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家”学,安身立命

2018-08-31 11:39:59 来源: 点击:

        传统中国文化中家的形象,蕴含了中国人关于人生和宇宙意义的基本解释。梁漱溟曾说过,中国人的“家”“决定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命运,乃至中国整个文化的命运”。中国古代丰厚的“家”学为寻找安身立命之所,探寻终极幸福之源的人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资源。

        “家”是实现自我超越的原始场所。在古人看来,自我出生、成长、成人,有赖于家。家是自我栖身的场所,没有家的庇护,身、心、灵将会漂泊无依。

        如孟子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亲子关系、夫妻关系、代际关系、今生与后世和前世的关系,以及家人与社会及自然的关系,是支持自我成长、成人的必然前提。

        自我“以修身为本”,经由孝慈、孝悌、仁爱、礼、敬、恕道等途径,以动态方式在自我与他人之间回互调节,不断拓展并深化自我的内在世界,从而达到自我与他人、内在与外在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既是协调人际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是将人的自然延伸向自然界的最佳途径。古人将天地喻为父母,将阴阳喻为夫妇,将兄弟姐妹喻为手足,将血缘亲情推广到天地万物之情,便为明证。

        家以沟通协调差异之间关系为起始,以实现“和而不同”、“亲密差异”为旨归。家以保全生命、延续族类生存的方式汇合了一切可能的差异性,生成有机的生命共同体。诸如性别差异、姓际差异、年龄差异、身份差异、资源差异、自然与文明差异等,这些差异亦自然亦文化、亦个别亦整体地支持并维护着家的存在。在对待“身份差异”的“正名”中,规定与“名”相符的责任和义务之“实”;在对待性别差异中,视两性之和乃人伦之始,所谓“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在对待姓际差异上,视两姓之和乃“附远厚别”,乃“万世之始”;在对待年龄差异上,其“尚齿”的文化,主张代际之间的“父慈子孝”、同代人之间的“孝悌”精神,显示出特有的智慧。

        中国古代的“家”尚贵生敬死之道。荀子言:“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这一敬始善终的“人道”理想,在中国古代“家”的思想中得到充分诠释。作为“人之始”出生,来源于家庭中的父母之爱,正因为父母之爱的存在,而使无中生出生命,并开启一个新的世界的无限可能性;而对于死亡这一不可逆转的生命终点,中国古人通过族类之“生生”超越个体的有限性,生成一个充满生存意义的统一体。儒家所崇尚的“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的“生生”之道,“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道”、“事死如事生”、“慎终追远”,表明家乃“始终俱善”之“人道”实现的自然场所。此贵生敬死,以敬爱、护养聚集于一体的方式,安置着同一屋檐下的老老少少,世世代代,生者与死者的历史叙事。劳伦斯·汤普森认为,家是中国现实的宗教,将超越性和世俗性统一于一体。

        古人以身家一体为本,类推于天地自然和人类社会,构造出艺术化境域的亲缘情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身体,是基于血缘亲情的一体化的身体,所谓“父子一体也,夫妻一体也,昆弟一体也。故父子首足也,夫妻牉合也,昆弟四体也”。故有敬其身就是敬其亲,伤其亲即为伤身体的亲缘情理,这种以身为本根生发的亲缘情理,由亲爱之情类比类推于人类社会与天地万物之间,同时将个人的使命感与历史担当推及人类社会和自然。所谓“爱其亲,不敢恶人;敬其亲,不敢慢人。爱敬尽于事亲,光耀加于百姓,究于四海”,由此不难理解孟子的“孩提之童无不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这种以身家为本的情感和义理,不仅“亲亲而仁民”,而且“仁民而爱物”,以一种艺术化的境域,充塞天地之间。

        从原本意义上讲,人是栖身于亲缘共同体,并从中获得安定感和幸福感,唤起神圣使命感的居家之人。中国古代以身家一体为核心,将家的亲缘情理推及他人、社会和宇宙,符合生命本身的轨迹,以及人类历史的逻辑。(作者程秋君)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