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博物馆藏:宋代书法

2017-12-14 11:21:27 来源: 点击:
        宋代,是中国文化璀璨斑斓的朝代,涌现了一大批书画诗词名家。宋书法尚意,系朱大倡理学所致,意之内涵,包含有四点:一重哲理性,二重书卷气,三重风格化,四重意境表现,同时介导书法创作中个性化和独创性。

        宋代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魏晋和隋唐书风向元明清过渡的转折阶段,其时代风格是很鲜明的。这种风格的形成,既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影响,又是书法艺术本身发展的必然结果。

        宋代书法·馆藏精品

        1,沈辽行书 《动止帖》/上海博物馆藏

        沈辽,字叙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遘弟。初以兄任监寿州酒税,迁监内藏库。神宗熙宁初,为审官西院主簿,出监明州市舶司,迁太常寺奉礼郎,改监杭州军资库,摄华亭县事。曾为人书裙带,转辗为神宗所见,以为失去士大夫顾藉,御史遂劾以他事,削职为民,流放永州(《挥麈馀话》卷一)。后遇赦徙池州,遂筑室秋浦齐山,名曰云巢。元丰八年卒,年五十四(《沈氏三先生文集》卷八《沈叙达墓志铭》)。与从叔沈括、兄遘,合称沈氏三先生。所著有《云巢编》二十卷(今本十卷)。《宋史》卷三三一有传。尤工书法,楷、行俱佳。曾巩、苏轼、黄庭坚常与之唱和,王安石、曾布皆习其笔法。

        2、乔行简《闰余帖》纸本册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闰余帖》又称《邓使郎中帖》,32.1cm×42.5cm ,行书,23行,240字。本幅鉴藏印钤“莲樵鉴赏”、“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成勋鉴赏书画之章”、“南韵斋印”、“梦禅室鉴”、“陈淮望之氏一字药州”。

        此此帖为《宋人手简册》所收之一,内容属应酬类,多为感恩之语,并言疾病缠身。此帖是南宋乔行简的书法真迹,落款“夷简”二字系后人将“行”字改为“夷”字,以冒充北宋吕夷简手迹。“蒙体照不宣”后应有官职名衔,现已裁去。按《宋人手简册》中有乔行简书札可以对照书法风格,文字内容也与乔氏史传相合,如文中“即日闰余盈数,岁阳肇端”,查嘉熙四年,正有闰十二月,其时乔氏85岁,已入晚年,衰病不堪,与文中“日惟呼医啜药”等陈述相符。

        《闰余帖》随手为之,书法殊形异态,气势雍容,行笔跌宕。

        清顾复《平生壮观》、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文物出版社《宋人书翰》册影印。

        乔行简,字寿朋。凤山乔宅人,后居城内乔宅园。学于吕祖谦。宋绍熙四年(1193)进士。历任通州知州,嘉兴知府,国史编修实录检讨兼侍讲,工部侍郎。行简力主抗金,收复中原。端平元年(1234)六月兼知枢密院事。朝议收复三京(今河南开封、洛阳、商丘),行简上疏,提出必先治内而后治外、欲用其民者必先得其心、必须选将练兵丰财足食的主张。次年六月拜右丞相,三年十一月进左丞相兼枢密使。嘉熙三年(1239)拜平章军国重事,封肃国公。一生奖掖后学,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执教于南园书院。著有《孔山文集》、《周礼总说》、《宋史》卷四一七有传。

        3、张读草书《书札》墨迹

        4、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范成大《西塞渔社图卷跋》,行书。《西塞渔社图卷跋》中的西塞山为湖州胜景,在湖州西郊10公里许。明万历《湖州府志》:“曲塞山在湖州城西二十五里,有桃花坞,下有凡常湖,唐张志和游钓于此。” 西塞山因中唐诗人张志和写有《渔父》词:“西塞山前白鸳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而闻名于世。南宋毗陵(今常州)太守,著名山水画家李结(次山),作《西塞渔社图卷》,并请挚友范成大,周必大等题跋。范成大于淳熙十二年(1185)题了290余字的长跋,中有“候桃花水生,扁舟西塞,烦主人买鱼沾酒,倚悼歌之”等语。此题跋曾归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原件现在美国纽约。

        5、周越行楷跋王著草书《千字文》

(局部)绢本设色,纵138厘米、横51厘米。辽宁省博物馆藏

        6,周越《怀素律公帖跋》

        释文:越观怀素之书有飞动之势 若悬岩坠石惊电遣光也 珍重珍重 景祐三年五月十六日

        7、周越《草书贺秘监赋》

        附录:《周越在宋代书法史上的历史地位刍议》(作者:曹国栋)

        启功先生在《论述绝句》第六十则中写道:子发书名冠宋初,流传照乘四名珠。寥寥跋尾谁能及,不是苏髯莫唤奴。周越。越字子发。“落笔已唤周越奴”,苏轼句也。

        周子发书,为北宋一大家,而遗迹流传极少。石渠旧藏王著书真草千字文,后有周跋,四十年前已成劫灰。今所存者,为石刻四事,皆跋尾也。按启功所言,周越书法作品流传极少,却是“寥寥跋尾谁能及”。周越到底何许人也?

        周越字子发,又自清臣,宋朝淄州邹平(今山东邹平)人。其兄周起字万卿,是宋真宗时代的进士。因周越为其弟,则可以推算出周越大概生活在宋真宗和宋仁宗年间。

        8、刘正夫行书 尺牍《佳履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正夫,字德初,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县人。宋元丰八年(1085)进士,官至礼部侍郎、工部尚书,特进少宰,封康国公,卒赠太傅,谥号“文宪”。喜书学,多作行法。据《宣和书谱》记载,有《宣召记》、《泛舟题名》书作传世。

        9、王十朋《宠示帖》纸本,行书。33.3×73.6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十朋道德文章名满天下,而书法艺术亦名当世。然其传世墨宝真迹仅存《劄子》一篇,即所谓《宠示帖》而曾载《宋名家二十帖》,今见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第十三册中。署款“左奉议郎充集英殿修撰权发遣饶州军州事王十朋劄子”。 此劄子是王十朋答谢收信人为其书斋室铭题跋的回信,未见于《王十朋全集》,是一篇佚文。

        王十朋注重自我修养,一向严于律己,勤政清廉,贵在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与人不欺,与世不欺,所以才能无私无畏。这是王十朋做人的宗旨。“不欺”作为王十朋“窃效古人座右铭,聊以自警”而伴随其一生。

        至于王十朋文章书法,正如王十朋自己所说:“吾贫,好作文,苦于无书可阅;好习字,苦于无纸可书。遂于贫中撰出一术,以桌为纸,以肺腑为书。净几无尘,日书数百字,我之无尽藏纸也;心之精微,日书数百言,我之无尽藏书也。”如是经长期奋发苦学,不但文章拔乎其类,且书法独到自然。观此文,有大家风度。从书法的视觉效果来看,结字缜密,书法圆熟遒劲,丰腴跌宕,恣肆遒媚,师法苏东坡,绝无矫饰之态。在文里看出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字里看出精湛的艺术表现。由此劄子可见王十朋其胸怀与为人。

        10,王觌《平江酒毛帖》

        行书,纸本,32.1×40.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今属江苏)。1051年(宋仁宗皇佑3年)王觌与堂兄王观赴开封太学拜胡瑗为师,专心研读仁义礼乐经典,养成一身正气。1059年,23岁的王觌考中进士。他不愿久居京职,于1068年到润州任推官。1086年宋哲宗继位,官右正言,进司谏。徽宗朝,为工部侍郎,迁御史中丞,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润州,徙海州,最后任主管太平观的闲职,安置临江军。 《宋史》《王觌传》云:“觌清修简澹,人莫见其喜愠。持正论始终,再罹谴逐,不少变。”1103年,王觌“无疾而卒,年六十八。” 著有《谏疏》30卷,《奏议》30卷,《杂文》50卷,《内制》30卷。

        11、韩绎 《致留守司徒侍中》尺牍。行书,纸,30.2x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2、李之仪《汴堤帖》纸本。行书,纵28.3 横35.8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鉴藏印记有“宋荦审定”、“淞洲”、“皇十一子成亲王诒晋斋图书印”、“莲樵鉴赏”等。《汴隄帖》是李之仪对友人应酬问候的信札。此帖笔画劲媚,结构紧凑,重心于上,展示了李之仪的书法特点。著录于《书画鉴影》卷一一《名贤手简册》之一。

        李之仪,生卒年不详,字端叔,乐寿(属河北省)人。北宋元丰年间登进士第,曾为苏轼知定州时的幕宾,历枢密院编修官、原州通判。元符中,监内香药库(管理香药库的官)。宋徽宗时期因为给范纯仁遗表作行状(人物传记),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遂居姑熟(今安徽省芜湖),又自号姑溪居士,后徙唐州(今河南泚阳),至朝请大夫。李之仪善文章,尤工尺牍,苏轼谓之“如刀笔三昧”。有《姑溪居士前后集》七十卷行世,前集五十卷,为南宋吴芾所编;后集二十卷,据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亦出自宋人之手。今有《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存世墨迹除《汴隄帖》外,还有《别纸帖》(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13、尤袤跋欧阳修《集古录跋》

        尤袤,字延之,号遂初,无锡(今属江苏)人。高宗绍兴十八年(一一四八)进士(《绍兴十八年同年小录》)。三十一年,知泰兴县(《三朝北盟会编》卷二四○)。孝宗隆兴间注江阴军教授,需次七年。乾道五年(一一六九),除将作监丞。七年,迁秘书丞兼实录院检讨(《南宋馆阁续录》卷七)。淳熙二年(一一七五)出知台州(《嘉定赤城志》卷九),五年,提举淮南东路常平(《诚斋集》卷七八《益斋藏书目序》),改江南东路。八年,为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迁转运使兼知隆兴府。十年,召为吏部员外郎兼太子侍讲,十四年,迁太子左谕德,除太常少卿(《宋中兴东宫官僚题名》)。因论姜特立罢。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起知婺州,改太平州,召除给事中,兼侍讲。四年,除礼部尚书兼侍读(《止斋集》卷一二《正议大夫守给事中兼侍讲尤袤除礼部尚书兼侍读制》),五年卒,年六十八。谥文简。善作诗,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有《遂初小稿》六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作《梁溪集》五十卷)等,已佚。清康熙间尤侗收辑遗文,刊有《梁溪遗稿》二卷;民国尤桐续刊《梁溪遗稿诗钞补编》。

        14、富弼《温柑帖》。行书.纸本,纵26.5cm 横49.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弼修建坟院 得额已久 先人神刻 理当崇立 今天下文章 惟君谟与永叙主之 又生平最相知者 永叔方执政 不欲于请 独有意于君谟久矣 但为编次文字未就 故且迁延 昨因示谕 辄敢预闻下执 即非发于偶然 惟故人伦察 少安下情也 皇恐皇恐 院榜候得请 别上闻 次圆觉偈 亦如教刊模也 哀感何胜 弼又上温柑绝新好 尽荐于几筵 悲感悲感 弼又启

        15、宋庠《致宫使少卿尺牍》

        行书,纸本,纵31.8厘米,横4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庠,北宋文学家。字公序,原名郊,入仕后改名庠。安州之安陆(今属湖北)人。与弟祁并有文 名,时称“二宋”。兄弟均于天圣初举进士,庠名列第一,官至兵部侍郎同平章事。诗多绚丽之作。所著有《宋元宪集》。《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16、任询行书杜甫《古柏行》 拓片,日本京都藤井有邻馆藏。

        作于海陵王正隆五年(1160),此书精神多赖颜真卿,我们甚至可以从中找出颜真卿《裴将军》的影子。任询在金初享有大名,被誉为第一,但其作品中学古未化的问题还是存在的。其实稍后的评论家也指出了任询书法中的问题。如元好问认为“学东坡而稍有敛束”(《元好问全集》)、王恽也有“其擘窠大书,往往体庄而神滞”(《秋涧先生大全文集》)这样的观点,等等,已经很明确地指出了任询的不足。就任询自身而言,放诸书法史绝对不是一流的书家,即使在金代也差强人意。然在金初,甚至与南宋书坛诸家相比较,任询书法的气势还是较为可观的,这是任询的成功处,也是他的书法的意义所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