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沈,“大小学士”美誉两兄弟

2018-09-12 14:44:08 来源: 点击:


 

        “二沈”指沈度、沈粲兄弟。沈度,(一三五七至一四三四),明代书法家,字民则,号自乐。华亭(今上海金山)人。曾任翰林侍讲学士。擅篆、隶、楷、行等书体,与弟沈粲皆擅长书法,藏于秘府,被称为"馆阁体",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又称馆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沈粲(1379~1453),字民望,号简庵。由其兄沈度举荐而为中书舍人,后官至大理寺少卿,兄弟同以善书得宠,故有"大学士"、"小学士"的美誉。文献称兄弟二人不欲争能,故度主攻楷书,而粲主攻行草,并以此名世,后人有"遒逸"之评。从其存世作品看,点划圆而爽利,渊源似是怀素和康里巎巎,偶尔掺入一二章草,与宋克有一些相似,但无宋克的魄力,有秀气而乏劲力。
 

仕途周折 凭字入朝


        沈度字民则,号自乐,从小受父亲儒学与理学的影响,学习认真刻苦,习字横平竖直、端方拘谨,一字不同;师承陈谷阳老先生,书法尤长楷书,笔法婉丽见长。并博涉经史,文章清新。明洪武年间,沈度多次赴府考落第,后因事株连,被发配到云南。
 


 

        在云南时,沈度被云南藩王聘为幕僚;开始,他数次为藩王献计,均未见采纳,为此沈度因不得志而闷闷不乐。一天,沈度外出,遇见一位算命先生,说他日后“当显贵、非凡命也。”落难之时,得此精神安慰,沈度十分高兴。见算命先生门前悬挂的“课命”两个大字字体一般,就欣然命笔,替算命先生书了“课命”两字。由于这两字字体非凡,一日,云南都督瞿能经过,看到这“课命”两字眼睛一亮,问知是沈度所书,马上把沈度请到家中,让自己的儿子拜沈度为师而习字。永乐元年,沈度随瞿能入京,设学馆于学士杨溥家。当时明成祖崇尚文事,广求善于书法之人,经杨溥推荐,明成祖召见沈度试书,沈度的书法深得皇帝好评,马上授翰林院典籍,后官至待讲学士。
 


 

        由于沈度的书法为众官之冠,被明成祖称誉为“吾朝曦之”。正是由于得到皇帝的厚爱,沈度每日待从于皇帝身边,凡金版玉册,或用于朝廷,或藏之于秘府,都由他书写。当时的沈度,已官居二品,服金织衣,又赐以镌其姓名的涂金象牙朝笏。他所书的文体被称“官阁体”,书法能自成一体,乃弥足珍贵。明成祖命中书舍人都要学他的书法,使“官阁体”盛行朝廷。更值得一提的是,明成祖阴赠其父沈易为待讲学士,让沈度驰传归家,告于祖坟,是真正意义上的光宗耀祖。

        明宣宗即位时,沈度已年逾七旬,多次上书请求退休,皇帝不允,后卒于任上。
 


 



(沈度书法)

悬腕练字 与兄同朝
 

        沈易育有二子,长子沈度,次子沈粲,字名望,自号简庵。沈粲8岁通《孝经》、《论语》、《孟子》,10岁能真草,13岁时父母双亡,兄长沈度发配云南。沈粲没被困难所吓倒,他把当年父亲自苦的事迹铭记于心。当年父亲沈易在部队从军客居他乡6年,即使在隆冬严寒季节,也睡在草席木榻上,用他父亲的话说,双亲在而得不到奉养,自己岂能自图安逸。这种自苦精神激励着沈粲刻苦自学。家贫无纸,沈粲就每天在墙上悬腕练字,这种真功夫使沈粲笔力大进;而且悬腕用的是阴劲,更使书法飘逸遒劲,自成一家。
 


 

        沈粲能入朝为官,当然有其哥哥的功劳。沈度入朝为官后,即向明成祖推荐道,臣有弟粲,其书胜臣。明成祖准奏,其弟沈粲随之被召用,当堂试字后,入翰林院,授中书舍人,官至待读学士,后升大理寺少卿,官居二品;兄弟俩同朝为官,而且兄弟齐名,时人称为“大小学士”。
 


 

        沈粲博学多才,且喜提携后生,性格开朗,品性高逸,不拘小节,故自号“简庵”。晚年时,沈粲不喜楷书,喜欢行草,得宋仲温、陈文东之三味,门外求字者常不断;沈粲并以诗见长,70岁辞官还乡,皇帝赐织金衣,镂姓名于象简,涂之以金屑,真可谓衣锦还乡,光耀祖宗。
 


 


 


 

(沈粲书法)


书法成体 青史留名
 

        沈度、沈粲生长在明王朝时代,明朝历代帝王,大都热爱书法,宋元以来的书法,基本上已是帖学为主,明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因此,刻帖的风气,大大超过以往。刻帖---过去没有象现在这样的照相制版印刷,为了让字帖广为流传,只能依样刻在木版上进行印刷。这时候大型系列刻帖,有《东书堂帖》、《宝贤堂集古法帖》等,这一定程度上对书法的普及起着重要作用。明成祖时,大力复兴文化,招募擅长书法的人,并授予中书舍人的官职。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习书之风。

        沈度在永乐年间当过翰林学士,算是义勇文人。善写各体,尤其擅长楷书,学智勇、虞世南,风格端正、秀气、圆润,深受明成祖的喜爱,当时朝廷很多金版玉册、重要制诰都出自他的手笔,又因为当时八股科举,读书人纷纷效仿,成为流行一时的“台阁体”。

        沈度兄弟作为明代台阁体书法的代表人物,台阁体又称官阁体,“台阁”原指尚书,后为官府代称。台阁体书法早在宋代即已出现,至明代,因其为皇帝所赏识,而获得很大发展,遂成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形式。明代官阁体书法结体平正,笔致光洁,景色乌黑,风格秀润华美,适合皇家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标准。沈度以长于官阁体书法而深受明成祖朱棣的赏识,名重一时。有墨迹《教斋箴》、《四箴铭》等传世。弟沈粲,擅行、草书,子沈藻,擅楷,均承家学。 由此可见,官阁体的风行,是由于统治者大力干预的结果。但也有人认为,台阁体书法,对于有才华的书法家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束缚,台阁体书法结体缺少变化,意趣不足,而持批评态度。

        明代礼部尚书、书法家董其昌对“二沈”的书法成就颇为推崇,称“文(征明)、祝(允明)二家,一时之望,然欲突过二沈,未能也。”可见“二沈”在明代的书法史上已有着一定的成就和地位。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