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看无价国宝《祭侄文稿》要去日本?荒唐!

2019-01-15 10:44:59 来源: 点击:
        1996年,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曾经试图展出《祭侄文稿》,当时台湾各界群情沸腾,再加上文化界、收藏界奋力阻挠,最后把包括颜真卿《祭侄文稿》在内的二十七件文物拦了下来。然而1997年,颜真卿《祭侄文稿》还是出现在了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

        1月16日,对《祭侄文稿》来说,这一切或许又要再重复一遍。


“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海报

        大部分中国人都未曾见过的“天下行书第二”《祭侄文稿》真迹,最近已接近亮相,却不是出现在你我面前,而是出现在日本东京博物馆“颜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笔”展览。去年8月,展览消息出来时就遭受到两岸指责,如今展览日近,两岸网络言论一片愤慨,但估计已难以叫停,待展览开幕,对两岸人民的感情、还有《祭侄文稿》都是不可磨灭的伤害。



        去年,展览消息爆出之后,有台湾媒体十分愤慨,主持人连问三遍“你凭什么”

《祭侄文稿》:只剩一足、一颅的惨烈


        《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于唐乾元元年(758年)创作的行书纸本书法作品。在元代时曾归大书法家鲜于枢收藏,他在题跋中说这件作品为“天下第二行书”,这是沿袭前人将《兰亭序》列为天下第一行书的观点。不过,王羲之的兰亭真迹早已失传,只剩摹本。所以,说《祭侄文稿》是现存的“天下第一”行书,也不为过。


《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的书写背景是一个时代悲剧,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大军势如破竹,当时颜真卿守平原(山东陵县),他的堂兄颜杲卿守在第一线的常山(河北正定县西南)。颜杲卿孤城被围,阻挡了叛军南下,也舒缓了大唐整军备战的时间。及后常山城破,颜杲卿父子被俘,不屈殉节,结果同遭杀害,一门三十余口被灭。两年后颜真卿反攻,常山收复,命人寻访,仅得兄杲卿一足、侄季明头颅携归,乃挥泪写下这篇祭文,悲家国之痛,伤青春之逝。颜真卿书写中不能自已,多次涂改,愤慨之情,令人动容。


“爰开土门” “贼臣擁众不救” “父陷子死”

        《祭侄文稿》中,“爰开土门”,是指颜杲卿运用计谋,将控制河北进入太原的关口“土门关”的安禄山部下打散,打通联络太原的孔道,切断安禄山的退路;“贼臣擁众不救”则指之前答应救援常山的太原尹王承业,关键时刻临阵倒戈,不予救援。于是安禄山卷土重来,以史思明大军压境常山,颜杲卿孤军奋战六昼夜,弹尽粮绝,城陷被擒;“父陷子死”是说攻城期间,史思明把颜杲卿的儿子颜季明绑在两军阵前,胁迫颜杲卿投降,遭到严词拒绝后,颜季明也被当场斩首。常山陷落,押颜杲卿往洛阳,杲卿因面斥安禄山,惨遭肢解之刑,可谓惨绝人寰!


张晏题跋

        可以说,“《祭侄文稿》已经不只是一件书法作品了,它不仅记录了一代宗师的一生,也记录了盛唐的毁灭。颜家满门忠烈,被叛军碎尸万段,留下这么个遗迹。”(苏耷水语)

《祭侄文稿》因日本侵华辗转数十年


        1930年代初至1940年代末,因躲避战火,国宝级别的文物自故宫博物院辗转南下的过程,史称“文物南迁”,《祭侄文稿》便是其中一件。


1933年,南迁的故宫文物,聚集在故宫午门外准备出发

        1931年,东三省沦陷,故宫意欲挑选文物南迁,但引发各界哗然,未能成行。1933年,日军攻陷山海关,故宫文物危在旦夕,2月5日深夜起至5月23日,故宫挑选其中最为精华的部分共计13,427箱,在军警严密保护下悄然分三路南下,最终均迁往四川境内。文物南迁之路遭遇历经劫难,大雪封山、汽车翻覆、敌机轰炸等等,是人类文明史上,历时最长、规模最大、艰辛最巨的文物大迁徒。


文物南迁之路多坎坷

        1948年12月21日至1949年1月30日,因为战事,2972箱故宫文物由海军“中鼎”轮、“昆仑”舰,招商局“海沪”轮分别运台,从此故宫文物分隔两岸。《祭侄文稿》就在海军“中鼎轮”上,和故宫其他珍贵文物一起,被送往基隆,后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至今。


《祭侄文稿》所在的“中鼎轮”

《祭侄文稿》的借展是毁灭性的损坏

        “纸寿千年”,《祭侄文稿》诞生已近1400年。如今的《祭侄文稿》已经是非常脆弱了,每开合一次都是不可磨灭的损害,即使在台北故宫,颜真卿《祭侄文稿》也已10年没展出。


《祭侄文稿》(局部)

        为了保护文物,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起陆续精选出70件名作列为限展品,规定每次仅能展出42天,展后须休息三年以上,其中就包括《祭侄文稿》。如今《祭侄文稿》赴日,长途颠簸加上布展触碰,还有开合整理,这一长串的动作下来,《祭侄文稿》能否承受都是一个未知数。


《祭侄文稿》(局部)

        1996年,台湾文艺界、收藏界拦下《祭侄文稿》等国宝时,就从其保存状况和艺术价值,详加罗列了不适合作长途运送的理由,如今国宝的保存已经被忽视,强行海外展览,怎不叫人愤怒。

国宝《祭侄文稿》能否安全回来?


        东亚文化圈以中国艺术珍品数量最多,因此也常有文物赴日展出,但有前车之鉴,安全性不得不让人担心:2011年国宝“西泠八家印存”在日本展出后,竟然被借展人弄丢,事后日方直言只赔偿200万日元(约12万人民币)。


西泠八家印存

        2003年,旅日华人丁如霞在整理亲人遗物时,发现了“西泠八家印存”,这一发现立刻震惊了篆刻学界。2011年8月,日本篆刻名人,同时也是西冷印社名誉会员的内藤富卿找到丁如霞,想要借“西泠八家印存”公开展览。丁如霞本着文化交流的观点,将印存借给了对方。可后来展览结束后,内藤富卿迟迟不归还“西泠八家印存”,在丁如霞多次要求下,内藤富卿终于答应归还,但就在约定的时间前,内藤富卿宣称东西丢了,他说“西泠八家印存”被他装在一个纸袋里,自己上了个厕所,出来时忘记拿了,再回去找已经不见了。


丁如霞

        内藤富卿让丁如霞耐心等待,如果有人捡到,一定会归还。过了很久,印存杳无音信,丁如霞要求在印存找回前,内藤富卿要拿出一件跟“西泠八家印存”价值相当的抵押物,用以鞭策内藤富卿去寻找丢失的文物,可内藤富卿却拿出了一份“西泠八家印存”的印刷品充数,丁如霞怒不接受,内藤富卿又希望用200万日元(12万元人民币)赔偿丁如霞。看到对方毫无诚意,且极为蹊跷的做法,丁如霞觉得事情并不简单,于是向日本法院提起了诉讼,日本法院一直以证据不清拖延,案件迟迟没有进展。

        《祭侄文稿》如果日本成行,是否会遭到同样的“待遇”?它能否安全回来?

《祭侄文稿》借展日本背后诸多疑点


东京国立博物馆官网截图

        此次国宝等级展品出借,东京博物馆的宣传物料上却是连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字样也未见,“如此重要的国宝外借,到底是谁决定的?”对此,台北故宫博物院回应称“这是在三年前冯院长时期就谈定的交流展”,但遭冯明珠否认称,“拿出合约来看看”,经她查实,《祭侄文稿》外借东博是前任院长林正仪18年5月敲定的。

        据报道,台北故宫博物院在社交媒体上称去年七月已发新闻稿,而其官网上并无相关稿件。台北故宫又表示,此事他们正在查,会再进一步说明。关于东京博物馆将出借什么展品,现任院长陈其南也表示“还在谈”,被指“明显标准不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

        可以说,整个借展的流程都是疑点重重,国宝文物《祭侄文稿》在这样的背景下借展,不免令人担忧。

最想见到《祭侄文稿》的,是你、是我


台北故宫博物院“雍正大展”

        《祭侄文稿》到日本展出,仅仅是作为一件书法珍品亮相,而《祭侄文稿》对于两岸人民来说,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他是有着深厚历史含义的历史遗产!2008年台北故宫展出了《祭侄文稿》,然而这么多年来,类似《祭侄文稿》这样的文物,却从未在大陆展出过。多年来,大陆一直单方面进行文物输送,2009年10月,北京故宫博物院借展37件文物,参与了台北故宫当年的“雍正大展”;2010年10月,浙江省博物馆与台北故宫合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浙博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卷)赴台展出。台北故宫博物院方面却一直无文物借展大陆。


“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

        如果《祭侄文稿》在大陆展出,两岸肯定能共同文物文化交流的盛事,毕竟这边有最想见到它的一群人在!(图片来源于网络)
 
        与《祭侄文稿》同期赴日展出的,还有怀素的《自叙帖》、《小草千字文》等,均是两岸文博界珍视的宝贵文物。文物出展本身是文化交流的常态,但对于这些需要特别对待的文物,还是少进行各种活动为好,你觉得台北故宫这样的借展行为是好还是不好呢?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