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楷书经典
2019-02-26 14:27:58 来源: 点击:
赵孟頫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和深远的影响力。他在书法上的贡献,不仅在他的书法作品,还在于他的书论。他有不少关于书法的精到见解。他认为:“学书有二,一曰笔法,二曰字形。笔法弗精,虽善犹恶;字形弗妙,虽熟犹生。学书能解此,始可以语书也。”“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201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临摹欣赏范本中有四件赵孟頫作品,分别为楷书《妙严寺记》、《三门记》、小楷《道德经》、行书《洛神赋卷》。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巘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记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额三行。
篆额八字,“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亦赵书。全文约五百字,完好无缺。文无年月,惟文中有“壬辰之岁”,故当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若此,则应为赵孟頫年轻时所书。有翻刻本,刻横石作帖式。又真迹已流入日本。纸本,有异格,边白较小,极为严谨。字取横势,笔似硬毫,但似较涩,可能是熟纸。
他的楷书留世不少,如《妙巖寺》《仇锷墓志》等,但应以《三门记》为最。据说是在有人劝他学过魏碑之后才写的此记,所以字形更趋横扁、横笔尽可能形成平行,且往往着力去写。因而较其他为厚重。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赏析
在临写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颇有意义的事实:“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何患不过人耶。”这些都可以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传世书迹较多,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2013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推荐临摹欣赏范本中有四件赵孟頫作品,分别为楷书《妙严寺记》、《三门记》、小楷《道德经》、行书《洛神赋卷》。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为元代牟巘撰文、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赵孟頫书并篆额。其“玄妙观重修三门记碑”原在正山门内,“文革”时失落。1990年,苏州碑刻博物馆受市道教协会委托,仿刻成碑,现存正山门内。铭刻碑帖2幅;每幅纵52,横136.5公分记五十八行,行十一字,额三行。
篆额八字,“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亦赵书。全文约五百字,完好无缺。文无年月,惟文中有“壬辰之岁”,故当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若此,则应为赵孟頫年轻时所书。有翻刻本,刻横石作帖式。又真迹已流入日本。纸本,有异格,边白较小,极为严谨。字取横势,笔似硬毫,但似较涩,可能是熟纸。
他的楷书留世不少,如《妙巖寺》《仇锷墓志》等,但应以《三门记》为最。据说是在有人劝他学过魏碑之后才写的此记,所以字形更趋横扁、横笔尽可能形成平行,且往往着力去写。因而较其他为厚重。
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赏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