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展的“正确打开方式”
纽约惠特妮美术馆 “未完成的反抗”现场图 (摄影:符梦希)
编者按:每个人看展方式各不相同,有人快,有人慢,有人看得仔细,有人看得随意,有人会只驻足自己感兴趣的作品,也有人会借助导览器一件不落地看完每件作品。不断转换的视角会通过叙事的流线和媒介的手段在展览中产生微妙的变化。
如今,各种不同类型的展览层出不穷,专题展、国际巡回展、双年展、三年展等等,好不热闹。而当中出色的作品、策划理念、展示设计及展出空间是一场展览精彩与否的关键,缺一不可。展览不仅是把作品聚集在一起,更是通过精心的设计,有条不紊地制造出结构和脉络。当我们在了解一定的路线设计方法,去体验各种线性或者非线性的展示路线时,会更能体会到策展人和展览设计者的用心,也能为艺术品的解读碰撞出不同层次的领悟,展览的意义才会升华。
如何迅速看懂一个艺术展?如何从设计角度解析展览的策划创意?如何从多维的角度来遇见展览?“视觉引导和视觉通透”是神助攻吗?如何让观众便捷有效地“阅读”一场展览,且获得愉悦的体验?本期分别从策展人、展示艺术设计专家及艺术类学生的不同视角,来来聊聊观展那些事儿。
看展:展方与观者的对话
下面带来美术馆学与艺术史学者、博士蓝庆伟的真知灼见,期待您能从中获得一些观展小贴士。
Q1:内行人看门道,作为策展人,您是怎么观展的?
蓝:我的观展主要是从学术与专业角度展开,对于原作性的各类展览,依旧保持着对原作“物的崇拜”,追求原作的灵韵,这样的机会不嫌多,能养眼也需要多次观看。
现在的学术型展览、研究型展览不断地增多,内容也不局限于当代或者近现代艺术。对于古物的各类展览,也在不断地强调研究的现场呈现,这是“以研促展”的一部分,同时也反映着一个简单需求,即观众不单满足于展览中的作品,而是对获取更多的知识充满着期待——展览作品及其背后的故事、作品在艺术史艺术风格中的上下文关系。
与普通观众所不同的是,策展人还会观看展览的框架结构与学术脉络关系,以及展览学术思想的呈现方式,这些都是策展人获取新的策展知识的渠道。
Q2:您认为一个成功的展览应具备哪些要素,方能吸引大众前来观摩?
蓝:方便大众观展在手段上有两点:信息传递与交通。在时下的屏幕时代,推文的点击率成为各大展览或艺术机构所追求的,追随时代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分类人群的信息传递也会因此而被忽略。比如:如何让不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获取展览信息;如何让不常使用手机的中小学生获得展览信息。
交通同样是重要的吸引观展要素,甚至会直接影响参观者的观展意愿,这里的交通有两个层面,一是到达展览地的公共交通便捷性,二是展览地周边交通的丰富性及生活娱乐场所的多样性。
除了以上信息与交通之外,仍有会员、票务折扣、公教活动等多种手段来吸引观众观展。但这些都是一些辅助手段,吸引大众参观的核心要义仍然是展览本身——呈现质量、学术水准、研究能力与稀缺程度。
Q3:在布置展示空间当中,策展人有些什么样的考虑和巧思?
蓝:展示空间及展览搭建的多样性成为一种大的趋势,同时也引起了关于“展览是否需要过度搭建”的讨论。如果先搁置这样的讨论,我们会发现展览呈现理念上所发生的变化趋势,即从简单的将作品挂在墙上,转为为作品提供最为合适的呈现语境。这样的趋势是排除观展枯燥性的手段之一。
除此之外,如何在一个展览中实施更多与观众互动的展现形式也成为一种趋势,这是在排除观展枯燥性基础上的一种尝试,通过交互互动的手段来提高观众对展览及作品的感知力。这样的手段包含但不限于新媒体手段。
Q4:对于艺术爱好者及普通观众,有些什么样的看展提示?如何让观众便捷有效地“阅读”一场展览且获得愉悦的体验,您有何高见?
蓝:其实关于愉悦“阅读”展览问题,学界、观众等都不约而同地将问题与压力丢给了展览的举办者,展览的举办者也没有推辞,而是使出浑身解数不断改善观众的观展体验,即便如此,也难以达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程度。这里面的原因非常简单——观展是展览方与观展者双方的事,而不是其中一方的事。
基于此,我们也不得不对观众发起倡议——观展前做好观展攻略,这样的方式并不陌生,甚至早已在观众的其他生活中——旅游、购物等方面——有着很好的体现,那参观展览为什么不做观展攻略呢?尤其是有小朋友的家长。这并不是为展览举办者开脱,而是强调“阅读”展览是展览方、观展方双方的事情,而不单是某一方的事情。
那么展览攻略怎么做呢?简单来说有三条脉络:一是更好地了解展览作品,这需要在观看原作之前就对此次展览作品有了解和认知,并购买相关书籍、查阅网络资料、相关纪录片等进行知识的拓展;二是参观展览时,对重要作品进行对比观看,包括为自己的小朋友建立独特的公教项目;三是建立自我展览知识谱系,当参观展览的数量不断增多时,构建自己的展览知识谱系显得尤为重要,这个过程同时也是确立自我喜好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