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屺瞻 | 做事要顾人,艺术要从己

2018-12-12 11:00:23 来源: 点击:


        清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五月初二日,朱屺瞻先生生于浏河镇,名增钧,号起哉、二瞻老民。祖父长熠公,字湘舟,业商、有儒行,性沉静,设集善堂,立七义祠,于乡里多善举。父大坤,克承祖业,于上海一带经营酱园多处,一生亦乐善好施。母施氏,其父曾为李鸿章幕僚。先生八岁时丧母。父为其聘秀才童颂禺为塾师,在新镇老宅家塾馆修竹吾庐内读书。童塾师多才艺,每于馆课之暇,画兰竹以挥洒自娱,先生耳濡目染,逐自习作画。先生与其母感情独深,每当思念,啼泣不止。童塾师为之黯然,抚其头顶口诵《诗经·魏风》云:“涉彼屺兮,瞻望母兮!”于是为先生更名屺瞻。之后,于家塾苦心读书,学画不辍。约在抗站胜利后,又自号“起哉”十四岁时,先生得舅父支持,入宝山县学堂读书。其间常作画给上海《时报》投稿。十七岁时,先生毕业于宝山县学堂,考入邮传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上海交通大学前身)。亲得校监即校长、著名国学家唐文治的教益。其间,先生于学习课程之处,仍不断自习作画。唐大师谆谆告诫:“习字作画,点划皆须着力,切忌浮滑。”为日后显示用命于画坛念念不忘旨要。



        先生从八九岁起开始学画,一生对艺术追求近一个世纪。他总是谦虚的说:“我画不来,瞎塌塌(意:乱画)。”他不因名高而自封,不因年长而自大,也不为荣誉而陶醉。先生经历里百余年激荡变化的社会风云,对社会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从前画画为一口饭吃,今天画画为艺术,为国家创造精神财富。从前的生活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安稳,共产党好。”1991年5月4日,100岁的艺术大师朱屺瞻,由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批准,被吸收入党,成为全国年龄最大的一位新党员。他在党旗下这样说:“白天唯有赤心存,坚定不移跟党走。这是我一生最庄严最重要的选择。”1996年4月20日,先生之病因不治而平静的走了,但他的艺术力量和人品德行将与山河同在,日月同存。



        朱屺瞻先生绘画艺术的总体审美取向,大致有以下三个主要特征。第一个特征,是生机蓬勃的元气画面。朱屺瞻先生所追求的审美特征之二,是厚、朴、拙的审美趣味。朱屺瞻先生审美追求中突出的另外一个特征,是平淡天真的情韵格调。他笔下的山水,很少作重峦叠嶂、奇峰危壑,无论是丈二巨幛或是册页小品,都呈现出一种雄浑宽博与坦荡的特质。所作峰峦圆浑厚重而忌尖峭奇伟,且是可居、可游,并使人感到亲切流连的寻常景色。



朱屺瞻《菖蒲性孤洁》48.8cm×90cm 1993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葫芦》41.7cm×67.7cm 1981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廓外斜阳》68.6cm×68.2cm 1995 朱屺瞻艺术馆藏


朱屺瞻《老干横生色如铁》68cm×68cm 1985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绿竹助秋声》95.3cm×177cm 1979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秋荷》96.3cm×180cm 1981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秋菊》67.8cm×67.8cm 1983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秋兴图》48.3cm×89.4cm 1994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山雨》59cm×115.4cm 1993 朱屺瞻艺术馆藏


朱屺瞻《双色牡丹》95.8cm×179.3cm 1981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水仙小鸟》39.5cm×39cm 1959 朱屺瞻艺术馆


朱屺瞻《夏种》69cm×140cm 1963 朱屺瞻艺术馆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