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厚甜谈国展如何备稿(一)
2019-07-22 11:49:48 来源:网络 点击:
国展是四年一次,每次展出的量是有限的,而且我对国展的理解和定位是什么样的呢?我觉得国展就是这四年里书法界最优秀的学术成果展示。它应该是把我们这一段时间,这个时代最优秀的书法家个体,最能够代表这个优秀的书法家个体的学术创作和学术思想进行展示。现在的国展最积极的一点在哪里?就是可以让在书法这个圈子里面,或者是边缘的人,都有一种希望,都可以有走向另外一个层面的机会。你只要入选一次国展,你的身份地位都会发生改变,大家对你的判断也会改变,展览这么多年为当今中国的人才储备和培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所有的作者就好像我们踢足球一样,真正踢到世界杯的是少数,全世界才三十二支队伍,但是全世界踢足球的有多少人啊?中国写书法的人有多少人?如果把所有的都加上,估计差不多有一亿人。所以我更把国展看好它什么呢?就是我们广大的作者通过备稿这个过程中,让自己走向专业,让自己在备稿的过程中有一个很大的提高。我经常说,哪怕你这辈子一次都没有选上,每一次你都认认真真的备稿,可能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会成为中国一线的书法家,当今中国一线的书法家有很多没有投过稿的,也有很多没有投过稿最后当上评委的,所以说你在备稿这个过程中的心态、状态非常重要。
今天从基层作者这个角度,我来谈一些想法和观点,同时我也想通过跟大家的交流,为大家今后长远的发展梳理出一个思路来。我们这种交流至少要做到几个东西,首先是减少盲目性,也就是说我是有的放矢,你投的作品是去参加中国当代最重要的学术展览—国展的竞争。也就是说你到大海里面去游泳,不是你们门前的小河沟里游泳,这个大海里面把你淹死的可能性有百分之九十,那么你这个时候是坐潜艇还是坐游轮,还是自己弄个救生圈,或者是抱了个木板就往海里跳。评审有必然也有偶然,哪种情况是必然?你很扎实,方方面面都做得很到位,技术又精湛、形式又新颖、表达又深刻、文采又飞扬,这件作品谁看了都觉得是获奖作品,你有这种超一流的状态,这个基本上就是必然。
如果大家都是得六十分上下,今天评委大多数喜欢胖的,你正好长得胖,你就入选了。如果你的周围全是写的很差的老干部书法,突然看到你一件有点专业水平的东西,你一下就跳出来了。如果全是高手,一批曾经的获奖作者跟你放到一块,肯定不能全部选上去,这个时候你稍微差一点的就没了,但可能你比刚才那个比较差的圈子里留下来的还好点,就跟踢足球的一样,你正好分到死亡之组,这个就是偶然和运气。所以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你上了千万不要骄傲,弄不好你就是那种侥幸上去的,别人下了也下的很悲壮,他可能写的比你还好,所以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人说比他写得臭的都上去了。因为只展出一千件,不是这一千件都是得九十分的,每一个展览里占九十分的可能十分之一都不到,大量的作者都是六十分到七十分左右,就是上老张有充分的理由,上老王还是有充分的理由,这个时候就真的是你下去也是正常的,他上来也是正常的,所以千万不要为上了或者没有上纠结,我们要做的是做我们主观的准备。
你只要把你的作品准备到九十分,你上的几率就非常大,很多人说,洪老师,你有没有可能帮忙把我们弄上去?我说你不要说让我把你弄上去,你就是给钱让我把你弄下来我都没有那个本事,哪有时间去找你的作品呢?你寄希望于谁帮你弄上去,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投票的时候几乎不去看作品是谁的,也看不了,监审委员会都在里面的,不准我们交头接耳、不准打电话,投完票就出来,而且这个投票是用机器投的,想多投一票都不行,现在的流程是非常规范的。我们作为评委就是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作品,把我们内心觉得确确实实优秀的作品选出来。
你只要把你的作品准备到九十分,你上的几率就非常大,很多人说,洪老师,你有没有可能帮忙把我们弄上去?我说你不要说让我把你弄上去,你就是给钱让我把你弄下来我都没有那个本事,哪有时间去找你的作品呢?你寄希望于谁帮你弄上去,这个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投票的时候几乎不去看作品是谁的,也看不了,监审委员会都在里面的,不准我们交头接耳、不准打电话,投完票就出来,而且这个投票是用机器投的,想多投一票都不行,现在的流程是非常规范的。我们作为评委就是认认真真的对待每一件作品,把我们内心觉得确确实实优秀的作品选出来。
我说这些的意思就是,所有的选上或者没有选上都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决定的,里面包含了很多很多因素,我们要走向前面去,第一,你对传统的理解要比别人深刻,就是你要从思想上建立起一种对传统的认识,要比别人看得深。第二,技术上的积累要比别人厚。第三,对当今中国书法发展的趋势你要比别人把得准。第四,你在表现上,要知道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和什么样的表现风格最能引起这个时代人的审美共鸣。如果你们在座的各位要准备国展,你至少要对近两届展览的作品集拿来从头到尾的,把你擅长领域所有的作品进行一个分析和观摩。你没有到过展览现场,但是你至少要从作品集里面掌握行情,别人是怎么做的,作品尺寸是多少,他的书风、风格、章法处理形式,你在准备类似作品的时候也要用他那个体量来准备。你要做生意,一定要知道最近什么东西能卖个好价钱,这就是行情,现在很多人搞拼接,越拼接格调越低,如果王羲之的《兰亭序》是拼接过的,它肯定永远成不了天下第一行书。大家知不知道谢无量?谢无量一辈子写字不盖章,盖了章的不敢说全部都是假的,可能多数都是假的,天下第一行书、第二行书、第三行书都没有落款,说明什么呢?如果你真正要成为一个大师,你的人就是你的笔墨,你是超一流的境界、超一流的笔墨,落不落款都无所谓。
如果你要成为优秀的书法家,第一的关注点应该是线条的质量。很多人说,评委根本不能判断我们这件作品的好坏,为什么呢?时间太短了,一件作品评委几秒钟就定了。我说,如果五万件作品,每件作品看几秒钟,我们要看多少天?初评只有一天时间,你说一件作品应该看多少时间?一件作品如果五秒,一分钟看十二件作品,一个小时看七百二十件作品,一天能看多少?三秒钟算长的了!如果我走进来看一件作品好不好,能不能上还要花五秒钟,我就是个笨蛋,一眼看过去就知道,为什么知道?就是你的线质。你的线质入不入品,你的用笔入不入流,专业的还是业余的,一眼看过去就OK了。
就是说我是国际顶尖设计师,我看你穿在身上的衣服有没有品味,一眼扫过去就知道了,根本不用推敲,因为我的审美判断非常之准确,我们从作品后面就能看得到你的线质跟你的线与线的交接技术,这个就直接决定了你的品质,百分之百不会把你误杀的。前几天在沈阳评审,请了五位评委去,初选剩了八百二十件,最后要五个评委投票,第一轮选出四百件,我们五个人分头投票,投下来一统计,全票的三百九十件。所以我们在评审的过程中对这个把控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我要辅导大家投稿,我第一就要追问你的线质。线质就反映了你用笔的技巧的层面,你这个线又滑又浮又躁又不肯定,写的非常犹豫,你肯定不可能是一个优秀作者。
第二,你的线与线交接的衔接技术在哪个层面?是流畅的还是生硬,是机械组合还是自然流露的,一眼看过去就在眼睛里面,我看一个局部就知道你的作品是什么样层面的。有些人说一个内容写第二遍就没感觉了,这样就完蛋了,我看过一个资料,林散之每一件要创作的东西都要写十遍以上,在这一批里来挑好的,当然,他那种大师出手就在八十五分以上,可能最好的写到九十五分,最先要的就把九十五分的挑了,最后连八十五分的也全都出去了,也就是说市场上留的一批同样的作品,九十五分的是林散之的,八十五分的也是林散之的,总之那一批都在市场上,光“朝辞白帝彩云间”就不下一百件。
我说这个什么意思,如果你真正想参展,一个内容不写五遍以上你不要给我说,能够写十遍最好,你写一个草书作品,写到十遍的时候再看看熟练程度是什么样子,不要一写就换一个内容。很多人说我这个都写了多少遍了,关键是评委第一次看见。准备的时候第一要准备自己擅长的,第二要固定一个内容,第三要反复创作,你非要什么诀窍,这就是诀窍,每一次写完你都琢磨一下字的大小怎样还会更合理一点,重复的创作是你熟练的最便捷的途径,在创作中分析、推敲,或者是找老师给你看一下。我们要减少低级错误,有的人章瞎盖,弄的额头上、脸上都是,如果要请教老师你先不要把印章盖死了,尤其是你想多盖几方印章的,问了之后再决定盖不盖。
所以线质和字形的熟练是最大的前提,一件作品没有挂起来琢磨的时候,你那个章法基本上如果不出大的差错,评委不会因为你的章法多独特给你加分,你也独特不到哪里去,中堂你总不可能横着写,横幅你也不能竖着写啊,每一种形式不可能有太大的变化,你靠拼贴格调是越拼越低,大师没有一个是拼贴出来的,拼贴的肯定不是大师,包括我们现在写字基本上不用有颜色的宣纸,为什么呢?只有白宣纸是最能表现我笔墨的丰富性的,现在那种国展纸肯定不行,所有的墨全部浮在纸上,连纸都不入,那个纸过几十年就变成灰了,它根本不是纤维的那种捞出来的纸,现在有种叫喷浆纸,这种纸都是逗你玩的,过几年它自己就脆了,变成灰了,所有的纤维组织都不在,你写的作品最后除了照片什么都没有,所以说我们现在自己用的纸没有二十年基本上不用,为什么要用二十年前的纸?九十年代的老工人用古法做的纸,他们的地表水也没有污染,现在那种新的制浆技术是化学的。
我上次看了个视频,这边把纸刷上去,那边就已经在取纸了,为什么呢?墙上是铁板,铁板后面是电炉,所有的墙是高温的,这边一刷上去,那边就干了,这个纸本来是要早上晾出去,下午才要收的,自然干燥,他们这种三分钟不到,纤维与纤维之间的交融咬合这种物理的过程都还没有完成,也就是说猪都还没长大,你就吃了乳猪了,你说这个纸能够好吗?肯定好不了。你的墨到纸面上以后产生的所有的效果都是浅层的,跟写毛笔字没有关系,根本反映不出你水、墨、毛笔运动过程中的这种交融的复杂状态,传统宣纸应该有的这种表现力就简单化了,这种纸就好像变成了胶一样,你写上去都是那种感觉。现在的那种国展纸,你墨写上去都浮在纸面上的,这种作品在初评的时候大家还不会觉得有什么,因为大量的人都用这种纸,当你进入到后面评奖、优秀作品的推敲,还有最后作品上下的时候,你的优势就没了。同样的技术它的表现深度就不一样了,所以说大家不到万不得已,不要轻易用现在印刷过的纸,最能表现我们笔墨的还是非常自然的这种纸,在纸的使用上尽量材料好一点,这就是我们在前期的准备上,线质是你要关注的,技术转换是你要关注的,结构的合理性和熟练程度是你要关注的,章法的构成你要关注的,这几个是你要花大力气。
如果要具体到一件作品,我们又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请关注书法艺术网,继续阅读《洪厚甜谈国展如何备稿(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