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颂》《石门铭》的学习方法
小编很喜欢隶书,书法背后展现出来的民族性和民族气质让人着迷。豁达通透,精神上的自由和浪漫。和狂草比起来,狂草更像被压抑后自由的释放,而隶书是自然的精神自由,是普世性的,不是狂草的个例性的。
一波三折最能体现民族的大气。
自从学会了读帖,小编更喜欢《曹全》了。以前只看到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灵动和超然,现在读到了汉人日常在竹简上写字的状态。看以下四个一波三折的变化,起笔,行笔,收笔都不同,方圆兼有。像“西”字快速搭笔逆入让我立马联想到了王羲之很多横画的写法。更理解了赵孟頫说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的内涵--用笔是在传承中发展的。
《石门颂》和《石门铭》相隔(509-148=361)年,时代的变迁看到了民族精神的变化。字形开始收,但还是豪迈博大之气。
本想找个名家写《石门铭》的视频放上,打开一看,辣眼睛啊!无垂不缩,无往不收不是绝对规律也是普遍规律。视频上的名家笔笔散锋,毛笔根本没有弹挺一说,拖着毛笔走,误导多少人啊!虽然激情澎湃,但是掩盖不了技术的问题啊!
恳求诸位“大师”,咱认认真真做学问,静心研究书法,别把书法弄得跟传销的似的,行吗?!
所以,书友们,唯有会读帖,才能防忽悠啊!!!
下面进入正题,资料来自网络。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藏汉中博物馆。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
《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
《石门颂》原刻于陕西省褒城县(今汉中市汉台区褒河镇)古褒斜道的南端--东北褒斜谷之石门隧道的西壁上。此处是横穿秦岭、连接八百里秦川和汉中盆地的交通要道,古称褒斜栈道。由于形势险峻、开凿困难,故历代文人歌咏、题刻者甚多。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0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现保存于汉中市博物馆。
该石刻刻于东汉永平九年,被书法界公认为是古隶中最早,占据首位的刻石。
《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郙阁颂》、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清代张祖翼评说:"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也,力弱者不能学也。"
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该刻被称为草隶 鼻祖和楷模,大气磅礴,挥洒自如,既整齐规范,又富于变化,富含感情,不拘一格,不拘绳墨,笔势纵放,奇趣横生,笔画粗细虽区别不大,但每一笔画却变化多端,用笔挥洒自如,不作修琢,有自然豪放意趣;字画瘦硬,结构疏朗,飘逸有致,笔隶中带篆、带草、带行,被书家称为"隶中之草"。
《石门颂》总共655字,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原文:(碑额)故司隶校尉犍为杨君颂
注释:此颂为汉中太守王升为歌颂原司隶校尉犍为杨涣开通褒斜道的功勋所刻。"司隶校尉":官名,汉武帝征和年间初置。"犍为":郡名。"杨君":指杨涣,字盂文。犍为郡武阳县人。武阳县在今四川彭山县东。曾任尚书中郎、司隶校尉,任职期间,"甚有嘉声美称"。因碑文中有"武阳杨君厥字孟文"字样,《水经注》、欧阳修等称此碑为"杨厥碑",误。此处"厥"字为语助词,非人名也。
原文:惟坤灵定位,川泽股躬。泽有所注,川有所通。斜(碑作余字)谷之川,其泽南隆。八方所达益域为充。
注释:"坤",《说文》:"地也",与"乾"所代表的天相对。"股躬",有人认为应即"股肱",古代"躬""肱"通用。也有人认为"股"指四肢,"躬"指身躯。"余谷"即"斜谷",宋欧阳修《集古录》云:"以余为斜,汉人皆尔"。斜谷,指今陕西终南山之山谷。南口曰褒,在褒城县北,北口曰斜,在郿县西南。《括地志》云:"斜水源出褒城县西北衙岭山,与褒水同源而流派。"《汉书·沟洫志》:"褒水通沔,斜水通渭。""隆":盛大、高起。"城":益州领域。"充":《隶释》:"以充为冲"充,充足。
译文:像神灵一样的乾坤早以将位置排定,这里是河川和水泽的胜地。泽均有所流注,川亦有所沟通。斜谷的河川,其水泽在南郡变得十个盛大,通向四面八方,充盈于整个益州。
原文: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道由子午,出散入(碑误作"人"宇)秦。建定帝位,以汉氏(原种作"诋")焉(焉字别写)。后以子午,途(原碑涂加艹上下结构)路涩(原碑为歮)难。更随围谷,复通堂光。凡此四道。阂(原碑作垓)隔(别写)尤艰。
注释:"高祖受命,兴于汉中":高祖,指汉高祖刘邦。楚汉相争时,霸王项羽曾"立沛公(刘邦)为汉王,王巴蜀汉中四十一县,都南郑(今汉中市)。"〔见《汉书·高帝纪》)可见汉中是其发祥之地。"道由子午":指子午道。《前汉书王莽传》:"子午道从杜陵直绝南山径汉中"。师古注曰:"子北方也,午,南方也。言通南北道相当,故谓之子午耳。""出散入秦":散,指散关,出散关,即可进入秦地。"围谷""堂光":皆地名。汉中至秦川共有四条通道,除子午道和褒科道外,尚有城固至周至的谠骆道和沮县至陈仓的陈仓道。"围谷"和"堂光"分别在此二道上。
译文:昔日汉高祖刘邦接受项羽之封.由汉中起家,经过子午道和出散关进入秦地,建立和奠定了称帝的基础。汉朝的名称,也由此确定下来,。后来由于子午道路途艰涩,又有经过围谷、堂光的两条道路开通,但这四条道路都存在隔阂.通行都极困难。
原文:至于永平,其有四年,诏书开斜(原碑作余),凿通石门、中遭元二,西夷虐(别字)残,桥梁断绝,子午复循。上则悬(原碑为县字)峻,屈曲流(别字)颠;下则入(碑作人字)冥(别字),倾(别字)泻(原碑为写字)输渊。
注释:"永平":东汉明帝年号,"四年":公元61年。"诏书开斜":永平四年的诏书失载。但《搐君开通褒科道》石刻载:"永平六年,汉中郡以诏书受广汉、蜀郡、巴郡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开通褒斜道"。可能即指这次诏书。"元二":有人释为"元元",误。应指安帝永初元年至二年(公元107-108年)。《后汉书. 邓君传》云:"永初元年夏.凉郡畔羌,摇荡西州,诏骘将羽林五校士击之,(二年)冬班师,迎拜为大将军"。与下面"西夷虐残"相合。实际这只是开始,动乱持续达十年之久。"循":依照,遵守。"冥" :昏暗、深沉。
译文:到明帝永平四年(公元61年)。皇帝下诏,开通褒斜道、凿通石向。中间遭遇到安帝永初元年至二年(共元107-108年)的动乱。西夷十分虐残,桥梁被破坏而断绝。复用子午旧道。上面悬崖峻峭,屈曲细流淌漾于巅峰;下方则深入冥渺,倾泻输注于深渊。
原文:平阿淖(别字,一释泉字)泥,常荫鲜晏。木石相拒(原碑作距),利磨确盘(别字),临危枪砀,履尾心寒。空舆轻骑(原碑奇为竒),滞(原碑氵为辶)碍(别写)弗前。恶虫弊(原碑加草字头)兽(原碑作狩字),蛇蛭毐螨(别字)。末秋截霜。嫁苗禾(别写)残。终年不登,匮馁之患。卑者楚恶(别写),尊看弗安。愁苦之难,焉可具言。
注释:"阿"。丘陵、曲隅。"晏":"温也,阳也"磨":磨砺。"确";坚固。"盘":厚重的巨石。"枪砀":抵碰、摔跌。一说为"枪唐",即利器。"履尾":《易·履》"履虎尾,(啮咬)人凶。""恶虫葬兽":"虫":《说文》"一名蝮"。是一种毒蛇。恶虫当指此类。"弊"一说即"憋"。《广雅* 释制》:"憋,恶也。"可见弊兽亦即恶兽。"蛭"俗称马蟥,喜食人血。"螨",一说通万,"万",《说文》:虫也。亦即毒蛇之类。螨,现在一般指螟铃虫。与此处所说"恶虫"不符,前人已有辨说。"匮":乏也;竭也"馁":饥也。"楚":"辛楚,痛也。
译文:不管是平地或者丘壑,均已陷于泥淖。常年阴暗,鲜见阳光。残破的木架与石柱相互抵拒,尖利的技桠和巨大、坚固的石面相互摩擦。面对这样的险境,使人跌摔碰撞,好像模到了老虎的尾巴,令人心惊胆战。即便是空车单骑,也被阻滞,不能前进。这里有恶虫凶兽横行,有剧毒的蛇蝎之类出没。来到秋季,已降霜雪,庄稼很早就已夭亡,终年不得收获。贫困、饥饿的灾患,使平民们十分痛苦,尊贵之人也深感不安。其愁苦之状,真是难以说得周全。
原文:于是明智(碑作知),故司隶校尉犍为武阳杨君厥字孟文,深执忠伉,数上奏请。有司仪驳(别字)君遂执争,百僚(别字)咸从,帝用是听。废子由斯,得其度经。功饬尔要,敞而晏平。清凉调和,烝烝艾宁。
注释:"司隶校对楗为杨君,厥字孟文"等情况见篇首所注。"伉":强也.健也。"有司":指主持会议的人。"子":指子午道。"度经":谓褒斜道再度可以经行。"晏":安也。
译文:于是我明智的同乡、原司隶校尉、犍为武阳的杨君孟文,以深厚、执著的忠诚之心,多次上奏皇上(建议重修褒斜石门)。主持会议的官员提出反驳意见,杨君则据理力争,百官司僚都被说服,皇帝也听从了他的建议。从此子午道才被废止,(褒斜道)再度开始通行。其功这是如此重大而显要:使此道(由败坏凋敝到)宽敞明亮、安全平坦。清凉调和之气充溢,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之势喜人。
原文:至建和二年,仲冬上旬,汉中太守、犍为武阳王升字稚纪。涉历山道,推序本原,嘉君明智(原碑作知),美其仁贤,勒石颂德,以明厥勋。其辞曰:
注释:"建和"为东汉桓帝年号、"二年仲冬上旬"。相当公元148年12月中旬。"王升"为杨孟之同乡,时任汉中太守。
译文:到了汉桓帝建和二年的十一月上旬(相当公元148年12月中旬),时任汉中太守的犍为武阳人王升字稚纪,跋涉山道(视察褒斜道),推本溯源,感叹杨君的明智和仁贤之举,刻石歌颂其德行,昭明其功勋。其词如下:
原文:君德明明,炳(别写)焕弥光。刺(别写)过拾遗,厉清八荒,奉魁承杓,绥亿御(碑作衙)强(碑作作强)。春宣圣恩,秋贬若霜。无偏荡荡,贞雅(原碑牙似楷书耳为篆书隶变,非耳)以方。宁静蒸庶,政与乾通,辅主匡君。循礼有常。
注释:"八荒":八方荒远之地。见贾谊《过秦论》。"奉魁承杓":指北斗七星。《史记·天官书》崇隐云:"斗,第一天之枢。第二旋,第主玑,第四权,第五衡,第六开阳,第七摇光。第一至第四为魁,第五至长七为杓。合而为斗。"绥",《说文》:车中把也。"亿":安也。"绥亿御强":意为把握好方向,即可平定强暴,使世事安康。"蒸庶":众人。"乾";天也,见《易卦传》。
译文:杨君的德行明明白白,好像明亮的火光一样。他指刺过失、拾缺补遗。治理好八方荒远之地。他上顺天意,合于北斗的旨趣;下制强暴,使世人平静安康。他宣喻圣恩,像春天一样和煦,贬斥丑恶,如秋霜一样严厉。他公正不偏,心胸坦荡。贞洁文雅,行为端庄。使庶众宁静、为政磊落,通于天乾。辅佐主人,匡正君王。遵循礼仪,持之有常。
原文:咸晓地理,知世纪纲。言必忠义,匪石厥章。恹(别写)弘大节.谠而益明。揆往卓今,谋合朝情。释(别字)艰即安,有勋有荣。
注释:"匪石":《诗邶·柏丹》:"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揆":推测、筹划。"卓":明也,高也。"释";解也。
译文:他通晓地理,懂得伦理纲常。言必称忠义,人心非石,岂可随意转移。其恢弘的大节,通过其正直的谠论而更加鲜明。他借古明今,与朝廷之情不谋而合,解决了难题,就会得到安宁。真可谓有功勋又有荣光。
原文:禹凿龙门,君其继踪。上顺斗(似升字)极,下答坤皇。自南自北,四海攸通。君子安乐,庶士说雍、商人咸西嘻,农(别写)夫永同。春秋记异,今而纪功。垂流(别字)亿载,世世叹诵。
注释:"禹凿龙门":《淮南子·修务训》:"禹沐浴霪雨,栉扶风,决江流河,凿龙门,辟伊阙。""斗极""坤皇"见前注。"雍":和也。"记":同喜,悦也。
译文:传说大禹治水,曾凿开了龙门。今天杨君(重开石门),是继承了禹的行踪。此事上可顺应北斗七星的意旨,下可答谢地皇坤神的安排。这样就可以从南到北,四海通行无阻。君子们得以安居乐业,庶土之民亦都十分高兴。商人欣喜,农民的心情亦都相同。《春秋》对天气多记其异常的变化,今天对杨君,应把其卓越的功勋。此功应流传万载、世世传诵。
原文:序曰:明哉仁智(原碑知字),豫识难易。原度天道,安危所归,勤勤竭诚,荣名休丽。
注释:"序曰":此为全篇总结之语。"休":吉庆、美善、喜乐。
译文:总而言之,杨君的明智,十分清楚,事情的难易,他早已预知。测度天道,本是安危所系。他以勤恳和竭诚,才终于得到此美善和荣誉。
原文:五官椽南郑赵邵字季南,属褒中晁(碑为别字)汉强字产伯,书佐西城(碑作成字)王戎(别写)字文宝,主。
注释:"椽":佐助,引申为属官的通称。"属":托付。"书佐":主办文书的佐吏。汉制州郡及诸曹皆有书佐。"主":调主其事.即负责这项工作。
译文:五官的属官南郑人起邵,字季南,委托褒中人晁汉强,字产伯和书佐西城人王戒,字文宝者.主办此事。
原文:王府君闵和谷道危难,分置六部道桥。特遣行丞事西城(碑作成)韩(别写)朗(碑作别字)。字显公、都督椽,南郑魏(别写)整字伯玉(碑作王)。后遣赵诵宇公梁,按(碑作案)察中曹卓行。造作石积(碑作别字),万世之基。或解高阁(碑作格),下就平易。行者欣然焉(焉作别写)。
注释:"王府君":指汉中太守王升。"石积":即石仓,用以盛来、薪。"阁":即栈道之阁楼。
译文:汉中太守王升,因怜悯谷道的危险和困难,分别设置了六个道路桥梁。特派遣行丞事西城
人韩朗字显公,和都督椽属南郑人名整字伯玉,从事其事。后来又派遣赵诵宇公梁和按察中曹名卓行者,制作了可盛粮食和柴草的石仓,这是万世可用的基础建设。又解决了高处阁楼的问题,使它们在向下行走时变得容易、行路者看到这些变化,无不感到欣慰。
原文:伯玉(碑为王字)即日徒(碑作从)署行丞事,守安阳长。
注释:"伯玉":即前述都督掾南郑魏整,他当时要迁官。此事与修路无关,属顺便提及。"署":署理。"行";官衔兼摄。大官兼小衔.称行。"守":官吏试职,称守。又,官阶低而暂任高官职,时亦称守。"丞":副职。
译文:伯玉(魏整)即日起要改徙署理行丞事,试职担任安阳县令。
北魏著名的摩崖石刻之一。全称《泰山羊祉开复石门铭》。北魏宣武帝永平二年(509)正月,太原典签王远书丹、武阿仁凿刻于陕西褒城县东北褒斜谷石门崖壁。康有为将其列为"神品",云:"石门铭飞逸奇浑,翩翩欲仙,若瑶岛散仙,骖鹤跨鸾"
汉中褒谷口是褒斜道最险要的隘口,绝壁陡峻,山崖边水流湍急,很难架设栈道。东汉永平年间,汉明帝下诏在最险之处开凿穿山隧道,历时六年而成, 古称"石门"。东壁长16.5米,西壁长15米,南口高3.45米、宽4.4米,北口高3.75米、宽4.1米,隧道与栈道在同一条水平线上。褒斜石门是世界上较早的人工交通隧道之一。后汉开凿石门道破废,本崖文即记述了北魏重修褒谷道的原因、经过与结果,传颂梁秦二州刺史羊祉"诏遣左校令贾三德"重开褒斜道的盛举。《石门铭》全文融记事、颂功、写景和抒情于一体,是石刻铭文的代表作。
汉代,佛学由印度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之学适应社会意识需要而日益炽盛,以写经为一大功德。凡新建寺塔、塑造佛像,必延聘文学之士,撰写文章以记其事。有的凿石以作碑碣,有的就天然岩壁摩崖刻写。短时间内,从汉代风行的立碑时尚转向佛学的建寺造塔、立碑刻石,一度碑碣无数。石质坚硬,可以永久保存,尤其是摩崖,因山高险绝而常人难以到达,故少人为破坏。《石门铭》是北魏摩崖石刻的代表,也是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因崖面广阔,摆脱纸张限制,大书深刻,笔阵森严,气势雄峻,故而书风自然开张、气势雄伟、意趣天成,表现出大朴不雕的阳刚之美,堪称鸿篇巨制。此摩崖石刻今已割移藏于陕西汉中博物馆。
《石门铭》以首页"此"字不损者为佳拓。此石刻为正书,凡28行,满行22字,后段题记为7行,每行9-10字。它吸取了处于同一地汉隶名品《石门颂》苍劲凝练的篆隶笔法,笔势与体势则吸取了汉隶跌宕开张、奇崛大气的特点,书风超逸疏宕、舒展自然。康有为誉之为"神品",在《广艺舟双辑》中评曰:"《石门铭》飞逸奇浑,分行疏宕,翩翩欲仙,源出《石门颂》、《孔宙》等碑,皆夏、殷旧国,亦与中郎分疆者,非元常所能牢笼也。"书者王远在正史中并没有记载,但康有为推之为南北朝碑十大书家。《石门铭》是魏碑中可以临摹、借鉴的上佳范本之一,历史上的许多著名书法家都曾得此石之沾溉。
学书,掌握笔法是第一要旨。就《石门铭》而言,它风格雍容大气,虽经刻工之手上石,但仍然表现出较为明晰的运笔方法,这是在临摹《石门铭》时不可不明察的。
起笔:《石门铭》主要有侧锋起笔与方笔起笔两种形式。如图一中"一"字佃U锋起笔,有明显的按笔动作,但切忌过于夸张。"山"字也是侧锋起笔,有明显的角度,铺毫人纸时切忌太刻意,可调锋折人。另外要注意的是,"山"字三笔竖画皆为露锋,但各有不同,右边短竖已为尖锋,因较短而不影响整体视觉欣赏。"十"字为方笔入纸,刚健利落,尤其是竖画,格外饱满有力,起到了支撑整个字形的作用。
收笔:《石门铭》字形收笔很注重变化。如图二中"匪"字横画多,"非"部右边三短横的收笔各不相同。上方长横收笔略顿,下方长横用笔重一些,自左向右逐渐加粗,重按旋锋后提笔,形成明显的回锋动作,谓之"悬胆"。"年"字中最长的一笔横画收笔后运锋向上提,稍有顿挫,从而保持全字重心平稳。像这样的笔画在具体临摹时不必太刻意,否则反失自然。"迹"字收笔则是另一种情形,"亦"部的横画自左向右渐次提笔,收笔处笔画较细。
转折:《石门铭》笔画转换方向时多为方圆并举。如图三"石"字"口"部转折处方圆相融,带有明显的弧度,运笔过程中要圆中见方,既显得浑穆圆融,又不失劲健之美。"带"字中有两处转折,一方一圆,形成对比,行笔之中的变化无处不在。"原"字转折有隶法,笔画变换方向时像是重新起笔了,这一情况很可能是石质漫漶的缘故,不宜照搬。
病笔:书丹经过刻工之手;难免会发生变形,历经风雨,更是会走样,所以碑帖两者相比,
碑变形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所谓"病笔",并不是单纯指运笔之误,还包括笔画变形的情况在内,临摹时切忌照搬,将一些习气夸张而成虫蚀之趣。李瑞清临摹《石门铭》和《郑文公碑》皆抖擞成习气,常为人所诟病。
图一中"秦"字"奉"字头中第三笔横画收笔处尖锋斜出,此乃刻工所为,临摹时宜改之。"刊"字的"刂"出钩弯曲朝上,形成回旋之笔,实为多余。按照一般点画形态要求而言,钩画可长,但不必故意弯曲,临摹时应避免。"子"和"蹇"字长横一波四折,收笔处顿笔朝下,也是病笔,临摹时不必刻意追求。
图二中"以"字起笔刻石刀痕明显夸张过度,应小而化之。"丈"字撇画出锋,提笔处已成方角,临摹时宜避免,切忌刻意描摹。一般说来,帖中撇画多为由粗渐细状,碑则由细渐粗,但切忌形成明显的圭角。"悠"字中的"双人旁"的竖画与下方"心"字底横平钩笔画粘连,可能是天长日久的自然之功,临摹时仍然要按照原有笔画形态来书写,不必照葫芦画瓢。"在"字中撇画起笔以及横画行笔方向有些走样儿,不可照搬。
图三中"足"字采用行楷写法,捺画一波三折,临摹时要表现得自然一些,不能太刻意。"强"字"弓"旁竖弯钩笔画虽然非刻工所为,但是就整个字形来讲,比例已经明显失调,临摹时可以稍微缩小一点儿。"畿"字有两方面需要注意:一是字中主笔画斜钩与横画交接的地方有明显的顿挫之处,临摹时要一气呵成,不能停顿之后再另行起笔;二是字中钩画很长,临摹时仍然要还其本来面目,不可将钩画写得如此夸张。"武"字的长钩处增了一点画,古人谓之"破体",临摹时不能以讹传讹,写错别字。作为书法家,首先就是要避免写错别字,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石门铭》中点画形态各异,千变万化,很多时候起到画龙点晴
(1)一点。如图一中"永"字起笔点粗大厚重,略带弧度,运笔方向一反常态,有古人所说"高峰坠石"的感觉。"实"字末笔点画极为精彩。一般情况下,这一笔多处理成反捺,此字打破常规,有不落窠臼之美。整体字形上方笔画偏向右方,有大厦欲倾之感,末笔点画反向处理,顿时化险为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2)两点。通常将"穴"字头中的顿点写成反捺,但图一中的"穿"字反其道而行,将反捺变成平捺,使字形产生飘逸飞动的感觉。"平"字中点画参合篆法,将原本应为撇式的点画稍加变化,韵味立显。
(3)四点。如图二中"骈"字"马"部出钩很长,四点画形成自左向右渐高的弧度,运笔由重渐轻,渐次变化。"焉"字四点画则另有奇变。因为字形中有竖画穿插的关系,四点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点平正,后两点欹斜,形成截然对比,构成妙不可言的动人音符。而"马"字四点较为凝重,前三点为三角形,最后一点为圆点,形成舒缓的横"s"形弧度。"无"字四点较为松散,字形上方横竖画较多,故显得很紧密,下方四点有流动状,形成明显对比,使整个字形显得疏密有致。书写时要注意控笔,切忌造成形式上的散漫,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
横竖画一般为字之主笔,常常起到支撑甚至改变整个字形的作用。
(1)横画。《石门铭》中横画有多种形态,临摹时宜细会。图三中"车"字长横很典型,无论从起笔、收笔还是运笔来衡量,均含古隶淳朴之美。"元"字有两横,首横变成点画,实际上已是行书写法。"世"字横画末端粗重,显得十分粗犷有力。像这样的笔画形态,临摹过程中要注意收笔顿挫之法。字中横画多时,应有主次变化。图四中"矣"字共有两横,粗细差别不大,但行笔方向有别,一直一曲,相映成趣。"年"字有平行紧密分布的四笔横向笔画,同样展现了精妙的变化。第一横起笔处与简化的撇画连在-起,形态粗短,第二横长一些,第三横最短,第四横又伸长,形成"短-长-短-长"的节奏变化。字中的两个长横,又体现出运笔的轻重变化。"盖"字横画亦多,第一、二横画长短相差不大,运笔有细微变化,第三横左端与上方两横齐头,右边伸出,成为主笔,使整个字形显得非常宽博。这也是《石门铭》整体风格特征之一。
(2)竖画。竖画在整体气势表现方面有关键作用,同样也要时时体现出变化。图五中"中"字竖画为悬针法,笔画劲挺,力度饱满,使整个字显得风骨凛凛。"千"字竖画为垂露,略带波折,盖为风雨侵蚀之故,临摹时不必照搬。"幸"字竖画略具弧度,使整个字形左右不对称;字中长横画稍作弯曲,化险为夷。当字中有两笔以上竖画时,必须注意变化。图六中"而"字竖向笔画较多,两边笔画收缩,突出中间两笔。中间两笔一以撇画出现,一以悬针方式出现。字中竖画特别多的情况下,更要突出不同的笔法特征。图六中"卅"字的三个竖向笔画,长短、欹正和运笔轻重各不相同。
图六中"肇"字竖画出钩是-种特殊变化之法。《石门铭》中多长钩。就此字造型而言,"戈"部钩画尽力伸展,字形有偏右的运动之感,顺势将原本自然垂笔竖画出钩,形成自右向左的运动势流,从而保持了整体字形上的平衡。由此可见,《石门铭》在笔画处理上是颇具匠心的。
从总体上来看,《石门铭》撇捺画较为舒展,使整体字形显得气势开张,非常大气。相比之下,撇画比捺画变化要多一些。
(1)撇画。图一中"余"字左部撇画为首笔,纯粹中锋行笔,右部捺画尽力伸展,字形显得很宽博。"饶"字左部与"余"字一样,但撇画已为"兰叶撇",起笔处饱满,下端渐细,笔势飞动。"功"字撇画较为粗重,起笔方整,迅疾有力,使左右两部分团成-气,乃字中的关键笔画。"冗"字撇画为典型碑体形态,尤其笔画末端行笔,临摹时切忌一带而过,要做到万毫齐力,而且一定要送到位,提笔出锋不能太快,要控制好速度,才能使笔画显得饱满有力。图二中"假"、"仗"二字单人旁撇画形态接近,弧度较长,运笔一波三折。虽然近似,起笔处仍存在细微之变:"假"字单人旁的撇画露锋起笔,收笔渐细;"仗"字单人旁撇画起笔正方,收笔戛然而止,给人掷地有声的感觉。"硐"、"始"二字偏旁中撇画与以上所列"兰叶撇"形态正好相反,自起笔至收笔处逐渐变粗。《石门铭》中存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撇画形态。图三中"才"字撇画粗壮有力,运笔逐渐加重,顿笔而出,显得十分饱满。"夷"字撇画出锋平出,调锋时不能形成太明显的圭角,一定要自然些。"铭"字撇画出钩,使左右两部分团成一气。"夏"字两撇画有细微变化。第一撇收笔处反向顿笔而后稍挫再提笔,第二撇顿笔后即收笔,虽说变化细微,却尤见神采。
(2)捺画
图四中"殊"字捺画短而有力。从形式上来看,此画上下两端几乎等宽,但仍要注意行笔变化,锐角出锋。"矣"字为直捺,较为常见,切忌写成上下一般粗,要注意笔画渐行中的变化。"之"字为平捺,虽没有明显的重按动作,但不可过于均匀,临摹时要注意捺画中一波三折的"小动作"。"攀"字为反捺,收笔干脆利落,没有明显的回锋动作,挫锋而出,戛然止笔。
一般认为,魏碑多长钩,且较粗重,其实并不尽然,留心《石门铭》碑刻,可见钩画的多种变化。
图五中"民"字疏密对比极为强烈,左上方笔画收紧,斜钩笔画伸出。如果钩画短,整个字形重心会失衡,因而钩画写长有平衡整个字形重心的作用。"将"字右部的钩画平钩而出,托住粗重的点画。如果钩画短促,则点画必将失衡。由此处可获得启示:运笔中,上一笔关乎下一笔,要时刻把握全局,不能孤立地处理笔画,否则就很难求得整体的和谐之美。
图五中"载"字"戈"部钩画行笔方向自右向左,使全字气息内敛,同样也起到平衡整个字形的作用。"思"字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心"字底的出钩同样自右向左,使上下两部分气脉连贯,此乃以不变应万变之法。
图五中"奇"字出钩比较舒缓,笔画粗细较为均匀,临摹时不能写得太死板。"穹"字末笔出钩与"奇"字不同,形成一圆一方的对比。此字出钩较方且重,但在1临摹时千万不要形成圭角。
图六中"阁"字出钩则完全不同,笔画圆转,长钩而出,形成半包围之势,托住"门"框内的"各"部。"代"字钩画粗壮雄伟,显得气势非凡,运笔上要注意力送毫端,这样才能收到宽厚沉雄的效果。
任何规律皆非绝对。一般说来,魏。碑中多长钩,但也有例外。图六中"绝"字"色"部钩画较短,钩画形态为三角形状,接近后世唐楷笔法,与字中其他细线条形成鲜明对比。"已"字末笔几乎不出钩,只在笔画收笔末端有稍许暗示,显得意味深长。
笔画之变为基本之变,相同文字的不同变化乃更高层次的变化。图一中"行"字有两撇画,第-撇直而短,第二撇长而略曲,既形成对比,又协调统一。"创"字"仓"部两撇画行笔方向略有不同,第一撇运笔中稍有波折,第二撇末端粗重按后平出,末端更粗重一些。
众所周知,隶书创作有一条基本法则,即"燕不双飞",也就是说,"燕尾"在字形中只能出现一次。实际上,在楷书创作中也默认这样的定律。图一中"凿"字右上方的捺画应为反捺,但此字却反其道而行,同样用长捺,但在笔画长短和方向上加以变化,反倒有不落窠臼之美。"作"字"乍"部中两短横之变化,上方横画小而尖,下方横画形体较大且有隶意,使整个字形显得神采飞扬。
将图二中"霜"、"露"二字进行对比,差别在于:"霜"字中两点为三角形,较为轻盈;"露"字中两点为长方形且较厚重。各字中的两点相差只在毫厘之间,妙在变化无痕。
《石门铭》中一些结构对称的独体字也体现出高超的变化技巧。图二中"林"字,右高左低,左粗右细,左缩右伸,同中求异。"两"字细微之变在于二"人"的处理,左侧中的点画处理成反捺,右边则是捺画形态,不留心甚至看不出区别。图三中"幽"字"山"中竖两边的部分:左侧的两撇画,不知是初始状态还是后天自然风化形成的效果,笔画粘连,右侧的则断开。"兹"字中相同的两部分或高或低,或方或圆,或开或合,极见趣味。.最耐人寻味之处在于,左右两部分欹侧取势,错落生姿,造型生动。"北"、"非"二字形体接近,左右两部分相背。类似这样的字形容易写散,因而要做到"貌离神合"。
图四中"皆"字为上下结构,上方"比"部左右高低错落极为悬殊。"晶"字尤为特殊:上方"日"部转折处笔画伸出,中间横画粘连左边框;左下方"日"部转折为方,中间横画粘连右边框;右下方"日"部形体最大,稍有错落,中间横画粘连左右两边框。最有意思的是,如果将"书"、"昼"二字进行对比,两字几乎不似出自同-碑刻。"书"字笔画以圆转为主,大朴不雕,得萧散之美;"昼"字笔画方整规严,转折处舍圆求方,与后世"欧体"极为相似。
《石门铭》中偏旁占多数者乃"门"字框和"辶"(这与碑刻内容有关联),笔者因而选择这两类偏旁来加以分析。
图一中两个"门"字笔画较轻细,行笔方向上有变化,尤其是第一个"门"字的左右欹侧之变,使整个字顿生奇趣。第二个"门"字较为端正,变化之处不言自明。再对照其余"门"字框的字来看,较为宽博,字形较为严谨;"关"字具有行书笔意,中锋、侧锋兼施,用笔变化很多。图二中前两个"阁"字,前者较窄,后者宽博,笔画接近隶书《石门颂》。第三个"阁"字结字更宽绰一些,字形较扁,字间笔画较为疏朗。《石门铭》中的"开"字也有不同变化。图二中的"开"字笔画瘦劲,起收笔处方整严谨,临摹时要注意节奏变化。图三中第一个"开"字结字较为紧凑,与第二个"开"字有明显的差别。另外,"门"字框内的部件与"门"字框左右竖向笔画的粘连情况也有明显差别。
"辶"的变化同样很多。图三中的"进"字流动飘逸,"迥"字从容舒缓。图四中的"回"字捺画末端出钩,稍有顿挫;"遒"字的"辶"瘦硬劲挺;"递"字的"辶"平捺宽厚沉雄;"遣"字的"辶"捺脚取势飞动,尤其是长横与"辶"的穿插,使该字显得非常别具一格。
结字:1.宽博沉雄,有夸张,有对比。作为摩崖书,《石门铭》较之一般造像、墓志等作品气势更加宏大。但其结字形态并非一味求大,也有极个别做"小"处理,这样就形成了极强的对比。如图一中,"献"字较大,而"公"字较小,由字形夸张而形成对比。有的则是由笔画的极力伸展夸张和极力缩短而形成对比,有的则是利用字的高矮来制造对比。2.撇捺伸展,体态开展。《石门铭》气势宏大的风格主要得益于撇捺画的舒展开张,如图一中的"久"字。即使在字中撇捺画较多的情况下,也努力突出这一点,如"发"字。值得注意的是,《石门铭》中左右结构的字,并不对某些笔画进行伸缩避让处理,这在唐楷中是很少见到的。如图二中"将"、"输"二字,左右两部分均各行其是。以"将"字为例,"寸"部横画左边应缩进,但这里一任自然,反成一种风格。3.因字生形。《石门铭》的很多结字一时有一时之态,不拘常调。如图二中"方"字点画重入,横画一波三折,撇画很长,气势非凡。"成"字笔画处理有意识"松散",使整个字变得很疏朗。图三中"州"字形体本身很特殊,三部分大致相同,但此字自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动感顿生。"仁"字单人旁稍向左倾,"二"部向右倾斜,左右两部分形成互动。"崄"字造型很别致,"山"部安放在左上部,力压千钧,却又稳稳当当。"途"字"余"部欹斜取势,"辶"恰如一叶小舟,上面一船夫正奋力划桨,乘风破浪,驶向远方。4.特殊点画。特殊点画在字中常常起到改变字形、字势的作用。如图四中"经"字,右部捺画一般都处理成反捺,此处却用长捺,改变了整个字的重心。"惟"字"隹"部竖画倾斜,使整个字具有了动感。"梁"字尤佳,末笔本应为顺势与左侧点画相呼应,但这里自行舒展开来,使整个字似倾非倾,平中见奇。再如"则"字,从左至右渐高,左右两部分距离较大,临摹时切忌拆散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