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春晚没有《难忘今宵》,那它都演了些啥?
新中国最早的春节晚会可以追溯到1956年,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举办,并拍摄成了记录电影《春节大联欢》。因此,它不仅是一台联欢晚会,导演在其中加入了许多电影手法,使之更可以被当作电影作品来欣赏。当时电视尚未普及,因此还不会出现“全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春晚”的景象。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直播却让人们有机会“守着收音机听春晚”。
人们正在收听春晚直播
除了开创春晚之先河外,《春节大联欢》还邀请了各路“大佬”。不仅台上有梅兰芳、郭兰英、新凤霞,台下也坐满了共和国的“明星”们。巴金、老舍、郭沫若这些文艺界重要人士纷纷到齐,随着报告员的介绍各自起立向身边的人挥手致意。
坐着的两位是巴金(左)和老舍(右)
赵丹出场时,报告员邀请他谈谈自己的新电影《为了和平》,导演还插入了一段《为了和平》的拍摄画面,试图展现新中国的电影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当然,重要人物少不了1955年刚刚回到祖国怀抱的钱学森,他本在低头为小朋友签名,听见自己名字后便微笑着起立。
报告员还介绍了几位解放一江山岛的一等功臣……几乎是把在场的重要人士和他们的事迹谈了个遍。不难看出,这些被“点名”的人都称得上各界“功勋”,这让这一环节在展现新中国成就之余,还颇有“表彰”的意味。
就连春晚的报告员也颇有来头。这位浓眉大眼,看起来一身正气的男子是郭振清,他因于1952年出演电影《六号门》而走红。1955年他在《平原游击队》中饰演双枪李向阳一角,深受观众所喜爱,又因外表接近人们心中的工农兵形象,自然成为了春晚报告员的头号人选。
1956年春晚报告员郭振清
郭振清讲完开幕辞后,女报告员登台报幕,晚会正式开始。开场节目是合唱曲目《我们为你们歌唱》,表演者是北京市少年之家友谊合唱队。
北京市少年之家友谊合唱团
但这并非单纯的歌唱节目。由于《春节大联欢》采用了电影形式,方便剪辑,后期导演就在合唱里插入了几段表现生产的视频,并配上了旁白解说。女报告员在音乐声中说道:“1955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三年,是丰收的一年。”画面随即切到工厂中的大机器生产画面,女报告员骄傲地介绍道:“1956年,我们自己生产的汽车就将从这里开往祖国的城市和乡村!”除此以外,还有工人修筑黄河大桥、农业合作社的画面。那时的人们洋溢着热情与自信,准备着开创一个新的时代。
开场节目中穿插的生产画面
当报告员郭振清邀请郭兰英唱歌时,她径直在座位上唱起了歌剧《刘胡兰》的插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很难想象今天的春晚会让嘉宾直接在座位上表演,但在1956年,没有任何布景、没有灯光、没有华丽的服饰,郭兰英单单是站在人群里唱歌,就让所有人浸入了她用歌声讲述的故事里。
随后,新凤霞演出了经典评剧《刘巧儿》,这部作品是描述青年人追求自由婚姻的先驱。刘巧儿反对父亲为彩礼将自己嫁给财主王寿昌,刘父不肯,把这事告去了政府,而地区专员立马用群众断案的方式,为刘巧儿争取了婚姻自由的权利。这与1950年中国颁布《婚姻法》遥相呼应,后者规定了“废除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否认物化女性、将女性与财产划等号,承认女性地位,承认婚姻自由,这是1956年的春晚向我们传递的价值观。
新凤霞表演《刘巧儿》
接着,徐玉兰、王文娟表演了越剧《春香传》,这是从1954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古典艺术剧场的《春香传》移植改编的,讲述朝鲜南原姑娘春香和李梦龙的爱情故事。当然,京剧大师周信芳和梅兰芳也免不了表演,他们分别带来了《四进士》和《宇宙锋》。
最为有趣的是一个小插曲。相声演员侯宝林迟到了,急急忙忙地在车站赶车,不料一个人对他说:“同志,遵守秩序呀,别插队。”侯宝林不好意思地回答:“我是要去电影厂参加晚会。”对方回答道:“我们也是呀,我们还有合唱呢。”侯宝林无奈走向队尾的样子,叫人忍俊不禁。
画面切去现场,侯宝林的搭档郭启儒纳闷道:“宝林这是怎么了?”此时正是梅兰芳在表演,下一个就要到他们的相声了。
突然,画面又切回侯宝林,他正努力地大巴上挤着,看起来焦急不堪。后面的男青年突然问同伴:“你看过侯宝林的相声没?这种挤汽车的人哇,就得让侯宝林好好讽刺讽刺。”
等到侯宝林和郭启儒正式表演,观众才恍然大悟,这“插曲”原来是铺垫。郭启儒问道:“最近老不见你,怎么啦?”侯宝林回答:“我不爱出门,感觉到哪儿都限制。”原来他们表演的相声《夜行记》,就是要讽刺这种不拘小节、不遵守规矩的人。看到这里,真是不得不佩服导演制造戏剧性的功力。
侯宝林与郭启儒表演《夜行记》
在《草原之歌》和《向社会主义前进》两首歌曲结束后,晚会落下帷幕。现在再看这部春晚,可能会因为它没唱《难忘今宵》而有种根本没结束的错觉。但从那以后的20多年间,电影制片厂再也没有拍摄类似的记录电影,《春节大联欢》确实是结束了。
直到1983年,中央电视台才第一次正式举办春节联欢晚会,向全国观众电视直播。也就是从那以后,春晚一直未曾缺席过中国人的春节,只是人们近年对春晚的热情正在逐渐下降。这是什么原因?是春晚质量,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还是其它?比起《春节大联欢》,现在的春晚又缺少,亦或多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