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言 | 刘洪彪——从十二届国展评审思考当代草书发展的相关问题

2019-12-12 09:13:59 来源:网络 点击:

        评审在当代书法艺术发展的进程中,一直起着风向标、方向盘的“导航”作用。十二届国展评审,对当代书坛的发展,也必然产生影响。
 
        我参加十二届国展评审,参与了从初评到面试的全过程,感触良多。我认为十二届国展草书的评审紧张、严谨、公平、公正。每一位作者的作品都得到了评委会认真的审看。
 
        十二届国展草书作品来稿11063件,经过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面试诸多环节的十多天,千淘万漉,最终评定220件作品入展。这里可以说明几个问题:
 
        其一,篆隶楷行草,篆刻、刻字,七个门类,草书投稿占了五分之一,投稿量之大,说明草书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书法研习者的青睐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大环境下,草书因为其拥有较其他书体更强的抒情性,越来越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
 
        其二,十二届国展草书的评审,评审时间之长,评委人数之多,评审规则之严密,评审程序之繁复,监审制度之严格,文字审读之谨细,面试阵容之庞大,都超过以往历届国展。
 
        其三,大约百分之二的入选率,足见参与者之踊跃、竞争之激烈。无疑,草书艺术已是中国书法诸体中群众基础最大的门类之一。
 
        评审之重要勿庸置疑。千千万万件作品的雅俗、优劣、正误,要靠有限的评委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甄别、作出判断、决定取舍,这是对评委的眼力、识见、敏锐性和洞察力的考验。按照中国文联、中国书协的要求,评委会不负使命,认真地履行了职 责。此次评审亮点很多,概括地说,有以下几点:
 
        1.顶层设计严谨、周密,保证了评审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2.以专业委员会委员为评委会主体的分类评审,保证了评审的学术性和专业性;
 
        3.监审、学习观察和媒体介入,保证了评审的纪律性和严肃性;
 
        4.设立专门的文字审读团队,对评审全程跟踪,对候选作品逐件通审,保证了入选作品的正确性和完整性;
 
        5.在终评阶段重启复评程序,既大大减少遗珠之憾,又尽量避免混珠之尬;
 
        6.大范围的面试,大刹弄虚作假、沽名钓誉之风,净化了书法家队伍,整肃了书坛风气,维护了当代书法整体形象。
 

 
        十二届国展草书作品的评审结果怎么样呢?今天上午行书和草书展览已在宝鸡开幕。我们看展厅,应该说精彩纷呈,目不暇接。
 
        可以说,十二届国展的草书,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当代书家在植根传统,追习前贤,守正求新方作出的努力。其创作书家之多,取材经典之广,品类之多,作品面貌之丰富,都说明:当代草书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大发展大繁荣时期。


 
        从十二届国展草书评审,看当代草书的现状、问题。
 
         十二届国展的草书评审极其严格、非常公平的,结果也是令人信服的。从入展的作品看,有几个特点:
 
        第一,书体齐全。在220件入展作品中,看到了浪漫的古草、厚朴的章草、优雅的小草、恣逸的大草、奔放的狂草,品类齐全。
 
        第二,取法多样。在220件入展作品中,可见草篆、草隶的古朴减省、张芝的天纵颖异、皇象的谨严精致、索靖的率情运用、陆机的灵厚苍浑、王羲之的萧散飘逸、王献之的奔腾飞动、孙过庭的遒美精妙、张旭的迭宕翻旋、怀素的激越迅疾、黄庭坚的恣肆圆熟、米芾的沉着俊拔、康里巎巎的古今相杂、吴镇的润枯圆劲、宋克的精到严谨、王铎的腾挪跳掷、傅山的盘旋缭绕、于右任的宽博厚润、林散之的老辣纷披、王蘧常的奇崛苍健、高二适的神韵高格……取法多样。
 
        第三,审美多元。在220件入展作品中,有婉约流美的稿书,也有粗狂雄强的榜书;有字字独立的古草、章草和小草,也有满纸烟云的大草和狂草。风格各异。
 
        第四,深入经典,基本功扎实。入选的作品,不论取法章草、今草、狂草,还是明清各大家,基本功都相当扎实。可以肯定,大家都持之以恒下了一番苦功夫。
 
        第五,新人多。十二届国展草书,有一部分老作者,但更多的是陌生名字,新面孔。其中一部分90后后大学生,写得不错,获得评委的首肯。说明我们的队伍不断在扩大,草书事业后继有人。
 
        当然,缺憾和不足也是存在的。通观十二届国展的草书作品,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较鲜明的艺术个性,在展厅里让人眼睛一亮的作品太少了。多数的作者,深入经典,能娴熟运用经典的语言,但拓展性不足。这里面的情况,可归为三类:
 
        1.像古人。大部分作品还停留在临摹状态,是根据临摹所形成的习惯、留下的记忆,进行集字、挪移式的复制和默写。我前面提到的十二届国展入选作品师法古代诸多草书大家的现象、取法多元的局面,固然可喜,但这种与古人形似神近的书写,虽然做到位也不容易,但毕竟还是一种模仿,并不是真正的艺术创作。
 
        2.像时贤。有一部分作品直接摹拟当代名家,具体谁就不说了……拜师求学是需要的,是有益的,但更多的是要学习导师的为艺取法、处事修德。开始从导师书法入手也未尝不可,但要通过导师走向古贤,才是正路,才有发展前途。这里,老师也有责任。教出来的学生只会模仿老师,都跟自己一个样,“授人以鱼”,没有“授人以渔”,没有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这不是一个成功的负责任的老师。
 
        3.像别人。有一些作品,虽不酷似古人,也不直拟时贤,但仍然似曾相识。作者无艺术主见,无创作定力,爱追风赶时髦,从过往大展获奖入展作品中找样板,照葫芦画瓢,拼凑。或照搬形式构成,或照抄书写文本,没有自己的风格追求和情绪表达。
 
        此类作品,像古人,像时贤,像别人,唯独不像自己,没有个性。之所以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是重技轻艺,只重视形式技术呈现,不重视艺术内涵的创造性表达;二是重艺轻文,虽有艺术自觉,又忽略了文化修养,艺术思维没有跟上;三是重法度轻性情,陷入规矩法度中不能自拔,不得自由,作品难以见性明心。
 
        上述缺憾和不足,对年轻书者来说是一种严苛。书法艺术看上去最为简单,实则最难成就。扎实功力、综合素养、艺术才能,需要长久磨砺和积累,需要反复摸索和探寻,不能急于求成。当然,不能急于求成不等于不思求成。这里要说的是,这种具有普遍性的仿写他人、没有自己的书法创作现状,与多年来形成的评审机制和评价体系是有一定关系的。
 
 
 
        关于国展评审导向问题的两点思考。
 
        1、观理性看待入展作品合规矩、少性情问题,
 
        草书艺术有强大的生命力,当代草书艺术家有旺盛的创造力。但是在展览评审中,特别有创造力的作品少见。十二届国展也一样。有人质疑现行的评审方式,批评这样评审评出的是仿古之作,是平庸之作。看上去有一定的道理,其实不然。国展来稿太多,来稿多就要取舍,要取舍就要评审,要评审就要有共同标准。我们的公共标准是建立在历史基础上的,经典就是我们的标尺。因此评审结果,入展的作品往往像古人、合规矩、没毛病、少性情的占了多数。这是投稿者“保险起见”心理作用的结果,当然也是评审“少数服从多数”取舍规则的必然。
 
        这个问题,冷静分析并没什么可怕。打个比喻,中国古代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科举考试,用以发现优秀文武人才;现在是全国统一高考,选取优秀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国展评审,跟科举和统考相接近。国展作者大部分是青年人,能通过这个“统考”,说明学书路子正,书法功夫深,书写能力强,具备了行远攀高的条件。进入书法艺术门径之后,来日方长,再谋求变法求新、塑造自我不迟。
 
        2、进一步完善改进评审机制
 
        当下的这种评审方式,保证了当代书坛大方向:继承传统,深入经典,守正创新,所以大格局要坚持;但是,防止了少数人影响全局,保证了公平、公正,守规矩、尊古法的多了,个人情性少了。这也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问题,也都在想,怎么进一步改进完善?
 
        中国书协对这些问题也一直在思考、努力。本次十二届评审,在设计方案时,广泛征求各方面专家的意见,已经采取了一个很有力度的补救措施,防范“传统基本功扎实”“个性强烈”的作品被遗漏。你查看8月23日终评结束中国书协发布的新闻报道:
 
        复评的时候,就强调要“注重审美多元”;复评结束后,再看一次落选作品,在“四回避”前提下,评委可以提名2件,说明理由,大家再投票。半数以上通过,就进入终评。
 
        这实际上就是针对前面的问题提出来的应对措施。实际上是给予“传统基本功扎实、个性色彩突出的作品”特别的机会,拿出再评一次,防止看走眼遗漏了。
 
        根据报道,共有29件作品是在这个环节被人捞上来,而进入终评的。当然这29件传统   基本功扎实、比较有个性的作品,最终几件过最后一关,通过面试,入展了。我不清楚。但从制度设计上说,是想到了,作了努力了。
 
        过去展览评奖,有采用直接提名制,把权利完全交给评委:每位评委实名提名推荐,以评委的个人学术声誉、人格作担保,大家在最后一轮,直接提名,并且最后每位评委要写出推荐获奖理由。
 
        这种方式,有好处,弊病也很大。因为艺术毕竟是见仁见智的东西,个人爱好不同,选择不同,个别人的选择代替了评委整体,个人的偏向性左右了全局。而且有时候两个作者差距很小,都差不多,这时候一个人说了算,你有没有个人情感因素?很难杜绝。所以,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弊端,保障公平、公正,这种评审方式,没有被后来的展览普遍接受。
 
        我个人认为,十二届国展采用的这种方式很好。应该应用到其他专业展览的评审中,力度再大一点。
 
        在评委提名时,应该导向更明确一些:这个通道就是为“传统基本功好、个性强”的作品儿设置的,被推荐的,必须是建立在深厚古法功力基础上的个性化表达,是具有独特笔墨语言的全新探索之作;不能摹拟古代某碑帖;不能酷似当代某名家;不能仿照曾经出现过的优秀作品;等等。
 
        而且,最好是复评、终评都设计这样的环节,终评也再来一次。基本功扎实,个性强,在服从多数原则下,容易落选。应该各环节都给予特别关注,多给机会。
 
        评审是投稿创的作风向标、方向盘,大家都会往这儿看。如果我们的专业展普遍有这么一个激励机制,也许会给书坛带来一股新的创造活力;大家知道评审有这么一个特殊环节,是“鼓励创新”的,尝试探索和创新的热情也许由此会被激活。届时投稿的情况就会不一样,摹古之风也许逐渐会改变,越来越多的作者,有了传统的基本功,会去尝试探索创造。当代书坛的创造力不足现象,也许会由此而改变。中国书协倡导的十六字方针中的“鼓励创新,多样包容”,也就逐渐会落到实处。我们通过评审的风向标、方向盘,发挥好评审对当代书坛的引导作用,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努力朝着“创造性转变、创新性发展”的“两创”目标,把当代书法发展进一步带向百花齐放、多样发展之路。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