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小楷《东坡题跋》

2020-05-21 16:37:49 来源:琢庐 点击:


 
        1971年9月生,安徽怀远人。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楷书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导师工作室导师,中国书协培训中心教授、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林业大学MBA国学艺术中心副秘书长。全国第十届文代会代表、全国第七届书代会代表,曾担任全国第十二届书法篆刻展楷书评委、全国第二届楷书展评委等。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教学节目主讲老师,曾主讲赵孟頫行书《洛神赋》32讲、《一日一书》16讲。2007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硕士研究生班,中国国家画院沈鹏书法课题班、精英班员,国书会副会长,沈门七子之一。    
 
        作品曾获第五届书法兰亭奖佳作奖二等奖;全国第十一届书法篆刻展优秀作品奖(最高奖);首届中国书法院奖(最高奖);全国第二届青年书法篆刻展二等奖;第二届兰亭奖和第九届全国展提名奖;纪念老子诞辰2578周年全国书展一等奖等。
 
苏东坡《书济众方后》28x50cm
 
李明课堂语录(二)
(接上期)
 
        ●练习单个字的结构时就要开始注意字字关系,要单行提出来训练。行气一定要顺,注意字与字之间怎么衔接起来,上面的字写完下面就需要生发,生发就是随机变化,所以单行要顺势而下,互相牵连。一直到最后一个字,字字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全神贯注, 一气呵成,丝丝入扣,不能有一笔松懈。
 
        ●赵孟頫《汲黯传》是竖格,单行字与字之间非常紧,我们要把格子作为参照,就像拐杖一样,借助这个拐杖去写。字与字中心要对齐,因为《汲黯传》的字比较端稳,所以更容易找到中心位置,中心位置对齐这个行气就出来了,不管是伸展也好,收缩也好,都要把握这个中心线。
 
 
        ●一般字距和行距之间的对比,行距要大于字距,注意这一点才能显示出来行气。字的重心要压低才稳定。每一笔都要用好笔锋,写小楷没有笔锋精神是很难出来的,但是这个笔锋不能虚,要有力度。
 
        ●中锋行笔是笔法的核心,就是需要守中,是一个原则,要万变不离其宗。
 
        ●要把楷书静态安稳的审美特征把握好,须体现一个正,这个正不是你们所说的完全对称的正,是平衡,每个点画要非常安详,各得其所。
 
 
        ●小楷训练用两公分以内的格子,尽量往中间写,做到宽绰有余,左右伸展不会碰撞,要有边界感。就像开车,再小的地方停车都能停进去,那叫技术。
 
        ●有的字帖字与字,行与行空间很大,空间大,气必须满,所以空间越大越难写。
 
        ●写字要放松,不能老绷着,不能鼓努为力。
 
 
        ●要根据纸张吃墨的程度、渗透力来蘸墨。我们通常最大的毛病就是喜欢老蘸墨,写一笔蘸一笔, 这样气息就断了。一定是蘸一笔,写到一定程度才重新蘸墨,需要强调或加重的时候再去蘸墨。
 
        ●写小楷要用偏熟的纸,当你熟练了之后,再带点生。
 
        ●善书者不择笔,但好的笔能写的更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初学书法宜从墨迹入。我们提倡先写赵孟頫的《汲黯传》,因为它是墨迹,有书写性。当我们转到王献之的《洛神赋十三行》这个刻本上,还要还原它的书写性,所以透过刀锋看笔锋,要能够化刀为笔。
 
        ●为什么我们要去看原碑? 为什么要去看真迹? 因为看照片看不出笔墨纸所产生的真实质感,以及字的真实大小和所产生的空间、气韵关系,所以要去看原石、看原迹,去感受碑帖里面原本的内在气息。
 

 

 
小楷《东坡题跋》
 
        ●《洛神赋十三行》碧玉版最好,白玉版比碧玉版本稍微瘦一点,光滑一些。我们临习时要参照原石照片,就是要观察它真实的空间关系, 有的拓本或印刷品一行和一行拉得很远,原本的味道就没有了。
 
        ●《洛神赋十三行》在视觉上非常有张力,形成了开阔朴茂的风格,字形开张宽博,结体中宫收紧,  外延打开,字和字之间又非常紧密,感觉里面有一种郁博之气,葱葱郁郁像一片森林,所以这种作品给人感觉充满了生机。
 
小楷《东坡题跋》19x108cm
 
        ●我们要练习字与字之间的关系,行与行之间的咬合,使它们空间融为一体,所谓”和而不同,违而不犯”。洛神赋极少有两个平齐的字,上沿不齐之齐,我们很多时候只看到了上下字,但是往往没有关注左右字,关注了上下字之间留下的空白,但没有关注到左右之间留下的空白,一件好的作品上下左右之间是浑然一体的。
 
        ●《洛神赋十三行》仍然还体现魏晋小楷左敛右放的体态,左边收右边打开。
 
        ●这个帖一定要先读,不要闷着头写,需要我们去捕捉它的气象、神采、体态,紧的时候要收的住,打开的时候要特别有张力。
 
 
        ●你看有的地方特别紧,下面这一捺,把所有的势都推开了,空间对比就出来了。有的上面几个字是平的,下面这个“兮”字偶然来一笔斜笔来破平,来增加动态,这也是一种方法。
 
        ●我们要注意断连,容易写碎的原因,是点画之间没接起来,该接的一定要接好。还有些笔画是笔断意连的,若所有的笔画都断开,  结构就散了。
 
        ●《洛神赋》写好了之后对我们写行书有很大的帮助,有了这个方法再写其他帖,  就自然会穿插、会错位、会配合、会揖让,然后达到自己所需要的疏密效果,去构建自己的空间,  来形成一个非常和谐的整体。
 
 
        ●临一件作品,一定按照作品的形式去写,  养成习惯。即使信签大小的作品也要完整,要考虑整个作品的外在形式。正文和落款要相互协调,款是对正文的补充和呼应,要根据空间去安排,时间地点都可以根据需要去添加,一定要预留写名盖章的位置,这是基本。落款不要写在腰上,要么偏上点,要么偏下点。
 
 
        ●写一幅作品整体外形要把握好,上下左右决定了这幅作品的外形,是长方形的,圆的,还是正方形的,要注意上端,右侧,下端和最后收尾。一般写楷书,边缘线要柔和自然,上沿都是齐的,但也有变化错位,它讲究不齐之齐,因为字是有变化的,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长,有的短,只有这种变化上沿才会感觉到非常的自然。
 
 
        ●一般来讲写楷书上齐下不齐,下沿要根据风格略做参差错位,这个边缘线怎么控制,就是快到两三个字的时候要有顾盼,就要安排是写松还是写紧,写大还是写小,写长还是写短,不要写到最后一个字长了也不是,短了也不是,大了也不是,小了也不是,感觉很尴尬,一定要有预判。
 
 
        ●左边是重要的位置,  越往后越要考虑到后面的空白,一般情况下,后面要留有余地,后面空白多可以加盖印章,盖印章要宁少毋多, 宁缺毋滥。
 
        ●小楷是基础,是必备,把写小楷养成一种日课习惯,既起到静心的作用,同时还有凝聚笔尖的作用,要善于在很小的空间里,把结体,位置、空间表现完整。
 
 
        ●每个人所处的阶段不一样,基础不一样,要解决的问题也不一样,要想写得好,核心问题必须解决好。
 
        ●写字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不能急躁,心态一定要平和,  平静的去写,一招一式地去写,只有意识到、想到、感悟到,然后努力地将所想的跟手上对应起来,才能慢慢的进入状态,欲速则不达。
 
 
        ●要活学活用,一个字有多种写法,可以把部件分开写,然后再组装,再组装之后你注意它是可以变化的。就像家里的房间要进行装修,要摆放家具,那部首就是你家屋里的陈设,你去摆一摆,看摆在哪个地方适合,要多做一些这样的工作。
 
 
        ●能够把点画写好,结字写稳,能够摆放排列整齐,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就要看丰富性,就看里面有没有变化,看能不能很协调自然。第三步协调自然了,这时候我们再往里看,要有自己的理解。一开始我们靠古人,到一定程度就是要表达自我,这时候才会慢慢的会形成自我面目,境界就会越来越高。
 
 
        ●基础好的,要学会创作性临写,一半靠帖,一半靠自己发挥。发挥就是运用,  要找到自我的训练目的,  比如说用笔上放松的感觉,灵动的感觉,凝重的感觉,厚重的感觉,或者在结体上追求内在空间或者字外空间,这种叫有方向性的创作性临帖,为真正意义上的创作做一个铺垫。
 
 
        ●为什么讲书法是一门艺术,它确实有一种表达情感的功能,只要进入这个书写里面,就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心无旁骛,朝这个方向去提升,把这个快乐感调动起来,去快乐书写。
 
        ●当然写字也要经历痛苦,有时候求之不得,辗转反侧,所希望的总是做不到,感觉很痛苦。但是因为喜欢,缺总是欲罢不能的,当有一天豁然开朗了,这就是莫大的快乐。通过学习积累,知道里面的道理,找到了途径,找到了方法,就打通了,最后心里所想的手里自然就流淌出来了。
 
 
        ●这个快乐的技术都要建立在笔尖之上,笔心就是人的内心,心动则笔动。
 
        ●所以我们要意会古人,化古为我,然后是亦古亦我,既是古人又是我,但是始终没有离开这个传统,一招一式皆有由来,这就是我们需要努力达到的境界。
 
(张静根据课堂录音整理)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