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最大的“红楼梦”展:古画、抄本、曹霑故居一一呈现
2019-12-23 09:21:18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12月20日,“只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展出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展期三个月,是中国国家博物馆2019年重要的文化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展厅中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进行了1:1复原,呈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观众还会看到一面由11米的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着《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赋予曹雪芹和《红楼梦》一种别样的感觉。
据介绍,这一展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红楼梦》文化展,把《红楼梦》聚焦在当今时代目光下,从文字叙述中抽离、转换出一种视觉语言,给人们提供更具代入感的观展体验。

展览现场
据国博方面表示,此次展览的初衷在于,由国博牵头,在全国各大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广泛搜集曹雪芹《红楼梦》相关文献文物、版本,举办一次大型展览,以推动相关学术研究向纵深的方向发展,推动曹雪芹文化传播,解决许多国人对曹雪芹《红楼梦》想了解、但无渠道全面了解的问题。曹雪芹著《红楼梦》,获得赞誉无数,本次展览主题,就来自梁启超评价:以言夫小说,《红楼梦》只立千古,余皆无足齿数。为何说《红楼梦》“只立千古”?国博希望通过这个展览向观众呈现一个答案。

展览现场
1963年,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了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纪念展览。展览地点设在故宫文华殿,当时周恩来总理还委托陈毅副总理到现场看过预展,这是此前最为隆重的一次曹雪芹纪念活动。但在此后56年里再未举办过关于曹雪芹《红楼梦》的大型展览。然而在这半个多世纪里,学界对曹雪芹已有了更多、更深入的了解,有不少新的《红楼梦》版本、文献文物面世,还有很多1963年不为人知的藏品在各文化机构馆藏排查中被发现。如藏于旅顺博物馆的孙温绘《红楼梦》图册就是在2004年才首次露面。更别提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故居题壁诗、曹雪芹生前所用一对书箱、贵州博物馆馆藏《种芹人曹霑画册》,还有《楝亭图》《楝亭夜话图》等文物,都是推动学术研究的重大发现。

展览现场

北京西山曹雪芹故居题壁诗

题壁诗,展览现场
在本次展览上,上述这些文物都将与观众见面。此外,还将有各种各样的《红楼梦》版本、续本及译本,其中许多版本是首次公开露面。还有与《红楼梦》有关的艺术创作、生活用品,其中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报纸、照片、书画。如冯其庸先生手抄的庚辰本《石头记》等等。

当代 冯其庸手抄庚辰本《石头记》
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红楼梦》文化展,将围绕作者、时代、作品展开 ,本次展览的展陈方式也是一大亮点,把《红楼梦》聚焦在当今时代目光下,从文字叙述中抽离、转换出一种视觉语言,给人们提供更具代入感的观展体验。大观园空间的复原,用平面绘景与立体浮雕结合的方式,搭配现代多媒体VR技术,营造真实与虚拟相结合的丰满视觉效果。在展厅中,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进行了1:1复原,呈现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场景。你会看到一面由11米的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着《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将赋予曹雪芹和《红楼梦》一种别样的感觉。

《大观园图》(局部),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大观园图》(局部),清,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对曹雪芹西山故居书房的1:1复原,展览现场
展览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揭开一座文化高峰的面纱”,以文学发展简史的叙述展现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脉络。“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戏曲小说”,每一时期都有代表那个时代的文艺作品,《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

布展现场

布展现场
第二部分“经典的创作背景”,通过展现作者曹雪芹的家世和身世,反映其深厚的文化背景、精深的思想,表现出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这样一种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
第三部分“不朽的文学巨著”,以丰富的文物体现《红楼梦》的表现题材、艺术形象、丰富记述,从而表现出曹雪芹的伟大,反映《红楼梦》的不朽。习总书记指出:“曹雪芹如果没有对当时的社会生活做过全景式的观察和显微镜式的剖析,就不可能完成《红楼梦》这种百科全书式巨著的写作。”

清代 文娱用品《大观园全图》

清代 《红楼梦》神游太虚图册(《红楼梦》升官图册)
第四部分“广泛的文化传播”,为观众展现各种各样的《红楼梦》的版本、续本及译本,其中许多版本首次公开露面。集中展现这些珍贵的版本,即反映《红楼梦》广泛的文化传播,也是为了让广大观众更真切的感受到《红楼梦》的文化魅力。

11米书墙构成的长廊展出《红楼梦》相关著作近400件套,展览现场
第五部分“深远的文化影响”,展出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生活日用,其中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鲜见的报纸照片、精美的绘画书法,希望以丰富多样的展品表现出《红楼梦》问世以来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

清代 清人绘《聊斋志异》图册

清代 嵌珠石点翠银钗

清代 盘绣花卉香囊

展出的服饰细节
第六部分“走向崇高深邃的中华文化精神”,以毛泽东、习近平和中外众多对《红楼梦》的重要评价,来反映《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历史地位与历史影响。
《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国家博物馆希望通过本次展览,为广大观众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做出应有的贡献。

1929年8月12日登载了张笑侠著《红楼梦大事年表》的《益世报》

民国 1942年11月15日登载了张天翼著《贾宝玉的出家》的《文学创作》
另外,国家博物馆经过不断尝试、创新,以唐代传统“茶果子”为载体,依托一段《红楼梦》的画卷情景,设计制作出了一款“怡红群芳”文创糕点。产品倾力复原唐朝糕点技法,糅合唐朝色彩与当代审美,产品既有盛唐风貌初显,亦有如今少有的时尚元素,兼容并蓄尽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底蕴,旨在借这一件作品使大家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向世界传递中国的文化、礼仪、味道,再造中国糕点传统味道。
展览从12月20日开始,展期三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