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值得尊敬的美国人,中国人民真正的朋友。
他年轻时,是一心想逃离家乡的美国叛逆少年;他年老时,是租住在10平方米陋室的失业老人。
几十年的时间,他散尽毕生积蓄,只一心要待在中国。结果和老婆离了婚,还丢了好几回工作,甚至差点去阎王殿报了道……
就是这样一个“失败”、穷困潦倒的美国人,竟然为中国做了一件最该由中国人自己做的事!
他就是理查德·西尔斯。
“费尽心思”建网站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至少有四千多年历史。在这四千年发展中,汉字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可见汉字复杂之深、研究点之多。对于一个中国人来说,都不敢想象将汉字字源电脑化,而理查德·西尔斯这个美国人居然做到了。
将字源电脑化这件事,之前完全是空白。文字研究界认为没必要电脑化,搞网络的人也认为这个耗时耗力没有兴趣。而他对汉字的痴迷驱使他凭自己一点一点去摸索。
而把中国古汉字扫进电脑,更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为建立这个接近数10万字的古汉字数据库,他将自己20年来存下的30万美元积蓄,全部耗尽!
他说:“我花了这么多心血在这件事情上面,是希望后来者不必再浪费时间。”
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为每个中国汉字找到了“前世今生”,并将它们系统整理电脑化。2002年,西尔斯的汉字字源网(Chinese Etymology)网站上线。
字源网站成就大
汉字字源网汇集了近10万个古代中文字形,有6552个最常用的现代中文字字源分析,31876个甲骨文,24223个金文,以及秦汉大篆书11109个、小篆体596个。
登录这个中英文双语网站,任意输入一个汉字,就可以找到这个汉字的“前世今生”,各种字体的演变过程,多种读音,英文释义……非常齐全,并且它向全球免费开放,供中文爱好者学习使用。
理查德·西尔斯举例说:“很多人不知道,这个“肚”字,为什么要有一个“月”字旁。其实这是“肉”,可为什么看起来不像肉呢?因为在《说文解字》中,篆体字的“月”字,横着看,实际上是一排肋骨。
他比绝大多数中国人更了解汉字!
很多人说:“以前找一个字形,得翻阅很多的古书籍。现在有了他的网站,鼠标轻轻一点,你想找的所有字体,甲骨文、金文、篆体字就全出来了。”
现在,连专门研究汉字的专业人士也会通过这个字源网去查询。
他说:一百年之后,大家都用电脑,可能没有人会写汉字了,我做这个网站不仅是给学习中文的外国人看,也想给下一代中国人看,让他们了解古老的汉字。
背后艰辛无人知。然而,没有人知道他为了完成这项事业所付出的艰辛和代价!
1950年,他出生于美国西部俄勒冈州的一个普通的家庭。
他的父亲对他有着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让4岁的他从一条狂吠的恶狗面前走过去,走到街尽头。6岁时,有五个小孩总是欺负他,他的父亲就让他去和那几个男孩们打架,否则不许进家门。父亲培养了他的勇气,正是因为这样的勇气,彻底改写了他的人生。
年少时叛逆的他为了学习汉字,和家庭决裂,靠洗盘子赚钱,买了一张飞往台湾的单程机票。在台湾学习汉字的过程中,他生活拮据,买不起一台学习所必须的电视机。知道情况后,一直不支持他的父亲,竟然特地给他寄来了钱。
对一个外国人来说学习汉字谈何容易?这复杂的象形文字让他吃尽了苦头。但他坚信:其实每一个汉字,都是合理的, 每一个汉字,都一定有故事。
他陷入了对汉字更深的痴迷,萌发了将汉字字源,输入计算机的想法。
但在这个时候,病魔向他袭来,突发心脏病,一度病危,他回美国医治,先后做了四次手术,心脏中有四个搭桥、三个支架。医生宣判:他最多能活一年!
最困难的时候,他连网站租服务器的47美元都没有。他的台湾太太,无法理解他,2008年和他离了婚。
失业、步入老年、独居在廉租房里,没有多少积蓄。汉字、疾病和贫困,是他20年里,最忠实的三个朋友。
在狭小不足10平方米的廉房里,只有书架、书桌,没有床。晚上,他就直接睡在地上。
他只能吃最便宜的饭来充饥。随随便便就对付一顿。
可就是在这艰难的情况下,他奇迹般的战胜了死神,活了下来,并且坚持完成了他的汉字电脑化工程。
尽管他一贫如洗,但为了保持网站的洁净度,他仍拒绝一切商业广告。当连租用服务器的费用都付不起的时候,他才被迫开通了网站的捐款渠道:为了提供更多免费的资料。
然而,一年下来,最多收到50美元捐款。
2011年,他买了一张飞往中国天津的单程机票,他决定在中国定居,继续他的汉字研究事业。可事与愿违,因为年龄过大又没有博士学位,以及签证问题,护照被没收,眼看着要被赶走。
他心急如焚,几乎哭着说:我已经把中国当作了自己的家,我非常难过,我不想离开中国!
幸运的是一个中国朋友替他在网上写了一封求助信,呼吁大家帮助“汉字叔叔”。
最终,北师大接收了他,以代课的形式受聘,每月能拿到4200元工资。虽然工资不多,但是这份工作让他很开心:“我很满意,我喜欢这里。我可以安心研究汉字,继续做我的网站。”
为了节省房租,他租住在天津一个老式住宅小区一套不足30平方米的房子里,墙外被小广告包围。
冰箱里常常是空空如也,倒也省电。
拌面的味道还不错。
失业,贫穷,疾病,离婚……很多人同情他,但他不这么认为:当我老得走不动了,我可以回想我这一生有精彩的故事,而有些人除了钱,能有什么呢?
这种对文化的追求与执着令人钦佩!
“学”无止境
如今,67岁的他,从汉字叔叔变成了汉字爷爷,可他对汉字的热爱却始终如一。他信心满满地说:汉字的起源的研究我现在基本完成了,接下来我准备研究词的演变。67岁,一点儿也不老,我还想在中国工作到80岁呢!
前不久,中央电视台邀请他参加了《朗读者》栏目。他穿着中式服装,朗诵了刘禹锡的《陋室铭》以明其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