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得意时,为什么要读儒家?
谋道之时,亦可谋财
因为一句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很多人就以为儒家所崇尚的“君子”是清贫的。
然而在《论语·子路篇》有这样一段:孔子说卫国的公子荆善于管理家业。刚有一点财产时,孔子说“差不多合格了。”稍微增加一些财富,孔子又说:“这就比较完备了。”当他富裕的时候,孔子评价:“这就很美好了。”
合、完、美,渐进的三个字,反映了孔子对财富的基本看法—— “财富是美好的。”
富而后教,才可得道
富是美好的,掌握财富的人却未必都是美好的。所以孔子同时主张“富而后教”,他认为人在得道之前、得意之后,如果不进行教育,那就会坠落、腐败,这就是所谓的“精神饥荒”。
富起来之后还能做些什么?财富可以令自己衣食无忧、可以凭资本滚雪球、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用来换取更大的权利,然而这样的“得意”,均不会持久。
孔子认为有两种富人不美好:
一是只富自己、不富别人。齐景公“有马千驷”,但没为人民做过什么好事,死时“民无德而称焉”,换句话说就是,大家只会觉得,又一个有钱人死掉了,没什么值得缅怀的。
二是不义而富、为富不仁的人。《论语·述而篇》里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认为通过不正当手段的获得财富,就像浮云那般飘渺,毫无乐趣可言。
兼济天下,自有天下
那么怎样才能既“得意”又“得道”,成为一个美好的富人呢?
这就是儒家主张的“达则兼济天下”的思想了。推己及人,共同富裕,既然拥有更大的能力,就应承担更大的责任。
一个富足的君子,需要具备相应的文化与道德素养,有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和历史使命感。
情怀与使命听来很宏大,其实放在现实社会,很多人都已经在实行:开展慈善事业,这属于力所能及的善事;或致力于传播传统文化,这是有功于千秋的事业;还可以帮扶、资助青年创业,这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
常人所重者,在于功名利禄、七情六欲,为之奋斗不休,终能“得意”。
然而得意之后的路,走好了便能“得道”,被爱戴与拥护,走不好反而遭人嫉恨与唾弃。
若得意之时反而觉得内心空乏,
请务必到儒家粮店一游,
定能寻得精神富足的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