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曾被低估的南洋画派先驱,成为艺术市场上的“黑马“

2017-11-30 14:21:09 来源:网络 点击:

 

钟泗滨百岁冥诞台湾回顾展现场

        在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中,许多旅居海外的画家并不为人所熟知。近年来,随着常玉、赵无极等艺术家的作品在拍卖场上受到极大关注以后,这批画家的生活与创作环境才逐渐被关注。以马来西亚、新加坡为基地的“南洋画派”也是在这样的趋势下逐渐受到藏家青睐。11月11日,亚洲艺术中心推出旅居新加坡画家钟泗滨的大型回顾展,暨艺术家诞辰100周年,向观众完整呈现出这位南洋画派先驱者数十年的艺术创作。

钟泗滨,《巴厘舞会》,油彩画布,134×87.5cm,1953。

        1917年,钟泗滨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1933年毕业于厦门美术专科学校,后转入上海新华艺专,主修西洋绘画,同时兼习中国传统绘画。1945年离开中国,一年后经辗转后落脚新加坡,并于1947年起在南洋美术专科学校任教。当时著名的电影大亨陆运涛对钟泗滨的作品青睐有佳,在其资助下,钟泗滨于1961年开始全职作画。还在国内时,钟泗滨就深受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作品更是融汇了立体派及后印象派高更、塞尚等艺术大师的特质。赴新加坡后,南洋地区充沛的阳光和高饱和度的色彩激发了钟泗滨对热带地区的风土人情的关注,这也逐渐奠定了他独具标志性的艺术风格。

钟泗滨,《虚空》,油彩画布,91×60.3cm,1962。

        1952年是钟泗滨艺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转折点。在这年,他与刘抗、陈宗瑞、陈文希一道前往巴厘岛写生。在巴厘岛停留的一个月中,钟泗滨被岛上独特的工艺美术风格深深吸引,那些传统的木刻、具有原始稚拙造型的皮影木偶等手工艺制品,还有那些夸张变形的人物造像。受此启发,钟泗滨将自己绘画中的人物形象与巴厘岛上的民族风情相融合,为日后形成独具的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次年,四人在新加坡联合举办轰动一时的“巴厘之旅作品展”,此后一种基于华人视角展现南洋地区社会风貌的艺术语言逐步形成——“南洋画派”,即东南亚地区近现代美术史中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钟泗滨,《女子》,釉料陶器,42.5×20×14cm,1972。

        相较于本土的艺术家,初期的南洋画派有着鲜明的侨民文化特质。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钟泗滨在内的第一批参与者们的移民身份,在中国接受了较为系统的绘画技法训练,对传统媒介运用熟稔,特别是书法和金石学方面。移居新马地区后,他的绘画题材进而向当地社会生活靠拢。可以说,他的作品在漫长的发展演变历程中,成为了中国与东南亚地区文化交流的最佳写照。

钟泗滨,《山羊》,综合材料,66×91cm,1974。

        南洋画派初期的画家虽在题材表现上有共通之处,但难能可贵的是每位画家都秉赋着独创的画风。与其他几位先驱相比,钟泗滨因擅长运用多元材料和画风变化多样而蜚声艺坛。1961年,钟泗滨前往马来西亚婆罗洲北部的砂拉越(Sarawak)旅行,看到那些原住民身上的刺青、神秘古朴的木雕工艺品,这再一次激发了艺术家的创作欲望。

钟泗滨,《红色动能》,画布综合材料,84×84cm,1976。

        基于此,钟泗滨将自身作品的装饰效果进一步完善,综合材料(如金属)也频繁出现在画面中,特别是画面中那些以墨线勾勒和平涂填色相结合的植物在画面中熠熠生辉。在人物造型方面,眼睛更趋细长、面部表情更为丰富、细腰长臂的特征越为凸显。陆运涛为支持钟泗滨继续创作,专门请来砂拉越酋长的一对姐妹花为担当模特。这件作品即是著名的《砂拉越女子》,目前正在亚洲艺术中心展出。

钟泗滨,《砂拉越女子》,油彩木板,76×60.5cm,1953。

钟泗滨,《采莲》,油彩亚麻布裱于画布,91×66cm,1980。

        实际上,南洋风格并不是钟泗滨艺术的全部。1963年的旅欧经历又使其画风趋向抽象主义,既有东方式的婉转诗意又保留了些许具象的形体。不难发现,在他的晚期绘画中,构图排布更趋严谨、装饰趣味亦显著增强。总体而言,艺术灵感的多元汲取和综合运用是贯穿在钟泗滨漫长艺术生涯中的一条主线。作为旅居海外的画家,他并不因某一种风格的成就而使自己的创作固化,而始终保持谦逊的态度向生命中的各段旅程致以他最崇高的礼赞。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