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谈国展如何备稿(二)
2019-07-23 09:05:00 来源:网络 点击:
如果要具体到一件作品准备,我给大家说几个方面:第一,合理的幅式。就是你选择你擅长的书体以后,一定要知道这个书体的幅式是什么样子去投国展比较恰当。如果你是写篆隶书的,我建议你第一考虑的是对联,为什么呢?篆书很多都出在文字的使用上,就是说文越长你文字出毛病的可能性越大,文字出问题是硬伤,没商量,你就是王羲之也先给你拿下,一个国展不可能展出一件文字有问题的作品,一票否决。你写隶篆书对联,如果写二十个字也要出问题,那你这辈子就跟书法无缘了。你要保证这二十个字一点问题都没有,你一定要有字典,千万不要见别人写过这个东西,所有你选定的内容尽量是别人没有写过的。你选越不显眼的东西越好,就是说你的资料要查宽一点,然后把每个字形都要通过字典把它查准确。
楷书一般都写中堂,为什么呢?楷书的基本审美形式就是碑板,所以说楷书字数少了你就完蛋,一定要有足够的量,不要写小楷,书法取消了实用功能以后,小楷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况且这个展览里面如果收了五千件楷书作品,肯定有将近三千件是小楷,大量的作者写楷书都是小楷,你说你的好不好?小楷都差不多,又没有情趣,又没有个性,只要写的整齐还有一点精度就差不多那个样子,你根本很难找到能得九十分有个性的小楷,所以说如果不是你只能写小楷的话,尽量不要投小楷。那么作品投多大呢?中国书协这次有个规定,两公分以内的楷书不能超过四尺整张,你就把它写到三公分,写两公分以内和写三公分难度并不增加多少,你有足够的空间去处理字形。如果你还要写的大一点,要写到八尺,我建议你字写到五公分或者六公分的格子,就要准备这个样子的楷书,它能够充分展示你的技术和线条的感觉,就是投平庸一点的字都不投小楷。
楷书一般都写中堂,为什么呢?楷书的基本审美形式就是碑板,所以说楷书字数少了你就完蛋,一定要有足够的量,不要写小楷,书法取消了实用功能以后,小楷的意义就大打折扣,况且这个展览里面如果收了五千件楷书作品,肯定有将近三千件是小楷,大量的作者写楷书都是小楷,你说你的好不好?小楷都差不多,又没有情趣,又没有个性,只要写的整齐还有一点精度就差不多那个样子,你根本很难找到能得九十分有个性的小楷,所以说如果不是你只能写小楷的话,尽量不要投小楷。那么作品投多大呢?中国书协这次有个规定,两公分以内的楷书不能超过四尺整张,你就把它写到三公分,写两公分以内和写三公分难度并不增加多少,你有足够的空间去处理字形。如果你还要写的大一点,要写到八尺,我建议你字写到五公分或者六公分的格子,就要准备这个样子的楷书,它能够充分展示你的技术和线条的感觉,就是投平庸一点的字都不投小楷。
楷书原则上不要写横幅,但小楷可以,幅式多大呢?四尺整张可以,如果你要用六尺整张,我们建议去掉它四分之一或者是三分之一,它这个比例看起来视觉才舒服,这种感觉是最好的,别人一看你这个纸的比例和简单的用一张纸满就算的不一样。写隶书也一样,你写一个六尺整张或者八尺整张的,去掉三分之一或者四分之一你看看感觉一不一样。一般情况下不要去写四条屏,四条屏有什么问题呢?第一,你在展厅里占的面积比别人大。第二,在挂作品的时候基本上你四条屏是叠在一起给你挂的,只能看得到一条,看不到你的整体,不会把四条全部给你挂出来,所以说你拿四条屏又占地方又费时,又不讨好,通常一张足够反映你的水平了。
如果是行草,如果你对整体的章法把控不是特别的有把握,我觉得对联也是你主要选择的形式,对联有什么好处呢?对联你要得到九十分以上很难,但是要得五十分比较容易,你一努力就可能得到六十分,为什么呢?它只是上下关系,原则上没有行与行的关系,左右基本上协调,整个写得熟练、有神采,结字熟练,你得个六十分就没什么问题。我建议如果你真要创作,用一定时间来写写对联,参展不是你一定要写出传世之作,不管是戴头盔还是什么,你只要混进去就是胜利,我跟他们备稿的说你只要通过初选挂在终评的架子上,你不要初评都没过去就淘汰了,你只要挂上去就有百分之五十的几率被选上,你不要想着一定要写成传世之作,这个时候就讲究的是实用,怎么看着顺眼就怎么弄,所以我跟你们说幅式很重要。
幅式一选定之后你再定内容,现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提倡自作诗文,这个是提倡,没有说必须,一定要记住。没有说必须你就尽量不要自作诗文,你又不懂平仄,或者是刚刚初通平仄,硬要去写诗最后毛病百出。本来你这件作品什么都过了,最后哪个评委一看你的内容不是很平顺,对仗不工,然后用这个东西把你拿下来。你如果写千古名联,谁会挑剔你?你写李白的诗谁敢挑你的平仄不对?他提倡归他提倡,没有说必须就千万不要去写自作诗,把时间拿来琢磨你的作品。你去写《世说新语》这些,你就算写掉一个字也没人注意,因为很多人没读过那个文,你去写孙过庭《书谱》那几句都会,掉了几个字鬼都知道。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雅,你选二线名家的诗,一般选本不用的那种诗,评委一看一读就觉得你的知识面也广,你只写“白日依山尽”肯定不对,只写“月落乌啼”肯定不行,所以内容上,我说了,第一根据你的书风选定形式,在形式确定了你再去选内容,选内容尽量不要去选一个内容写到头的,你比如我写的楷书,你要为了我这个楷书能够提行,能够留白,你就选个两三段来组合成一篇,你比如说黄宾虹《论书》,石涛《论画》,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苏东坡《论书笔记》,米芾《海岳名言》,你选几则,凡是一则的时候你就留个空,通篇这里面章法上的空间就出来了,怕是怕在这句话还没说完就空了,为了形式就很讨厌。你这里面不管是写行草书还是什么,都需要章法上的这些节奏上的变化,你选几小段内容组成一篇就灵活得多。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你的智慧和经验。
幅式一选定之后你再定内容,现在中国书法家协会提倡自作诗文,这个是提倡,没有说必须,一定要记住。没有说必须你就尽量不要自作诗文,你又不懂平仄,或者是刚刚初通平仄,硬要去写诗最后毛病百出。本来你这件作品什么都过了,最后哪个评委一看你的内容不是很平顺,对仗不工,然后用这个东西把你拿下来。你如果写千古名联,谁会挑剔你?你写李白的诗谁敢挑你的平仄不对?他提倡归他提倡,没有说必须就千万不要去写自作诗,把时间拿来琢磨你的作品。你去写《世说新语》这些,你就算写掉一个字也没人注意,因为很多人没读过那个文,你去写孙过庭《书谱》那几句都会,掉了几个字鬼都知道。在内容选择上一定要雅,你选二线名家的诗,一般选本不用的那种诗,评委一看一读就觉得你的知识面也广,你只写“白日依山尽”肯定不对,只写“月落乌啼”肯定不行,所以内容上,我说了,第一根据你的书风选定形式,在形式确定了你再去选内容,选内容尽量不要去选一个内容写到头的,你比如我写的楷书,你要为了我这个楷书能够提行,能够留白,你就选个两三段来组合成一篇,你比如说黄宾虹《论书》,石涛《论画》,董其昌《画禅室随笔》,苏东坡《论书笔记》,米芾《海岳名言》,你选几则,凡是一则的时候你就留个空,通篇这里面章法上的空间就出来了,怕是怕在这句话还没说完就空了,为了形式就很讨厌。你这里面不管是写行草书还是什么,都需要章法上的这些节奏上的变化,你选几小段内容组成一篇就灵活得多。内容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体现了你的智慧和经验。
把作品的内容选定了以后你就要做准备,什么准备呢?要做很详细的案头工作。我们很多人不做案头工作,拿着毛笔就写,幅式和内容都选定了,我拿着毛笔就该创作了,不能这样干,这样干就把自己干死了。做什么案头工作呢?你写篆书的,必须一个字一个字的查,就是说有时候同样一个字在这儿地方这个意思的时候,不能用这个字形。古文字和繁体字都有这个问题,比如“系”字,这个字有非常多的用法,如果是“历史系”,那这个“系”连繁体字都没有,还有加单人旁的,还有各种各样的,每个字都有不同的用法,尤其是篆书,你要看文辞里面是什么意思,然后选用哪个字。用字的准确性是相当重要的,我说的案头工作就是第一把所有的字应该用什么字搞清楚,最好用繁体字的书,不要用什么小出版社的,小出版社的编辑会出问题,你要用中华书局的繁体字版本基本上就不用考虑它会不会出错,它绝对不会出错。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书店、商务印书馆,中国顶尖级的这些出版社,他们出版的繁体字绝对可靠。
先把所有的文字搞准确这是案头工作必备的,第二,篆法要准确。隶书有很多种写法,要选择通俗适用的,很多人心理面有一种病态,就是好像要写别人没有看过的这个字形就显得有学问,这个是大错特错,所以我跟学生说,繁体字原则上以新华字典上使用保留的那种。有很多字形你如果用怪僻字,肯定是疑字从错,你说你是在哪个书上哪个版本哪个墓志里面有这种缺胳膊少腿的写法,有很多人说在碑别字字典查到的,你要知道碑别字字典是干吗的,它是帮助你认这个字的,而不是这上面的字可以流通使用的。篆书要以正统的篆书查字,你不要哪里看见一个就用上去了,隶书有很多特殊的处理方法,用常用的,不要用生僻的。
第三,于右任的草法是不能用的,千万要记住,他的标准草书有很多是简化的,于右任自己写草书也有过渡简化的嫌疑,实在查不到的加少量行书也可以,没有说草书里面不能加行书,也没有说行书里面不能加草书,但是不能喧宾夺主,你写的草书里面百分之八十是行书,你那个叫什么草书呢?吃不准的就往稳的、通俗的方向走,千万不要去做冷僻,什么草法最稳?智永的《真草千字文》里面的草书,《书谱》里面的草法,这里面的草法是很规范的,怀素的《小草千字文》,这三个是最重要的范本,一千多字还不够你用吗?你不要想着我《三希堂法帖》里的什么东西,我的什么古帖里的东西,那里面草法错误的很多,如果你弄的又是民间的翻刻本,那种少几个动作的东西多的很,直接弄死你。做案头工作就是把这些事情全部的可能都消灭在萌芽之中,你觉得混在里面不容易看见,但是怪得很,错字就总往评委的眼镜里面跳,像我们一眼看三行,错字一下就跳出来了,所以请大家务必注意。
选定以后就开始第一次创作,边考虑边推敲它的章法、布局,你比如说上下字的关联,有时候多处理几遍,不要想着一下就写通篇,用什么样的草法、字是左一点还是右一点、字的大小、哪个字与哪个字可以相连写成一笔、哪些字要断开、距离远近,先处理完纵向的。楷书最后尽量有两行来落款,隶书最后有落双行行书款的空间,这些你都要规划出来。用自己的最熟悉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大家要准确的理解我的这一句话,你如果是写欧阳询的,不要突然想着去写颜真卿,平时学什么就写什么,你如果天天学的褚遂良,那你就只能用褚遂良的书风来进行创作,你可以写偏《倪宽赞》的,也可以写偏《雁塔圣教序》的,也可以写他早年的《伊阙佛龛碑》的,但是一定要写你自己熟练的。写小草的不要想着一夜之间就可以写大草,写《书谱》的不要想着一夜之间就可以写怀素,都用自己最熟练的。有些人问我说可以不可用颜真卿加一点欧阳询,我说你胡搞,颜真卿加欧阳询就成了宋体字、美术字了,你不能去瞎想,很多人都想着要有点原创,你不要想着原创,现在中华书法界你把一个古代大师的作品技术用得出神入化你就是超一流的,我们往往对古人技术的学习不要说七分八分,我们很多人连五分六分都没做到,你能够做到七分八分你就是中国一线的作者。
我们很多人错误的认识创作,书法的最高境界是随机生发、自然天成,它有个前提是最高境界,在座的各位我估计一定时间之内你们离最高境界还有距离,最高境界就是甩手就是十环,你现在还不能甩手十环你就瞄它十分钟。实际上我们大家在相同的水平和书写能力的情况下,就拼谁准备的充分。我跟你们说了,最后挂在墙上这些作品,百分之六十都是不相上下的,谁准备的充分、谁问题少、谁没有致命的硬伤,你就可能上了。我们这次的中国书法大赛,有很多很优秀的作者,全国获奖的作者,最后一查草法错误,谁还敢把这种有硬伤的作品往上拿?你就是获奖作者有了错别字也照样拿下,这个没得商量,所以案头工作必须做。隶书出不出头,怎么出头,篆书有没有这个写法,准不准确,都要去追求百分之百的准确,所以我说在备稿这个问题上不要有丝毫的侥幸心理,一定要做最扎实的工作。
我上面说的都是临门一脚的时候做的功夫,然后就要说你长期的积累是什么状况,从来没有写过隶书你怎么设计都没用,上次才开始学隶书,你马上就想隶书创作,案头工作做的再周到都没用。为什么我经常给他们说,外在的东西我们是通过前期准备可以解决的,内在的东西是解决不了的,也就是说我们有的学员是准备这一届的,有的在座的是准备十三届的,你以为这个班上都是准备十二届的吗?你如果知道自己还软一点,那你就开始准备十三届。内在的技术这个层面的你只能有很多年的积累才搞得定,你们今天听了我的课,把临门一脚的事情做好了,然后再花个几年时间把内在的技术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弄好,你十三届上完全是有可能的。
所以大家不要着急,我把如何准备十三届的再说一下。我觉得大家不光要准备十二届,更现实的要准备十三届,除了我刚才说的这些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你们那几个入过选的如果按照我今天说的这些去准备,入选的可能性会更高。为什么我说要十三届呢?你们要两手准备,云南这次能上4个就是革命性的突破,所以说我们大量的同志都在靠近前四这样的状况,你就既要看眼前,还要看长远,你不要等我下次来讲十三届的时候你再准备,那时候我就给你说准备十四届了。为什么要着眼十三届?就是内在技术这个环节是短时间内解决不了的,长成什么样子基本上已经定型了,这几天回去你最多就是画画眉毛打打口红,换件衣服,只能解决这个问题。高水平的评委是看你的本质,不会看你化妆,就是你内在要好,外在的修饰得体,而且也不干扰你内在技术的精到,你就OK。
内在技术的训练有两个点,一个是线质,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篆书,这四年里面有一年到两年做篆书的训练是最好的,解决你线质本身的问题,为什么我要这样说呢?因为在所有的书体里面只有篆书的技术是提升线的品质的,高品质的线有两种状态,一种是纯净,一种是丰富。高境界的线是以简单的形式表现丰富的内涵,这里面包含了技术的认识和运用,还包含了学问和人的内涵涵养。人的学识要提升,三五年都搞不定,那是十年二十年的事情。我这次去日本看《祭侄稿》,给大家说一个真实的感受,我们排了一个小时的队,只看了十五秒,你以为你站在那儿能看多长时间?根本不能让你停下脚步,因为后面全是人,看这件《祭侄稿》要排四次队,第一是买门票的时候,第二是买到票以后进博物馆的院子要排一次队,第三进到院子里面展厅之前要排一次队,第四走进展厅,走到作品面前还要排一次队。日本的工作人员就给你举了个牌,上面汉语写着请勿停下,就是让你要边走边看,这十五秒你能干吗?
就是你面对原件的那种感觉,我是什么感觉?看其他的文物展都是旧的,都是几百年前的,看这件作品你感觉是昨天写的,所有的笔墨,墨的透明度,所有的笔墨的那种鲜活状态。有的人说看得到颜真卿的泪痕,我说怎么可能?那个不知道翻裱了多少次了,但是,墨的透明度跟毛笔在纸上的那种运动感鲜活得就像昨天写的,没有一千年前的这种感觉。我后面看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都没这个感觉,但是看这件的时候就是那种感觉。天下三大行书我看了两个,《兰亭序》是看不到的,《寒食诗》我在台北看过,这一件是日本看的,它是真正的生命信息,所以我们大家在做这个积累的时候,技术的积累是最重要的积累。
如果你要做十三届,第一是要做技术准备,刚才说了,最起码要两年时间在篆书上,如果你没有写过篆书,抓紧时间找老师,你至少要到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去找老师吧?你说你们那条街就有一个老头写得好,那就完蛋了。第二是要选定字帖,你学两年篆书不是要当篆书家,你学篆书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你买个梯子是为了去换家里的灯泡。篆书是解决线质的丰富性和线条的准确性的,请大家务必注意,你没有经过训练就没有这个能力,尤其是写隶书更加要注意,你没有写过篆书不要跟我谈隶书。为什么?所有的隶书都是篆书的线质的一种重新组合而已,尤其是大篆,在小篆基础上对大篆的理解是支撑你对写汉碑这个系统的所有线质最基本的元素。两年之后你再说你是做楷书的你就专门做楷书,你是写行草的专门做行草,而且要认准一家。你写董其昌的就认准董其昌,写赵孟頫的就认准赵孟頫,写王铎就认准王铎,写颜真卿就认准颜真卿,把你在篆隶书上学到的线质贯穿到你所有的里面去,要追问线质在这里面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能够挖掘它的内美。有了线质的保证,你所有的情趣性书写,包括快慢、轻重、节奏变化、墨色变化这些才有意义,没有线质做前提,你所有的都是徒劳。
这个技术递进的关系请大家务必注意,更要给大家强调一点,认准一个风格,不要早上是这个风格,下午又是那个风格,这四年你就追问一个风格。你要把摩崖写好,是《郑文公碑》还是《石门铭》?你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书风定位,就冲着这个去,所有的资料,包括当今谁做过这样的创作、近现代谁做过类似的创作,要对这些进行研究,他们的得在哪里,他们的失在哪里。我年底要在书画频道做一周的摩崖魏碑的专题研究,这一周七天就专门给大家讲摩崖的分析研究和笔法的研究。你去做的时候就要找准自己的坐标,你都不知道外面别人干了什么,自己蒙头做,最后做的全是别人做过的、别人淘汰的,别人犯过的错误你还在重复,别人的优点你一个都不具备,你怎么去竞争?所以说在篆书训练的前提下的对个人技术的定位尤其重要,我经常说大家要有宏阔的学术视野,一颗螺丝你拧不动的时候要用扳手。有人说洪老师,我们听说你篆隶书写得很好,你为什么从来不写篆隶书创作呢?我说人是靠骨头站起来的,你看见谁的骨头了呢?篆隶就是支撑你最潜在的元素,它比你身上的皮还管用,所以你要知道有很多潜在支撑你的东西是看不见的,但是高手一看就知道你后面有什么。你要在充满竞争的书法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必须要有超乎常人的洞察力,有超越一般人的对技术深度的把控能力和运用能力。
我给大家算过一笔账,一个国展选一千件作品,可能上一届获奖的这些作者这一届都要投稿,约五万件收稿里面,我们姑且暂定五万件,那么就有一千件是上届已经获奖的那一千人,他们已经在上面了,你要拽一个下来才能够上一个上去,这个时候你要跟他干,必须要把他弄下来。我们就说上一届这一千人是你最基本的对手,今年毕业的全国书法研究生、本科生有多少,我们不算多了,就算两千人吧,中国书协培训中心培训的有多少?我们算五百人吧,那一千人再加上这两千毕业生,都是专业的,社会上老师带徒弟带的我还没给你算。我们就算这两千毕业生里有一半上课在睡觉,那还剩一千,中国书协培训中心老师培训的那一批人肯定不是吃素的吧,这就两千五百人了。这些人就是已经在那儿有竞争力的,你就要把这两千五百人干下去才进得去,所以说你没有充分的准备怎么能把他们干的过?我们一定要知道我们的弱在哪里,我们的强在哪里,所以说对技术的准备很重要,要有老师,更要有专业的意识,我给你们说的技术积累的程序实际上就是专业的意识,对书法内在规律的把控。开门是最简单的一件事,但是你方向搞反了,墙推倒都打不开,技术的运用和积累也是这样,专业的学术意识、专业的品质和品位、专业的学术高度和学术眼光才是能够保证我们在参与国展的竞争中取得好的成绩的前提和保障。
点击阅读:洪厚甜谈国展如何备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