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啸丨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烟火——“墨华”高考作文

2020-07-08 09:33:59 来源: 点击:
 
        李啸,现任江苏省书法院院长。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评审委员、文化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沧浪书社社员、江苏省文联委员、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理事、南京财经大学兼职教授。是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艺术英才、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中青年德艺双馨艺术家、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学科带头人。被评为“江苏2018年十大中华文化人物”。国家一级美术师。
 
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烟火
文/李啸
       
        物
以类聚,人以群分。物质环境,令文质同理;精神气场,让君子同行。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于是有人说:“墨华”六位六〇后书家,一样的人生,不一样的烟火。
 
        
        我们曾经因为汉字,因为笔墨,因为喜欢同一种味道,走上了共同的书法之路。今天我们追忆曾经的翰墨芳华,用笔墨的方式去珍惜过去,展现当下,祈愿未来。“墨”,是相应;“华”,是相求。


        感谢互联网时代,感谢现代传播技术,让“墨华”为更多的人知晓,让六位六〇后书家为更多的同道厚爱。我们都受惠于这个时代,“墨华”也是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因为我们清醒地知道,你们看到的我们,是被拔高了我们,是被“美颜”了的我们。我们只是几个普通的六〇后书家,几个文化艺术工作者,几个笔墨技法的拥有者。我们也只是当代六〇后书家的一个缩影。
 
     
        我们深知,在互联网时代,作为艺术家,尤其需要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毎天被海量信息裹挟,缺少思考的时间,缺乏辨别的能力。然而,艺术家最重要的是特立独行的品格,“墨华”六位六〇后书家在生活中崇尚“合众”,但在精神上依然追求“独立”。


        我们非常珍惜大家对“墨华”的关注,尤其是在微信朋友圈里的不吝点赞、溢美之词、无私分享,我们都心存感恩。六〇后的我们经常会被一件事情反复感动着。

        互联网是纽带,它让我们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是又让我们关系紧密,但是“墨华”还是希望我们彼此保持距离,因为距离产生美。距离,也会让你们看到一个更加客观、全面的我们……
         
        2020年7月8日晨,于金陵兰斋

【延伸阅读】

 
《墨华·生于60年代优秀书法家作品展》回顾

        六月二十六日,午后盛阳高照,宣和美术馆里里外外挤满了观展的来宾,热情似火。黄正明、阎揆、管峻、仇高驰、宇文家林、李啸六位六〇后书家的“砥砺之展”正式绽放。
 
 
       
        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杨岳,原南京军区政委方祖岐,省老领导冯敏刚、王湛、柏苏宁、陆军、张九汉等出席开幕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江苏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高云分别讲话,黄正明代表参展书家发言。令人感动的是,中国书协顾问、省书协名誉主席尉天池,中国书协顾问、清华大学教授言恭达亲临开幕现场,提携后学。
 

 

        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志纯在开幕式后,亲临展厅慰问六位参展书家,并对展览给予充分肯定。二十七日下午,中国书协副主席、省书协主席孙晓云也冒着酷暑来到展厅,观看展览并给予好评。
 
 

        走进宣和美术馆展厅,顿入清凉世界,空调温度适宜,展厅灯光柔和,心也就慢慢静下来,在一幅幅作品面前,观众或凑近作品仔细观看,或远观而看作品整体,或与三五同道细声讨论,或独自在作品面前沉思。耳边频闻手机咔咔拍照声,目之所及是拍整体、拍局部,远拍,近拍,与友人合照,拉作者合影,举凡种种情形,可见观者对展览的高度认可。
 
 
 
        
        整个展陈方式经过精心策划。进入宣和美术馆,即可见六位书家的专题视频,将他们的艺术状态、书写墨华两个字时的情形,配上恰到好处的音乐,剪辑浓缩在一分钟左右,给人以动态的直观感受。进入展厅,六位书家一组单独而又呈现为合照效果的照片扑面而来,更是成了当天的网红拍照点。
 
 

        展厅呈环形分布。展厅外环,在一组高大的展墙上,悬挂丈二、丈六的巨作,有的是四张八屏条,有的是数张八尺整纸拼接而成的中堂巨制。字大者单字直径超过三十厘米,字小者也往往超过一个拳头大小。视觉效果极强。往纵深走去,曲径而通幽,作品尺幅也自然随之变小,装裱镜框也精致起来。镜框的玻璃尤为特别,是一种没有反光的特制玻璃,所以观众欣赏作品时没有障碍,拍摄的照片非常高清。展厅内环,是六位书家以《宣和书谱》内容为创作主题,以此来祝贺宣和美术馆建馆六周年。作品形制也多变为楹联、横幅、折扇、宫扇、斗方、小品、册页、手卷等。不论是大字,还是小字,六位书家都各尽其能,以狮搏象,呈现各自的精彩。
 

        展厅最后,摆着一套六十年代普通人家常用的物件,书桌、小凳、报纸、水壶、茶缸、影集等,展墙上陈列着一组泛黄的六位书家年青时代的老照片。听他们追忆其时其情其境,竟有时光倒流之感。至于展厅中悬挂的翰墨芳华系列签名折纸、宫扇系列等,在光影交换中,也给观众以别样的感受。
 
 
        
        在展览筹备过程中,又遇到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暴发,他们不仅完成了各个抗疫主题书法创作任务,还向白衣天使多次捐赠作品,受到了社会好评。在展览作品创作中,他们牢固树立精品意识,认真对待每一件作品,很多作品都是多次书写,数易其稿,终成佳作,为观众呈现了这场“笔墨芳华”的视觉盛宴。
 

        再回首这场视觉盛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六十年代出生,六位书法同道,彰显江苏书风。六十年代,是书法联展作者的出生时间;六位书法同道,应宣和美术馆建馆六周年庆祝之邀而聚在一起;墨华的主题,在更深层次意义上是彰显了江苏书风。
 

        江苏文化历史悠久,历代名家辈出。吴文化、金陵文化、维扬文化、楚汉文化所形成的璀璨夺目的江苏文化,具有包容并蓄、刚柔相济、开创性强、和谐共生的文化特质,孕育了影响书法史进程的历代书法大家,如晋代陆机、唐代孙过庭、张旭、陆柬之,宋代范成大,元代倪瓒,明代吴门四家,清代恽南田,近现代金陵四老等。纵观这样的厚重历史,我们见到,每个时代都有其书法风格特色。江苏书风在时代发展洪流中,因时而变,因世而变,因人而变。虽然江苏的地理区域在朝代更迭中,有所调整,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骨子中始终流淌着崇尚高雅、追求韵味的血液。
 

        以这样的视野来看《墨华——生于60年代优秀书法家作品展》,无疑令作者们有了压力。前辈的荣光熠熠生辉,他们能否赓续前贤,启牖后学,是摆在每位作者面前的时代之问,也是举办这场书法联展的笔墨初心。
 
 
        六十年代书家是当代书坛的中坚力量,六位书家更是这批中坚力量中的中坚人物。各种奖项的囊括,见证着他们在书法创作上的辉煌。但他们志不在此,有着更高的目标。新时代的历史机遇,必将造就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在文艺大繁荣大发展的大道上,书法艺术该如何继承,如何创新,他们每位都在思考着。梳理六位书家的书法之路,我们看到他们坚定的书学理念,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各自追求着自己的艺术目标,期待在书法创作实践上,走出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路。
 
 
        路通向远方,六位书家选择在这个时间节点,共同驻足,展示他们的阶段性书法成果。对他们书法艺术的具体评价,吴国平先生在展览前言中已有详细表述,可从微信中阅读。
六位六O后书家在笔墨中升华,在砥砺中精进!我们对他们充满着更大期待……(来源:江苏省书法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