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王羲之的书法至今无人超越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 约303年—361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
有“书圣”之称的王羲之,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博采众长,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王羲之不仅精于笔法,在处理字形方面,也有着古今鲜见的大才力。
李志敏评价:“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兰亭序》冯承素摹本
王羲之的书法之美,
美到了遥不可及的境界,
世人常用曹植《洛神赋》中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来赞美这位东晋著名书法家。
王羲之的字寓刚健于优美,
真态多姿,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尽显其行笔之特点和用笔之技巧。
书圣王羲之广采众长,自成一家,不仅作为中国书法史上一座极具象征性丰碑深远影响中国千年书法,还留下了大量的丰富多样的书法精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吧!
△《黄庭经》
《黄庭经》,王羲之小楷作品,一百行。原本为黄素绢本,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
《黄庭经》是中国道教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写,内容是以七言歌诀,讲述道教养生修炼的道理。《黄庭经》字数不多,却内容深奥,语意深远,是道家必修的经典。关于《黄庭经》,在民间还流传着羲之以白鹅换帖的故事,中国唐代大诗人李白就写有"山阴道士如相见,应写黄经换白鹅"的诗句。因此,后人都习惯把王羲之书写的《黄庭经》叫做"换鹅经"。
△《十七帖》
(图片右侧,上下滑动可看全图)
《十七帖》是著名的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因卷首由“十七”二字而得名。原墨迹早佚,现传世《十七帖》是刻本。
唐张彦远《法书要录》记载了《十七帖》原墨迹的情况:“《十七帖》长一丈二尺,即贞观中内本也,一百七行,九百四十三字。是煊赫著名帖也。太宗皇帝购求二王书,大王书有三千纸,率以一丈二尺为卷,取其书迹与言语以类相从缀成卷。”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
《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如宋黄伯思说:“此帖逸少书中龙也”。
孙过庭曾说过:“子敬(王献之)已下,莫不鼓努为力,标置成体”,即王羲之以下,都是在写字时故意用力,故意要表现自己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样就反而失去书写时的自然之美了。此帖前人评价甚高。种对比式的评论,对书法欣赏很有启示。
△《追寻帖》
《追寻帖》王羲之的行草书,共11行103字,字里行间流露着一种人到暮年的浓厚伤感,其中频哀感、哭之、酸塞等都在给人们传递着这样一份心态。
在《追寻帖》中,王羲之说到他每天起床后要“服食行散”,也因此感觉特别疲乏。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羲之晚年,身体虽然已经衰弱了,但他还保持着“服食”的习惯。
服食之后因为需要到户外行走散发,但此时王羲之的体力已经很难维持,因此也就感觉更加顿乏,无益于身体。但王羲之对服食的执迷,不但毁了身体,也造就了他个人的悲剧。如果没有这个习惯,王羲之估计享年应该能超过60岁。
在《追寻帖》开头的“追寻伤悼”,清代的王澍认为是王羲之因为长子的不幸夭折而感。米芾认为此帖是王献之代笔,但黄伯思则认为不然。年代久远、翻刻诸多,难以定论。此帖在《大观帖》、《快雪堂帖》亦有收刻。
△《游目帖》
此帖书法妍美而不柔媚,矫捷而不轻佻,求雄强而不强作怒张,得巧妙而不矜持 造作。明方孝孺称赞云:“《游目帖》寓森严于纵逸,蓄圆劲于蹈厉,其起止屈折, 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自失。”
当然,“书圣”的传世作品有很多,今天就不一一列举了,后面给大家推荐一套《王羲之书法集》,本套书籍采用仿古手工线装定制而成,传统典雅的装订风格与独特视觉美感的书法艺术完美融合,令人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