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宠《行书西苑诗》彩色大图,巧而不媚

2018-11-06 13:55:18 来源: 点击:

王宠《行书西苑诗》卷 纸本 行书 25×235cm 天津博物馆藏
 
        王宠(1494-1533年),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人称“王雅宜”。长洲(今苏州吴县)人,生于明孝宗弘治七年(1494年),卒于明世宗嘉靖十二年(1533年)。王宠天资聪颖,但命运多舛,为邑诸生,屡试不利,最后才以贡生入太学,故人也称“王贡士”。他年轻时受业于与文徵明齐名的蔡羽门下,却能青出于蓝。他学习极为刻苦用功,在石湖读书习字二十年,非探亲不进城。也许王宠的天性不善科举制度之策论,而善自由放纵之艺术,他仕途上的不济,恰恰赢来了艺术上的丰收。他工诗文书画,兼擅篆刻,与祝允明、文徵明并称于世。

​        王宠的书法有晋人恬淡之趣,初学虞世南,得其疏雅,运笔涵蕴,不露锋芒。再学王献之而能以拙取巧,自成新意。观其行草及小楷,疏朗空灵,皆不与时人同。王宠的书法在当时及后世都得到了极高的评价。《三吴楷书跋》称其正书:“始学虞世南、智永,行书法大令王献之,晚节稍稍出己意,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为时所趋,几夺京兆(祝允明)价。”《明史》称:“行楷得晋法,书无所不观。”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云:“衡山(文徵明)之后,书法当以王雅宜为第一。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逸,迥出诸人之上。”邢侗曾称他:“履吉书元自献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即祝(允明)之奇崛,文(徵明)之和雅,尚难议雁行。”他的这种独特风格也受到蔡羽的影响,不过他比其师更静,也更有晋人情趣,因此格调也更显得高古。王樨(稚)登云:“先生书如春云出岫,天矫变化。视世间肥笔溷墨,真牧猪奴杖篓画沙耳。”当然在众多的好评中,也时有少数非议者。莫是龙曰:“多险晋,全无右军体”、“虽烂然天真,而精气不足。”谢肇溯(浙)云:“王(宠)书媚而无骨。”这恐怕是他们未能理解他自创新貌,不愿步右军后尘的真正意图吧,这些非议都不能降低王宠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今人熊秉明先生认为:“王宠的楷书最惹眼的特点是笔画之间的结构脱落,空间侵入字内。批评者也许可以说松懈、柔弱,但其长处也正在疏淡、空灵。许多笔画只写出一半,笔画之间不相接搭,似乎笔画与字体都方在萌生,或者将入云烟迷离的空间中去。”(《中国书法理论体系》)明汪珂玉《珊瑚网》论其书“自一种风度,而白雀寺临殁之笔尤奇”。

​        该卷《西苑诗》,取法献之、虞世南笔意,但善于掺拙,做到了巧而不媚,流畅而不浮滑;用笔清劲秀雅,温润含蓄,不激不厉,技巧动作的表达非常细腻、精巧,变化极其微妙;结体安排精巧流走,法度、情性俱在,有些地方还流露章草遗韵,更显高古蕴藉;整个气息落拓不羁、遒劲萧疏,在沉静、收敛之中反而更具一种内在的张力。诚如清黎惟敬所赞颂的那样:“晋人真迹,世所罕见。所传者,仿书耳。诸体混淆,若出一手,不辨其为谁也。近世吴人王履古氏独能追踪大令,萧散俊逸,复出流辈,虽不见晋人书,知其为绝艺也。”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