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洋:隶书未来的发展仍会处于多元化态势!

2020-07-01 15:43:37 来源: 点击:



刘洪洋,中国书法家协会篆刻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培训中心教授
工作室导师,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篆刻委员会主任,
西泠印社社员,多次担任全国书法篆刻展评委。
 
        初学隶书要把握取法的方向性,由汉碑入手

        隶书的艺术风格、艺术个性、艺术元素是十分鲜明的。其风格是多元化的,个性是显而易见的,艺术元素是丰富的,特别是在汉代传世的作品中各臻其妙,异彩纷呈。也是隶书学习最佳的入门途径,其类别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刻石文字,另一类为书写文字。

        汉代刻石类隶书,大致可划分为四类:一类是字形工稳、意态端庄、秀美典雅,以舒展为能事的《曹全碑》、《礼器碑》等为代表;二类是拙中寓巧、意态浑穆、字势雄强,以方正古朴为能事的《张迁碑》、《鲜于璜碑》等为代表;三类是以大气雍容、意态伟岸、疏宕宽博、气局开张为能事的《西狭颂》、《封龙山颂》等为代表;四类是以潇洒奔放、意态纵横、恣肆飘逸、趣味多变为能事的《石门颂》等为代表。可以说各具姿致,靡有同者,非短文能尽言其美。
 

        汉代的书写文字质朴率真、新意迭出、奇诡生动,劲利的行笔、生动的体势、灵活的字形、不拘一格的结体,率性天真的烂漫溢于字里行间,体现出了书写者的情怀,以不同地域的汉简为代表。至此也不难理解汉代隶书的审美多元,同时亦能避免隶书学习中以笔追刻的盲目性。
 

        隶书的点画构成了隶书内在的艺术素质,笔法比篆书复杂。汉隶用笔快慢、畅涩,疾迟相顾,畅涩相间,自然产生曲直相参、轻重相宜的各种点画。结构的横平竖直、均匀排迭以及左右波发和蚕头燕尾等字形、字势和点画形态,均能体现出隶书的艺术审美。初学隶书要把握取法的方向性,由汉碑入手,简书只能取意不可作法,以学会基本技法为目的。临习中切不可追求破损的残痕,所以读帖非常关键,临帖时要抓住“大”的东西,表现出读帖时感受的那种“味道”,才是成功的,防止不清法则而迷径。
习隶者众多,但是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主要是传统基础不牢固,近亲繁殖,使隶书的古法、古韵逐步弱化。表现为艺术因素的含量打了折扣,说穿了就是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一种创作模式,这种模式属于初级创作,与真正意义上的创作是两回事。

        书体风格特征是由线条两端的形态决定的

        自春秋末期至秦代,通用文字的篆书开始草化,草化的篆书虽然字体结构仍是篆书,但字势已渐变为扁阔并趋向横势,笔画已露出波势的运动感,初步地形成了笔画化的倾向。至西汉时期完成了隶书字体的正体化,隶书成为当时的通行字体。其中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时期是隶书的成熟期,也是隶书字体和书体的共融时期。孕育了楷、行、草诸体,隶书的广为使用,特别是民间的书写实践,导致笔法和变异字形的出现,于是侧锋用笔、结构简省的书写方法随之而生。魏晋六朝至唐代,由于楷书的普及,使隶书的书写掺入不少楷意,同时隶书的程式化趋势也愈加明显,与汉隶相比缺少了古拙灵动的趣味。至宋、元、明,隶书虽为一种书体,但当时以“帖”为宗的书法风尚为主流,其美学品格与汉隶相差甚远,到了清代重新对汉代隶书进行发掘和研究,并以此作为取法途径,致使隶书发展出现了新的转机,得到广泛的重视和好评。
 

        一种书体与其他书体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点画”的体势、结构、形态上,这种书体的笔法组合也依此而定,如果我们把不同书体同一点画的起笔与收笔外形去掉,我们就难以判断是哪一种书体的线条了。可见书体风格特征是由线条两端的形态决定的,不同书体线条行进中的质量要求就不言而喻了。至于不同的书体,则依该种书体一般规律中的特殊性而定,只是因书体不同、体势不同而笔法各有侧重,才产生不同的书体有其“相对”独立的用笔体系与要求而已。

        临创结合,活学活用

        学习隶书,首先掌握所学碑帖的基本特征、风格、形式和规律,之后能再现其形式、表现技巧、实际创作效果,表达其意趣和形式美。这个阶段的艺术表现意识不完全是“自我”的,是“从他”的一种初级行为,但这是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书家在艺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是十分重要的一种训练方式。这一环节不容忽视,这是对临帖效果的最佳检查手段,同时又是灵活的发挥。它尽管是被动的,但它必定在某种程度上发挥了你的主观能动性。
 

        若以新的文字内容在特定的笔势、笔法、结构、章法甚至还有墨法的制约下进行新的整合与发挥,能体现出对范本的艺术理解与情感意趣,其中的形式法则、技巧认知水平以及对掌握原范本的情况都得以展现,发挥的部分是自己的、主要的。临创结合,活学活用,将学习的各个环节在一定程度上因人、因时穿插着进行,才能增加你的变通能力,达到消化、理解、吸收、运用之目的。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