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崧《子济帖》

2017-08-17 10:23:22 来源: 点击:

              赵子崧(?—1132),字伯山,自号鉴堂居士。燕王德昭五世孙。崇宁二年(1103)进士。宣和四年(1122),宗正少卿。宣和末,知淮宁府。汴京失守,起兵勤王。高宗即位,除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建炎二年(1128),谪居南雄州。赵子崧传世书法作品十分罕见。这里赏鉴的《子济帖》,亦称《相见帖》,纸本,行书,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内容为:“子济相见。望起居贵眷万福。儿曹上问两承务为学日益。吕老忽遭章。居仁兄弟尚留桂。若子正到柳。未必不来依刘也。张茂直华严。何喜施吕子厚而见吝乎。既即施。惟广乃妙于□远。悲深者。李长者之行也。耿伯顺未行否。亦为申意。比兴化□过。有一书托郭盐仓元亭。不知达否,试询郭生。子崧再拜。新报荷见告。更有亦望录□。韩谏未到。蕞尔邑。岂容侍臣也。”(仅作断句)

             赵子崧这位有皇家血统的进士晚年很不得意——降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子济帖》即是其于南雄任上写给同科进士滕康的一封书信。徐邦达《古书画过眼要录》曰:“此信大约是子崧贬斥安置南雄军(在广东)的时候所写。时间总在绍兴元年十一月后,到二年间,是极晚的手笔。”观此作笔势连带自然,用笔精致细腻且熟练。从中可以看出,赵子崧书法恪守王羲之帖学体系,书风与南宋的吴说、赵构接近,并且有复古倾向。南宋初期的书坛,苏轼、黄庭坚、米芾的书风流行。赵子崧能够不受这些人影响,固守传统,实在难能可贵。在审美格调上,他恪守经典、不入俗套、不为人囿,保持了文人士大夫高洁的士气。尽管书法史上很少有人提及赵子崧,但是与南宋书法“中兴四大家”——陆游、朱熹、范成大、张孝祥等人相比,赵子崧书法有其不俗之处。如陆游、范成大、张孝祥的书法不同程度受到了米芾的影响,取法较近;朱熹的书法气格太小,没有大气象,敛约绵弱的成分太多。而赵子崧的书法则有洒脱风流的魏晋风度,在暮气弥漫的南宋书坛显得比较“特立独行”。

              整体看,《子济帖》儒雅放逸的气息体现在细腻简静的笔触、徐缓闲适的节奏上。作者挥毫之间应是从容娴雅、不激不厉、使转畅达、悠游无碍。因是信笔为之,其章法因实用而成形。此帖前半部分相对楷化,有儒者的持重沉稳,一板一眼稍显紧敛,且时有为思绪而停驻;后半部分则随着作者思绪的起伏,用笔变得畅快起来。特别是从第七行开始完全放开,心无挂碍,笔下畅快,展现出雅士的风流潇洒。宋人尺牍多是前楷后行,甚至转化为草。这是一种情绪影响书风的自然美。

             《子济帖》如花朵一般,开头含苞欲放,接着徐徐绽放,越写越精彩。此帖的豪放率意体现在点画的处理上——方折果断,使转暗过,如“喜”“吕”“子”“厚”等字。从第八行开始,作品开始呈现出舒展放逸的景象;笔调放开了、轻松了,抒情意味如繁花绽放,扑面清香。如“远”字,走之底如满风的帆,字势寓静于动。再如“长”“者”“行”“耿”“伯”“顺”“意”等字,轻盈圆劲、优雅灵动。作品到此营造出一个视觉高潮,有清风徐来般的清凉、清润、清新、清朗之感。

             徐邦达认为,赵子崧《子济帖》略带苏东坡笔意。我们从作品中“见”“万”“兄”“未”“不”等字的扁化处理即可以看到苏轼的影子。但是此帖还是以“二王”书风为主调,呈现出温雅清润的中和之美。帖中的每个字在疏朗平和中徐徐呈现,字形扭动也只是适度的欹侧,没有夸张的俯仰,也没有强烈的开合。整幅作品气脉连贯、笔意畅达、气格大方,正如项穆《书法雅言》所说:“正能含奇,奇不失正,会于中和,斯为美善。”如第九行的“申”字,中竖摇摆生姿,趣味萌生。这种写法展现了南宋书法作品中难得的浪漫趣味。

             南宋前期,书风有复古倾向,且明显以“二王”为基准。对于萎靡的南宋书坛而言,吴说、赵构、赵子崧等人能够在复古道路上延伸前行,已是难能可贵。复古未必不好。创新与守成,元代赵孟頫选择了后者,使得书法又回归到正统体系;而南宋书法的“复古”不如元代一般风起云涌,没有形成气候、引领潮流。因此,像赵子崧这样“二王”传统功底扎实的书家不受重视有其历史原因。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