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为什么要改名「后」母戊鼎?

2018-02-27 09:18:20 来源:尼洋 点击:

       争议其实一直都存在。

        司(后)母戊鼎是目前已知中国古代最重的青铜器,其名称是按照惯例依据铜鼎内壁上的铭文而定的。

司(后)母戊鼎

司(后)母戊鼎内的铭文

        但直到今天,这几个铭文的释读结果依然没有定论,争论最多的就是铭文中最上方的那个字究竟是「司」还是「后」。

        这个表面上看似乎最容易辨认的「司」字,为什么会却会引起专家学者们的争论呢?

        这其实是因为在铸造司(后)母戊鼎的晚商时期,无论是甲骨文还是金文中的用字都存在正反通用的情况。

甲骨文中所见正反通用字体例举

        也就是说,铭文中这个看上去是「司」的字形,其实也完全有可能是「后」的异体。也正因此,司(后)母戊鼎的命名从一开始就陷入了争论。

晚商时期,同一片甲骨上的甲骨文中「后」「司」字形混用的情况

        司(后)母戊鼎最初是在 1939 年被河南安阳武官村的农民所发现,但为了避免文物落入日寇手中,村民们在将它掘出之后又重新埋入地下,直到 1946 年 4 月,这座大鼎才再次被挖出。

        在大鼎重新出土后不久,《申报》特派员邵慎之就赶到河南安阳进行了实地采访,在 10 月 27 日的《申报》报道中他最早将大鼎内的铭文释读为「后妻戊」「后戊妻」或者「妻戊」。

1946 年 10 月 27 日《申报》报道「后妻戊鼎」

        但是仅在 21 天后,古文字学家张凤就在《中央日报》上发表了《安阳武官村出土方鼎铭文考释》一文,认为大鼎内的铭文应该释读为「司母戊」,这一观点后来则被官方采用。

        同年 7 月,司(后)母戊鼎被收归国有,并在 10 月运往南京,此后收藏于当时的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其名采用「司母戊方鼎」。

        1950 年 3 月司母戊鼎入藏刚刚成立的南京博物院。1959 年又被征调至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前身),并在「中国通史陈列」中展出。在此期间,这件文物一直沿用「司母戊鼎」的名称。

        不过,尽管官方收藏机构一直采用「司母戊鼎」的名称,但争论却从未停止过。

        反对者们质疑「司母戊鼎」这一名称的理由除了在字形上,「司」也可以释为「后」以外,更重要的还是很多学者都认为从铭文含义的解释来讲,「后母戊鼎」也比「司母戊鼎」更加合理。

        将铭文解读为「司母戊」的观点,普遍认为这里的「司」同「祀」,铭文的含义为「祭祀母亲戊」。但这样的解释却不符合青铜器铭文内容的惯例,在商周时期表示作器者或者受器者的青铜器铭文制度中,并不存在动宾关系的句式。

        但如果将其释读为「后母戊」就完全符合惯例。

        「后」字在古时有「君王」「领袖」的含义,也可延伸为「王后」「母后」之意。如春秋时期的《竹书纪年》中就以「后」指夏朝的君王,即「夏后」;晚商甲骨文中则有将商王武丁之妻妇好称为「后妇好」的例证。

        按照这样的解释,「后母戊」即可表示是商王的母亲戊,这样的释文在句式上似乎显得更为合理。

春秋时期的叔夷镈铭文中记载成汤伐夏后时亦将「后」反写作「司」形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2010-2011 年基本完成改扩建工程之后,国家博物馆在出版图录和专题展览中将原来的「司母戊鼎」正式更名为「后母戊鼎」。

2011 年 3 月 6 日中央电视台《新闻 30 分》在报道国家博物馆布展筹备时首次采用「后母戊鼎」的新名称,但未作解释,引起不明真相的观众质疑央视错读。

        不过,国家博物馆的这次更名并没能终结半个多世纪以来的争论,「后母戊鼎」的新名字同样受到了众多质疑。很多学者就提出,将「司母戊」视为动宾结构,其实是对「司」字的理解存在偏差。

        比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曹定云研究员就认为这里的「司」应当作「嗣」来理解,「司母」意为「王储之生母」,铭文含义同样为「商王的母亲戊」。类似的还有将「司」释为王的配偶、官职等观点。

        总之,虽然国家博物馆将「司母戊鼎」更名为「后母戊鼎」,但由于其更名的依据中仍然有很大的推测成分,尚不能视为确证。

        因此,「后母戊鼎」的新名称也并没有被普遍接受,学术界内的争议仍在继续。

1939 年出土以来,学术界对于司(后)母戊鼎内的铭文及其含义的诸种解释观点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苑中的复制品,仍然在沿用「司母戊鼎」的名称

本文参考

李维明,《司母戊鼎——还有多少待解之谜》,四川人民出版社,2017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