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龛奕奕翠微边 | 朴茂之中见透达,刚健之中见秀逸

2021-02-24 16:55:44 来源: 点击:


 
 
        《龙门二十品》是指选自龙门石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其中十九品在古阳洞,另一品位于老龙洞外的慈香窑。二十品内容主要是北魏王公贵族、高僧等为孝文帝歌功颂德或禳灾祈福的记文,既是分析龙门石窟造像断代的重要依据,也是深入了解北魏时期政治与社会状况的实物资料。
 
        《龙门二十品》也是魏碑书法的真实缩影和写照,是魏碑艺术的精华所在。北碑书法独立于南朝二王系统之外,结构奇逸,用笔峻厚,浑穆刚健,雄峻伟茂,北魏分裂后便逐渐湮没无闻。唐宋时期二王书风占据绝对统治地位,流畅遒美的帖学成为主流,北碑书法罕受关注。直到清代乾嘉之后,金石考据学兴起,北魏造像题记的书法价值重新为世人所发掘,破除了“馆阁体”的流弊,开辟了全新的金石艺术之路,碑学书法由是振兴。这正是《龙门二十品》魏碑书法的历史意义、审美趣味与时代价值。

01杨大眼造像题记 拓片
北魏 景明正始年间(500~508年)
长93厘米 宽40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杨大眼为孝文皇帝造像题记》,刻于景明正始之际(500-508年),位于古阳洞北壁。造像记原碑为盘龙首,正面刻五小龛,圭形碑额上刻“邑子像”三字,这种题额形式颇具特色。碑上文字赞颂了北魏将领杨大眼的显赫军功,并为孝文帝祈福。康有为曾评价此碑书法“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为峻健丰伟之宗”。

02魏灵藏造像题记 拓片
长45厘米 宽36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陆浑县功曹魏灵藏、薛法绍造像记》,北魏太和景明初立,刻于古阳洞北壁。额中竖题“释迦像”,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碑上文字记录了造像者官职、姓名、籍贯及发愿祈福的祷语。

03始平公造像题记 拓片
北魏 太和二十二年(498年)
长89厘米 宽39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为《比丘慧成为亡父始平公造像题记》,太和二十二年(498年),由孟达撰文,朱义章书,刻于古阳洞北壁,记录了比丘慧成为亡父造像的缘由及其愿望。
 
        乾隆年间金石学者黄易将其置于龙门造像题记之首。该题记界格方严,阳文镌刻,在历代石刻中十分罕见,书法于朴茂之中见透达,于刚健之中见秀逸。

04孙秋生造像题记 拓片
北魏 太和十七年(493年)
长129厘米 宽49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新城县功曹孙秋生、刘起祖二百人等造像记》。孟广达文,萧显庆书,刻于古阳洞南壁。该造像记是魏碑中庄茂沉劲的代表,沉着刚健。原碑石为蟠龙螭首,碑座上刻三小坐佛龛。碑上文字记录了祈求国祚昌隆与祝愿现世来生的美好愿望。

05高树等造像题记 拓片

北魏 景明三年(502年)
长40厘米 宽27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邑主高树和维那解伯都卅二人等造像记》,景明三年(502年)立,刻于古阳洞北壁,记载了邑主高树、解伯都等三十二人的邑社造像,共同祝愿仙逝父母及见存眷属的往生佛国。

06牛橛造像题记 拓片
北魏 太和十九年(495年)
长65厘米 宽33厘米
龙门石窟西山古阳洞
龙门石窟研究院藏
 
        全称《太和十九年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为亡息牛橛造弥勒像记》,刻于古阳洞北侧。该龛乃长乐王丘穆陵亮夫人尉迟氏为亡子牛橛所造。其书法意境高古,康有为认为此“体方笔厚,画平竖直”,是魏碑书法的绝佳范本。
 
其他十四件
安定王元燮造像记
 
北海王太妃高造像记
元详造像记
比丘道匠造像记
 
慈香慧政造像记
比丘法生造像记
广川王祖母为幼孙造像记
 
比丘惠感造像记
 
解伯达造像记
 
广川王祖母侯太妃造像记
 
马振拜造像记
 
一弗造像记
 
齐郡王元祐造像记
 
郑长猷造像记
 
 
龙门二十品详情一览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