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篁古木图》题跋赏鉴

2018-12-19 11:11:28 来源: 点击:




《丛篁古木图》 倪瓒作,纸本,1369年
纵102.9厘米、横43.9 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倪瓒(1301—1374),元代画家、诗人、书法家,无锡人,与黄公望、吴镇、王蒙并称“元四家”。原名珽,后改瓒,字元镇,又字玄瑛,号云林、云林居士、云林子、云林散人、幻霞子、荆蛮民、净名居士、朱阳馆主、莆闲仙卿、东海农、无住庵主、绝听子、曲全叟、沧海漫士、海岳居士等,又曾署名东海倪瓒、懒瓒,变姓名曰奚玄郎。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赵孟頫。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幽秀旷逸、平淡天真。善于以侧锋干笔作皴,根据太湖特有的景物特点创立出折带皴法。书法从隶入,有晋人风度,亦擅诗文。著有《清 阁集》15卷。

        南京博物院所藏《丛篁古木图》作于1369年,为倪瓒入明后的作品,适值画家70岁,堪为晚年精品之作。倪瓒此幅作品经历代收藏家辗转收藏,最后在民国年间成为湖州庞莱臣的藏品。上有安仪周、庞莱臣、卞永誉等收藏印记11方,《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二十亦有记载。1961年冬,被南京博物院购藏。倪瓒的书法特点及审美意象在《丛篁古木图》的题跋中可以明确地体现出来,从中可具体感受到他的书法与其绘画、诗词间的微妙关系。此题跋已明显呈现出倪瓒晚年简逸散淡、自由洒脱且不乏荒率苍劲、古拙浑穆的笔意,审美内蕴非常丰富。

        倪瓒以太湖周围景物入画,创造出宋元山水画的经典,他不仅在绘画上有杰出才能,而且在书法上也有着精湛的造诣,这在他的诸多题画书法中可以感受到其造境之深。倪瓒的书法格调与他的山水画风格特点相一致,将书画审美意象汇融为一体,确立出了古淡天真、简逸清拔的审美特质。其书法主要师法钟繇、王羲之、王献之、褚遂良等人的笔意,在此基础上,逐渐融合诸家所长,形成了简率萧疏、枯淡清逸的风格面貌。历史上诸多书画家对他的书法均有相当高的评价。

        《丛篁古木图》画幅右侧中间部分有画家的简短题跋:“云林生为元晖都司写。”从此题跋所知,倪瓒此幅作品是为一位曾经做过都司、名为元晖的人创作的。此题跋显然是画家创作完成后即兴所作出的,画毕即赠送给这位绘画收藏者。此作的题跋在整幅画作章法布局上很有讲究,如在画面右侧中间落款写“云林生为元晖都司写”,空间搭配非常好,虽然仅仅两行简单的穷款题跋,但章法安排上确实自有特色,或两三字一组,或一字一组,或两字一组,空间安排疏朗有致,齐整而富有疏密的变化,节奏分明。当然,在空间布局上也呈现出向上下方和左方空间延伸的气势,与画面物象进行呼应。在结体上,或字形偏长,纵向取势;或字形偏扁、方整,横向取势。如此组合错落,造成不同的字形态势,充分显现出倪瓒高超的造型能力以及对分割、把握画面空间的驾驭能力,也开明清“画家字”之先河。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倪瓒与刘元晖都司又在朋友家的雅集中相遇,倪瓒再次见到了刘元晖都司,应酬之间,极为尽欢。在此次雅集上,刘元晖重新取出此件作品再次请倪瓒题跋。应元晖之请,倪瓒审慎再三,终于在画幅最显眼的右上方秉笔直书,再一次题跋说:“玄晖五字为君休,今日玄晖却姓刘。解道眼前无味句,丛篁古木思悠悠。己酉五月十二日。元晖君在良常高士家雅集,午过矣,坐客饥甚,元晖为沽红酒一罂,面筋二个,良常为具水饭、酱蒜、苦荬,倘佯遂以永日,如享天厨醍醐也,复以余旧画竹树索诗因赋。王元举明仲、张德机咸在焉。瓒。”

        此一幅题跋明确指出元晖姓刘,并以朴素寻常的语言记录下雅集时的日常琐事,亲切朴实,呈现出小品文的特色。此幅长题无论内容和形式与上次简单的题跋显然有着明显的不同。此篇长题点明了“丛篁古木”的象征含义,寄寓了画家感今思古、对人生有所感慨的沉郁心境。

        此幅诗画题跋首先在章法布局上体现出倪瓒特有的个性特色。全幅纵列七行,湿笔、干笔并用,浓墨、湿墨互用,通过或快、或慢的不同运笔方式,节奏分明,给人以春花浮动、远雁入空之感。并同时通过字形从大到小的逐渐变化,从右上角向左下部分空间遥掷,犹如天女散花的情形,很有杨凝式《韭花帖》空间布局的特点。不过《韭花帖》是通过逐渐拉大字与字之间的距离从而表现出空间的特有变化,而倪瓒则是通过字形的逐渐变小、点画线条变细小以及用墨逐渐从湿到干、从浓到淡来加以实现的。空间布局与挥写间有着“引画入书”手法的运用,更见字形意态的丰富变化。最后,此幅题跋呈隶书古意以及魏晋人的章法,字间、行距颇为疏敞舒爽,古朴遒媚、疏密分明,确实很符合徐渭对倪瓒书法的评价“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

        《丛篁古木图》的题跋在结体上字形多趋方整,亦有长形、扁形字体出现,由于结体融合了楷书、隶书的特点,变化诸家法度,使人很容易想到黄庭坚、米芾以及郑燮等人的书法。从此幅书法的结体特点看,倪瓒“从画悟书”,自成格局,也预示着明清时代画家字盛期的到来。此题跋结字稳健秀拔,虚和宽舒,多右肩扛耸,左下角虚宕,字形宽舒,结字紧敛,宽纵相结合,颇富特色,已经具有明确的画家字的味道,明清画家书法的一些审美意象、创作手法,显然可从这里寻求到沿革、变迁的蛛丝马迹,不愧为明清“画家字”的先驱。

        此题跋在用笔上亦颇有特点,捺画和横画的收笔、撇画以及竖画的起笔处多用力突进,点画质朴遒劲,转折之处笔画比较重,长横有波势,收笔向右下重挫,这都是隶书笔法的残存,亦构成了倪瓒此幅书法用笔的个性特色。全幅题跋用笔起伏跌宕,存有磔笔,线条坚韧富有弹性,一些字的撇、捺尽力拉长,给人以雄秀劲挺之感。由于线条笔画用墨具有丰富的枯湿浓淡变化,且线条跌宕飞动,也造成了全幅气韵富有节奏的变化。

        《丛篁古木图》的题跋给人带来一种若梦若幻、若清晰若模糊的视觉心理感受,生发出疏远清怡、幽洁敞朗的审美意象。这种美感不同于弘一法师的清凉净妙、静穆蕴涵,朱耷的空幻悠远、明朗酣畅,石涛的恣肆苍莽、疏秀雄奇以及弘仁的幽冷岑寂、深秀峻逸,往往于恬淡瘦劲、静穆秀雅之中透出精金美玉般的感受。可以说,《丛篁古木图》的题跋非常微妙地表现出晚年倪瓒的内心世界,呈现了恬淡瘦劲、静穆秀雅的书法审美特点。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