亭奖共有来自全国34个省、自治区的投稿作者,创作类1681人,理论类154人,数量超过往届。评审开始前,承办单位精心组织人力,对来稿先行进行细致的分类登记。按照《征稿启事》,一一核对资格。不符合条件的,提前登记列出,不进入评审。经核查,共有创作类1592人、理论类149人符合《征稿启事》。不符合《征稿启事》的部分,评审工作开始后,由评审委员会、监审委员会集体一一再审核,核对无误,最后撤出。笔者亲历了这一过程,深感主办方对每一位投稿作者,是认真负责的。
第三、评审流程缜密严谨规范,评审科学客观公正。为确实有效做好第七届兰亭奖的评选工作,在总结往届兰亭奖审评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七届兰亭奖评审组委会提前制定了严谨科学周密的评审流程。大家一致认为,这次评审除纪律要求严格之外(如每一位参与工作者都要签订廉洁承诺书、实行四“回避”制度等),在评审环节的设计上,也是十分严谨严密的。以创作方向为例,评审分为初评集体审看、初评预审、初评交叉复查、初评终审,复评集体审看、复评投票,终评集体审看,终评投票、终评审议、作品审读、综合文化测试、评奖打分、获奖审议等多项环节。为尽量避免“遗珠之憾”,组委会在制定评审流程时,特别设置了“交叉复查” “集体审看”“复议”等环节,层层设防。对有争议的作品,通过一定流程,可以提起评委会复议,再次投票,决定取舍。可以说,兰亭奖的评审制度设计,已经非常严谨。
第四、评审工作很辛苦;评委和工作人员很敬业,他们夜以继日,不辞辛劳,令人感动。不是亲临现场,很难感受到,评审既是眼力智力活,也是体力活;没有强壮的体魄,这活还真顶不下来。创作类评审在绍兴奥体中心万米大会场进行。偌大的体育场,悬挂的作品层层叠叠,一望无际。每位评委在近五千幅作品面前来回走动,时时驻足细审。一天走下来,至少十公里。进入作品审读阶段,审读评委专家要对近百位作者的近三百幅作品一一审读,核对文本、字法和自作诗文的平仄押韵、行文规范等。而在评审的不同阶段,评审专家白天在评审现场评审,过程时间不可预测,经常拖场,午饭拖到下午三四点,晚上还有各类工作会。而中国书协的工作人员,白天得在现场服务,评委一个阶段评完了,乘车走了,他们得打理现场,重新登记、核对、悬挂,为第二天评审做准备。他们几乎天天通宵达旦,一天睡两三个小时......真是不来现场,不知道评审工作辛苦!
第五、倡导人书合一、艺文兼备,文化素养考核出新招。为了纠正书坛重技轻文、技道不均衡的状况,中国书协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各种杠杆,引领书坛扭转风气,展览评审就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早前在本届兰亭奖征稿启事中,我们不但看到了评审要进行文字审读的表述,还看到了要进行文化素养测试的表述。很多人都好奇,疫情还没有结束,这次“文化素养测试”会怎么进行呢?21日在绍兴兰亭博物馆,我们见证了这场别开生面的入围作者面试。原来是以网上连线的方式进行。每个入围者抽一个题,准备几分钟后,连线上场,由主考官提问,入围者现场作答,时间限制在五分钟内,评委在主考官后集体打分。也许是因为第一次接触这样的面试方式,受试者因陌生、紧张、粗心等等,隔着遥远的地理空间,在镜头前时出憨态,引来现场阵阵笑声,为评审活动平添许多轻松气氛。看到古老的书法艺术活动,终于和现代互联网传媒技术对接,既人性化——避免了全国各地作者赶往一地费时费财还有防疫安全问题,又跟上时代步伐,为今后书法界办活动延伸无限网络空间作了先行探索示范,我们心中不禁暗暗为主办方喝彩、点赞!
七天的学术观察,感受还很多。有的清晰,有的朦胧;还有一些更深层的东西,我们还在回味、思考中。
总之,感谢中国书协“开门办协会”,广开言路,邀请我们全程参加七届兰亭奖评审学术媒体观察。中国书协赋予我们的职责是观察监督,实际上我们是观察监督加学习。我们认为,这是一次认真贯彻了公平、公正、民主、阳光原则的评审;在中国文联有关方面的积极指导下,中国书协分党组、新一届主席团和全体评奖委员会成员、工作人员、绍兴承办方通力合作,评审取得了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