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沈周《两江名胜图册》吴门书札看苏州潘氏收藏特展
2018-12-11 09:59:41 来源: 点击:
苏州博物馆清代藏家系列之“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将于12月15日在苏州博物馆二楼吴门书画厅与负一楼特展厅开展。此次展览将展出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南京博物院、贵州省博物馆及苏州博物馆等收藏的清代苏州潘氏一族的珍贵旧藏88件。近日,“澎湃新闻·古代艺术”从苏州博物馆获悉,特展中有关吴门画派的重要书画部分已悉数公布。
此次展览中,既有上海博物馆所藏沈周的《两江名胜图册》,又有上海博物馆所藏尤求的《汉宫春晓图卷》;既有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徵明的《石湖三诗》,又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伯虎的《唐寅致衡山札》。关于吴门文人书札,不仅可以看唐寅的亲笔信,还可以看到祝允明、都穆和张灵的书札。如此数量的明代书画和尺牍收藏都将出现在“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里,可见潘氏收藏之广博和精妙。而此前“吴门四家”系列中所展出的《吴门四家小像》今又重聚苏博。
有意思的是,文徵明的《石湖三诗》被装帧在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所收藏的书法长卷《三吴墨妙》中。此卷 《三吴墨妙》是由当时34位吴地文人的书法作品集结而成,后来其中15人的作品及王世贞题跋为吴门潘氏家族的潘博山收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余未归潘博山者,现多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此次展览中两地的收藏将实现书卷合璧。而唐伯虎的《唐寅致衡山札》则是唐寅写给好友文徵明,邀请他来给砚台题字的书信。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半身像,为清末画家李岳云临摹,1898年绘于湖北武昌。李氏所绘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笔法工整严谨,独具特色。
《两江名胜图册》描绘的是长江淮河两岸的名胜风景(册页装),构图新奇,一共有十幅,每幅的对页都有一首沈周题的诗,曾经被王世贞、项元汴、陈式金等多位鉴赏大家收藏。对于此图册的作者,近人意见不一,如谢稚柳先生指出“是沈周之精心杰作,稀见之品”,而傅熹年先生则认为“是沈周题他人画”,颇有代表性。
石湖相传为范蠡入五湖之口,风景绝佳,是文徵明最爱的景致,曾留下诸多吟诵石湖的诗篇,或专为石湖而作,或与友人同游即兴抒发。此次展出的文徵明《石湖三诗》,其实是收藏在一幅波澜壮阔的明代书法长卷《三吴墨妙》中的。
三吴墨妙即三吴地区精妙的书法,是王世贞将自己收藏的34位吴地文人的书法精粹集结成卷,极具时代和地域性的书法集合,它类型多样,兼具诗词歌赋以及尺牍;从时代上,远及明初的沈度、沈粲,近至王世贞的好友朱日藩、陈鎏,以及当时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咖沈周、文徵明、唐寅、李应祯、王宠、徐祯卿、周伦等悉数在列。
王世贞是太仓人,后七子领袖之一,独领文坛二十年。其实,年少的王世贞就已开始了书画收藏活动,并有幸索请文徵明书写《前后出师表》,面对这位年长自己56岁吴门文化圈的执牛耳者,作为晚辈的王世贞恐怕更多的是膜拜和感动,王世贞评文徵明这幅作品:清语老笔,殊觉近人。
潘博山当时只得到了15人的作品及王世贞题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余未归潘博山者,现多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本次将在潘家展实现合璧展陈,何其有幸。
这是唐寅写给好友文徵明,邀请他来给砚台题字的书信。通篇运笔流畅,布局疏密有度。书法风格学习赵孟頫,同时融入了李邕的笔意。信中提及的“学圃堂”就在桃花坞,是唐伯虎的藏书地。
“约斋”就是俞洪,字宽甫,号约斋山人,颇喜藏书、抄书。《说郛》意即五经众说,是明初陶宗仪编纂的一部类书。这是祝允明向俞洪借抄《说郛》的书信。该篇书法运笔浑逸洒脱,结体欹侧开张,有米芾笔意,通篇俊朗疏秀,贯通一气。有趣的是,唐寅也曾向俞洪的儿子俞弁借宋本《王建诗集》,二人的书法都相当精彩,不愧江南四才子,好书之痴竟也如此相似。
这是都穆写给王献臣的信札,他向王献臣建议,可以将新建的园子命名为“小南园”,源自五代时钱氏在苏州府学前建造南园的典故,以便延续沧浪故事。不过,王献臣并没有采纳,而是引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将园子命名为“拙政园”。万幸,万幸。
尤求也是苏州人,而且是仇英的女婿,受仇英绘画风格影响很大。尤求这幅画卷的诞生其实是源于王世贞对收藏的痴迷,王世贞在收藏了文徵明的小楷《赵飞燕外传》后,便邀请好友尤求为其配图,画作完成后,又请文徵明长子文彭写引首“汉宫双燕”,题跋请了周天球和俞允文楷书。这件集合了书、画、题跋于一体的长卷其实是王世贞对自有收藏的再创作。
尤求尤擅白描人物仕女画,这幅长卷,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以后的故事。图卷分为九个场景,构思巧妙,人物众多,主次分明,井然有序。背景或皇家园林,或宫中屏风帷幔,人物线描细劲流畅,形态生动,在人物服饰、建筑构造、车马舟船等细节的处理上十分精细,足见尤求功力之深。
此次展览中,既有上海博物馆所藏沈周的《两江名胜图册》,又有上海博物馆所藏尤求的《汉宫春晓图卷》;既有故宫博物院所藏文徵明的《石湖三诗》,又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伯虎的《唐寅致衡山札》。关于吴门文人书札,不仅可以看唐寅的亲笔信,还可以看到祝允明、都穆和张灵的书札。如此数量的明代书画和尺牍收藏都将出现在“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里,可见潘氏收藏之广博和精妙。而此前“吴门四家”系列中所展出的《吴门四家小像》今又重聚苏博。
沈周 《 两江名胜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
有意思的是,文徵明的《石湖三诗》被装帧在明代文坛领袖王世贞所收藏的书法长卷《三吴墨妙》中。此卷 《三吴墨妙》是由当时34位吴地文人的书法作品集结而成,后来其中15人的作品及王世贞题跋为吴门潘氏家族的潘博山收藏,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余未归潘博山者,现多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此次展览中两地的收藏将实现书卷合璧。而唐伯虎的《唐寅致衡山札》则是唐寅写给好友文徵明,邀请他来给砚台题字的书信。
清 李岳云 《吴门四家小像》 南京博物院藏
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人半身像,为清末画家李岳云临摹,1898年绘于湖北武昌。李氏所绘人物形象逼真传神,笔法工整严谨,独具特色。
沈周 《 两江名胜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
沈周 《 两江名胜图册》之一 上海博物馆
《两江名胜图册》描绘的是长江淮河两岸的名胜风景(册页装),构图新奇,一共有十幅,每幅的对页都有一首沈周题的诗,曾经被王世贞、项元汴、陈式金等多位鉴赏大家收藏。对于此图册的作者,近人意见不一,如谢稚柳先生指出“是沈周之精心杰作,稀见之品”,而傅熹年先生则认为“是沈周题他人画”,颇有代表性。
文徵明 《石湖三诗》 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 《石湖三诗》 故宫博物院藏
石湖相传为范蠡入五湖之口,风景绝佳,是文徵明最爱的景致,曾留下诸多吟诵石湖的诗篇,或专为石湖而作,或与友人同游即兴抒发。此次展出的文徵明《石湖三诗》,其实是收藏在一幅波澜壮阔的明代书法长卷《三吴墨妙》中的。
《周伦送秦给事谪官(部分)》 故宫博物院藏
三吴墨妙即三吴地区精妙的书法,是王世贞将自己收藏的34位吴地文人的书法精粹集结成卷,极具时代和地域性的书法集合,它类型多样,兼具诗词歌赋以及尺牍;从时代上,远及明初的沈度、沈粲,近至王世贞的好友朱日藩、陈鎏,以及当时赫赫有名的书法大咖沈周、文徵明、唐寅、李应祯、王宠、徐祯卿、周伦等悉数在列。
《王世贞题跋》(部分) 故宫博物院
王世贞是太仓人,后七子领袖之一,独领文坛二十年。其实,年少的王世贞就已开始了书画收藏活动,并有幸索请文徵明书写《前后出师表》,面对这位年长自己56岁吴门文化圈的执牛耳者,作为晚辈的王世贞恐怕更多的是膜拜和感动,王世贞评文徵明这幅作品:清语老笔,殊觉近人。
《顾应祥题三吴墨妙》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李应祯与棕园札》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
潘博山当时只得到了15人的作品及王世贞题跋,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其余未归潘博山者,现多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本次将在潘家展实现合璧展陈,何其有幸。
《唐寅致衡山札》 故宫博物院
这是唐寅写给好友文徵明,邀请他来给砚台题字的书信。通篇运笔流畅,布局疏密有度。书法风格学习赵孟頫,同时融入了李邕的笔意。信中提及的“学圃堂”就在桃花坞,是唐伯虎的藏书地。
《祝允明致约斋札》 故宫博物院
“约斋”就是俞洪,字宽甫,号约斋山人,颇喜藏书、抄书。《说郛》意即五经众说,是明初陶宗仪编纂的一部类书。这是祝允明向俞洪借抄《说郛》的书信。该篇书法运笔浑逸洒脱,结体欹侧开张,有米芾笔意,通篇俊朗疏秀,贯通一气。有趣的是,唐寅也曾向俞洪的儿子俞弁借宋本《王建诗集》,二人的书法都相当精彩,不愧江南四才子,好书之痴竟也如此相似。
《都穆致槐雨札》 故宫博物院藏
这是都穆写给王献臣的信札,他向王献臣建议,可以将新建的园子命名为“小南园”,源自五代时钱氏在苏州府学前建造南园的典故,以便延续沧浪故事。不过,王献臣并没有采纳,而是引用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的“是亦拙者之为政也”,将园子命名为“拙政园”。万幸,万幸。
文彭书引首“汉宫双燕”
尤求也是苏州人,而且是仇英的女婿,受仇英绘画风格影响很大。尤求这幅画卷的诞生其实是源于王世贞对收藏的痴迷,王世贞在收藏了文徵明的小楷《赵飞燕外传》后,便邀请好友尤求为其配图,画作完成后,又请文徵明长子文彭写引首“汉宫双燕”,题跋请了周天球和俞允文楷书。这件集合了书、画、题跋于一体的长卷其实是王世贞对自有收藏的再创作。
《尤求 汉宫春晓图卷》(局部) 上海博物馆藏
尤求尤擅白描人物仕女画,这幅长卷,以图画的形式呈现了赵飞燕、赵合德姐妹入宫以后的故事。图卷分为九个场景,构思巧妙,人物众多,主次分明,井然有序。背景或皇家园林,或宫中屏风帷幔,人物线描细劲流畅,形态生动,在人物服饰、建筑构造、车马舟船等细节的处理上十分精细,足见尤求功力之深。
“攀古奕世——清代苏州潘氏的收藏”特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