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俊秀谈书法:创新不是拼凑,不是机械的安装

2020-01-09 17:01:07 来源:网络 点击:


 
        卫俊秀(1909—2002),字子英,笔名景讯、若鲁,山西省襄汾县景村人。幼爱书法,擅行草、大草,中国当代学者型书法大家中国民主同盟会盟员,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艺术学院教授,首都师范大学书法博士考试委员会委员,被公认为鲁迅、庄子研究专家。出版有《傅山论书法》、《鲁迅〈野草〉探索》、《卫俊秀书法》、《卫俊秀书历代名贤诗文选》、《卫俊秀书古诗十九首》、《当代书法家精品集.卫俊秀卷》、《卫俊秀碑帖札记》、《居约心语》、《卫俊秀学术论集》等,为海内外学术、艺术界所称道。
 
        书法艺术是我中华民族所独创的国宝。源远流长,久为国内外人士所深爱。但近年来,在国内却出现了一种不正的书风,造成书作中的混乱现象。
 
        一、有这么一种普通的情况,一些书法爱好者,基本功力都还欠缺,便侈谈创新,欲一鸣惊人,而对于书法传统,似乎抱有不能容忍的反感,以为讲传统,就是保守、倒退、复古、不要创新。这实在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创新不但书法需要,任何艺术,一停滞不前,便无前途可言。但创新要有基础,"推陈出新"是说对于陈的须加以深刻的认识研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有所发明、创新。回顾我国书体演变的历史,就更为明白。秦以前的篆,气势雄大,而过于繁,如雷、斩等字,李斯作小篆,省为雷、斩,简便多了。又由于社会急需,程邈创隶书,把小篆环曲的笔画改为方折,便于速写了。到了汉代,王次仲又减裁隶书,创出八分体,成为通向楷书的津梁。"分隶相通、篆隶一家",可看出三者相因相成的血缘关系。
 
        楷书,王次仲开创,而钟繇造其极。后变而为王僧虔、褚遂良、颜真聊、柳公权以到徐浩、蔡襄诸人,作楷规律,愈趋严整,成为学好行、草各体的基础。
 
        行书,起于刘德昇,而羲、献父子得其奥,而为王蒙、谢安、陶弘景、永僧,以至虞世南、李邕、苏轼、米芾等人,使书法的适用性、艺术性紧密结合,流便可喜。
 
        草书,创于史游、杜度,而张芝、皇象得其神,后变而为索靖、庾翼、萧子云以至张旭、怀素、杨凝式、王铎、傅山,上下千年,纵横万里,使书法艺术达于极境。
 
        从以上书法各体演变历史来看,其承前启后,相互发挥的事实,可以发现新的规律:
 
        (一)从适用到艺术;
        (二)从繁体到简易;
        (三)从质朴到妍美;
        (四)从难写到易写;
        (五)从无法到有法;
        (六)从有法到无法。
 
        再看看王羲之和颜真卿的创新之路吧。王羲之一代忠孝名贤,初学卫夫人,后渡江北游,见到李斯、曹喜等碑刻,又之许下,见到钟繇、梁鹄书,再之洛下,见到蔡邕石经,在从兄治处,见到张旭《华山碑》,如此博览众碑,广师百家,遂创出独有的新貌,字势雄逸,受到历代的尊重,影响极大。鲁公刚直忠烈,无体不备,还用篆隶法作楷书,对蔡邕、二王、《瘗鹤铭》、《穆子容》、《高植》、褚遂良各家,无不刻意临写,终于创出有唐一代的新体,雄强密茂,深厚刚劲,衣被后人,世代不绝。
 
        从这里又可以深信:一、学习古人,不会被古人滞住,陷入复古、倒退的泥潭;相反的正由于善于推陈,才能出新。二、古人书法作品精神面貌、风韵气象,各有其天,如此丰富的遗产,值得吸取,应无疑虑。三、看历代书家,不管是身为诗人、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以至政治家、军事家,无不器量过人,具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宝贵的爱国思想,也无不擅长诗文,流传后世。四、创新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没有持久的功力和坚卓不移的毅力以及涵盖乾坤的胸怀,也是难以创出不朽的作品的。五、创新不是拼凑,不是机械的安装,此中机密,久练善悟者自会了然于心。
 
        二、更有一种人,拜倒于日本"前卫派"之前,百般效颦,惟恐不肖不似,扭捏故作、粉饰、卖弄、了无意义。
 
        倘按书法演变规律来称量:一、不适用,给人写信,出布告,人家不认识,字典上也查不出;字型基本上属于古篆,而更加古怪!不便于书写。二、艺术性低,满纸俗气、匠气,找不出一点高韵深情所在,更谈不上气象、境界。三、一笔可写成的字,偏要写成几道道,墨疙瘩,圆圈圈,不易写,不简便,这五个"不"字,已足够使其无立足之余地!
 
        1987年8月15日,日本《每日新闻》有这么一段题为《中国现代的书法》说:"在有四千年历史和传统的中国的书法世界,现在已出现一种充满新意的现代书法。……该学会十七位书法家的三十幅最新作品最近从北京送到东京展览。……其作品的风格,拿日本现代书法家来说,与前卫书法相似。也有的作品不使用墨而使用水彩,——在中国的现代书法中引人注目的东西并不多,但是,正因她是从具有传统的土壤中诞生的,因而这颗幼苗将孕育着新的可能性。"
 
        那么,前卫派的书法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仍再听听日本书法界的评述吧:
 
        "前卫派通过对于古典的再研究、把古典书家认为非古典的美拾起来,确立新的古典,回到甲骨文、金文原始造型美。(辨不出什么是字的圆形符号)汉代有朱书、白书(色),有石刻,同书法都有关系。作为现代艺术倾向之一,前卫运动,正默默无声……"(大意见《书法》一九八二年第四期《前卫书法的道路》,宇野雪村著,郑明译。)
 
        这就是日本"前卫派"书作形成的理论根据(从我们祖国的古篆而来),而其前途,则是"默默无声"。然而,我们的书者,却要把这种奄奄而待的异国的怪力乱神,尊为宗主,何以故?失去民族自信心、自尊心矣!罗曼·罗兰有句醒世名言说:"只有民族性的东西,才是世界性的东西。"试看这类作品,民族性在哪里呢?奴而已!我们不反对学习外人,只要人家有长处,就可拜为师兄,但决不能毫无分晓地拜倒于外人之前去盲从。无怪人家笑我们说:"这一世纪,我们学你们,下一世纪,来学我们吧!"此固属狂妄,然正可作为一剂药石以启动!
 
        三、书风不正的救治办法,一须切念我们是伟大的中华民族,而心灵上曾受过严重的创伤,需要恢复元气,发奋图强,为民族争气;一须知道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敢于主持正义,极有威信的大国,尊重我们的历史,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不爱国。傅山说得好:"知有国家而后可以为人。"又说:"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这是作字的根本问题,当前书风的不正,正反映出人心的不正。"平原气在中,毛颖足吞虏。"只有心正笔正(笔正不是指笔杆正,是说字的威仪气态),才能充分发挥书法为精神文明服务和足以威敌的巨大功力,离开这个目标,便失去书法艺术的真谛。
 
1988年5月20日发表于《人民日报·海外版》
 
卫俊秀作品选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