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星文 | 我的唐朝普通话,今人很难听懂!
与当地丰盛的摩崖石刻相关联,陕西书法史上的大家诸如于右任、孙蔚如等书法大家都致力于碑志的研究,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出自于陕西的史星文,亦是当代碑帖融合的代表书家之一。
史星文早期研习帖学,成就斐然,中岁远走西北之际,面对大漠孤烟,感慨“西北汉子要写属于西北汉子的书法啊!”遂致力于碑学,陕西大地的摩崖石刻给了他丰富的滋养。他对“碑体行书”的研究和探索,突破了传统笔法,从楷书和帖学中跨越出来,融楷、行、篆、隶于一体,字体、结字谨严方朴,同时又放纵雄肆、神采飞动,形成了“碑体行书”的特征。
史星文是一名多产的艺术家,除了书法,他在文学、收藏等方面颇有建树,近年出版《砚边散墨》,《我的卧雪庐》等几十万字的散文随记、小品,语言平和朴实又富有深意。
史星文的书法得益于诗文的潜移默化,书文相互滋养,珠联璧合,彼此映照,他不仅仅是一位书法家,散文家,更是一位有文化自信和良知的学者。
陕西省书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陕西省十大杰出书法家”。
“陕西省十大杰出书法家”。
书法入选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五、六七届中青展,第六、七、八届全国展,首届兰亭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15次。在全国书法大赛中获奖5次。
出版有书法集《行草例话》,《学碑记》,《我的卧雪庐》等。
《学碑记》(三秦出版社 2015年)
《我的卧雪庐》(四川美术出版社 2013年)
遥想汉字产生于生活,
生活又因汉字而有了诗文
随后可爱的祖先就提着自己发明的毛笔满世界即兴挥洒
字、文、书,三星拱照
从此便有了书法璀璨的星空
当三星辉映了卧雪庐
我的心地也一片光明
因为虔诚而生敬心
于是
我经常仰望星空
有些事情过程就是目的
目的也就是过程
比如我为写书法而临帖吧
比如我临累了坐下来喝茶吧
朝来暮往
四季更迭
在别人以为瓜呆才如此浪费生命的事情
于我竟乐此不疲
想那荒山野岭
沟沟壑壑
或艳阳高照
或残月西沉
风劲吼
云低垂
一曲老腔在天地间如雷翻滚
大地山川为之震颤
这里的所有生命就会因此而精神郁勃
尽现一派欣欣向荣
我和所有的花草树木一样来自大地
思想虽如云般在头顶飘飞
但我坚定地认为双脚不敢须臾离开大地
树大根深
我匆忙的双脚什么时候才能扎住根呢
寻找是生命里一直在发生的事情
我曾经欣喜地找到过许多东西
继而又如风般地随手抛却了
春夏秋冬复春夏秋冬
经历了太多的岁月淘洗
如今唯有书法融入了我的生命
生命成长的过程
无疑也将成为我今后书法成长的过程
鸡鸣窗外研一池浓墨写春色
梅绽枝头开万树新花涌祥云
艾青《秋》
开并种玉
踏雪寻梅
秋高云淡影清溪
鸟在幽林偶一声
总是忘情山外客
狂歌十万破山亭
聚华山交友交华山三友
以翰墨结缘结翰墨世缘
笔墨自然五色
身心坦荡双清
我的唐朝普通话
有一年中国书协开会,轮到我发言,我谈了两点:一是书法组织要多搞活动,但不要搞成运动,活动能激活书法发展,而运动容易过火和裹挟书法之外的东西,于书法发展无补;二是对书法创作而言,书法是一门艺术,万万不可搞成技术,艺术涵盖技术,艺术是书家综合修养的体现,而技术容易滑落到匠人的小格局中去。我这样发言的时候还担心自己说得对不对,会后有朋友说我的陕西话没有一个人听得懂,这倒令我释然了。是啊,我的唐朝普通话只盛行于唐朝,今天的人真的已很难听得懂我的唐朝普通话了。
碑帖融合是必然
围绕碑和帖,史上曾发生过激烈争论,争论之秋在清。清代在书法发展史上比较特殊,由于康熙、乾隆帝力推董其昌和赵孟頫,就直接导致了书法越写越甜俗,帖学被逼到了穷途末路;加之当时科举制度形成的“馆阁体”强调写字要具“乌”“方”“光”,也使书法没了天趣。
书法是写字,却不仅仅是写字
我是一个古典情结浓重的人,向往诗意的栖居。读李白,我随李白驾一叶扁舟凌波江上;读杜甫,我随杜甫骑毛驴夜宿茅屋;读王昌龄,我随王昌龄挥戈戍边关;读陶渊明,我随陶渊明悠然见南山……打开时空隧道,顿然思接千古。欲逸出繁嚣生活而不能,怎一个苦字了得?于是,我常常独步荒野,脚到哪里人到哪里,不想行走时就随地而卧。山不语,水长流,草给我一绿,花迎我一笑,那是精神最快乐的日子。天地空阔,时光被太阳的轮子熨平碾展延伸了长度。头顶上的那一片白云是我心中的白云,那就驾了长风远走天边。
外师造化,才能中得心愿
艺术说到底是关于人的艺术,艺术作品背后站着的应该是活生生的作者本人。什么人决定什么艺术。学艺先学人,书学即人学,这是艺术的认定,古往今来,无出其右。学习书法既要重字内功,又要重字外功;学习书法要外师造化,才能中得心愿。书法是一门传统的实践艺术,所以书法要用生命来体验。字如其人,透过书法作品我们看到的是人的鲜活生命,书法说的到底关乎的是人的修行,什么人决定写什么字。
大道至简
书法是写意艺术,是书家情感的外化形式。书法运用质材素朴,但素朴的质材在书家挥运下却万象丛生。这正像老子说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千世界就是这样被衍生出来了。我希望人心归于素朴,我不喜欢形式至上表面浮华的东西,我希望形式里有更丰富的内含。有一年中国书协开会,轮到我发言,我谈了两点:一是书法组织要多搞活动,但不要搞成运动,活动能激活书法发展,而运动容易过火和裹挟书法之外的东西,于书法发展无补;二是对书法创作而言,书法是一门艺术,万万不可搞成技术,艺术涵盖技术,艺术是书家综合修养的体现,而技术容易滑落到匠人的小格局中去。
访《九成宫醴泉铭》
——史星文
今年的“秋老虎”实在凶猛,身居西安这个偌大的水泥盒子里,人便被蒸烤得昼夜难安。遇一个礼拜天,随《陕西日报》组织的文艺采风去了趟西府麟游,天凉好个秋,心情亦随之大好。
麟游据传是麒麟曾经光顾过的地方,麒麟是瑞兽,麟游从此就成了吉祥之地。再说麟游是有一个仁寿宫的,那是隋文帝所建之夏宫,后来的唐太宗将其改名为九成宫,隋唐两朝多位皇帝都曾在此消暑料理朝政,山水固然还是那山水,但山水沾了皇帝的光,山水就不是一般的山水了,从此这山水就名扬了天下。说是贞观六年,唐太宗李世民首次驾幸九成宫避暑,因宫中饮水困难,令圣心系之不忘。某一天唐太宗闲步西城之阴,俯察脚下之土,觉有润泽,遂以杖导之,则有泉涌出,泉水其清若镜,其甘若醴,故名醴泉。宫廷出现醴泉,被视为祥瑞征兆,于是唐太宗令宰相魏徵撰文,令楷书大家欧阳询书丹刻石,以记其胜。魏徵极尽称颂之辞和铺排华彩之章就不必说了,就说当时76岁的“楷书圣手”这幅碑刻,一时成千古绝唱,千百年来,被后人一拜再拜而尊为神品。近年我是差不多每隔两年都要来一次麟游,来麟游就是为了拜谒《九成宫醴泉铭》。从西安出发到麟游大约160公里,我不知道隋唐那会儿皇帝及其随从们一路奔驰需要几个马程,反正今天我们的座驾只需两个多小时即至,想来当年皇帝出行一次还真不容易。
麟游是个山水之城,尤其在北方,这实在是个适宜人居的好地方。入得县城,街边绿柳垂地,是一满的谦恭;城中房屋紧凑但都不太高,天空就显得明净而高远;行人车辆来去自若,生活就尽显了悠闲安静。
下午第一个安排的活动当然是去城西拜谒《九成宫醴泉铭》。其时太阳正朗朗地照着,但穿着短袖T恤依然感到凉意。空气里还散发着山水带来的潮气。刚刚逃离了“秋老虎”袭扰的我们,虽然遗憾来晚了,但庆幸毕竟到来了,来了就好,身安而神逸,可谓是福分。这个有一千三四百年的昔日皇家行宫,如今回归了普通民众,麟游已将这里改造成了文化休闲胜地,西海苑与碑亭相依相伴,动静互济皆成美景。广场巍然屹立着如椽巨型毛笔雕塑,蔚然壮观。碑亭大门有一幅对联:“仁山衔智水,千年风雨留痕,麟游更染多重秀;灵石缀芳铭,万里乾坤壮色,禹甸浑然一片新”,直接为碑亭画龙点睛。院内有堂有廊有亭,雪松、红枫、银杏、青竹等花木点缀其间,树多则鸟多,鸟鸣则境幽。
碑亭左右各一,一为《九成宫醴泉铭》,碑石龟驮绘额且形体高大,一为《万年宫铭碑》,碑石从简而矮小,我就不由得想起那个出门为先生陪读的书童来;不过这也正好,相伴总是温馨。我是一个非常爱写字的人,心里一直认为《九成宫醴泉铭》有着无尽的秘密。如果说字如其人的话,这幅被誉为楷书极则的书法名品传递的当是一种正大气象,欧阳询的书法精神正是他的君子之德最好的诠释。欧阳询虽出身官宦,但命运多舛,他14岁丧父,被父亲的朋友收为养子。欧阳询自幼好学,步入社会不慕官爵,却醉心翰墨。他小时受过家父及养父熏陶,学过先秦汉魏碑版和“二王”父子书。相传他有次外出,偶见索靖章草古碑,立时下马观之,良久乃去,但行不数步,又返回凝视,累了干脆铺毯坐观,以至后来竟守着碑石连观三日不肯离去,可见欧阳询对书法是何等专注用心。唐代总体上是个强盛时代,社会上下归于秩序而重法尊礼,所以唐代书法也与社会整体风气相对应,特别讲究法度。艺术是在束缚中获取自由,欧阳询在讲究法度的同时,他的心灵是自由的,因此他手下的《九成宫醴泉铭》便活脱而不逾矩,堪称楷范。不管是作为“初唐四家”的欧、褚、虞、薛,还是书史上的“楷书四家”欧、颜、柳、赵,欧阳询的楷书总是名冠其首,这已成为定评。历经1300多年的《九成宫醴泉铭》,多经风雨沧桑,曾被断成三截后又重新修复立起。碑面也留下了30多处无法抹去的伤痕,而今便只好用玻璃完全密封起来。字口历经千年锤拓已经漫漶变细,然书贵瘦硬方通神,我在悉心凝视中却获得的是另一番心里感受。如今的碑亭是纯粹的木质结构,为防火灾甚至没有拉电照明,这是麟游人为子孙后代做的善事。只要《九成宫醴泉铭》在,欧阳询的楷书精神就不会泯灭。
是夜,我们一行应麟游朋友之邀在碑亭举行了一个笔会,李星、张立、高亚平、夏坚德、陈毓等在一旁助兴,萧云儒、方英文、我和路毓贤等依次登场挥毫,我们精神专注,在这里作书笔下便有了静穆清正之气。那会儿我想到在欧阳询之后,又有一位楷书大家柳公权,曾笔谏皇帝:“心正则笔正”,他直指的是人的精神向度,这与书法艺术的高标当是和合一致的。而作为楷书大家之首的欧阳询以及他所书刻的楷书极则的《九成宫醴泉铭》,就自然成为了千千万万个后来人永远膜拜的神了。
刚刚离开笔亭,我又开始期待着下一次的拜谒了。《九成宫醴泉铭》,永远是我们书法精神向往的圣地。
书如其人
近日重读老子,读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联想到史星文,顿悟,大笑。书法史、星、文,不正是史星文的书法之道吗?——张孔明(著名作家,编辑)
清刚之气
古人有书如其人说。由于书法的特性使然,星文的书法确乎像他这人,幽雅娴静中又有刚性与韧性,其雅静来自于他的修为,其刚韧则来自他的根性。他追求清刚之气。清是清气,如明月在怀,清风纳袖。刚是刚健,有一种人格的力量,生命的活力。东坡论书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阿娜。”极尽了书法中的辩证法。——吴振锋(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收藏研究部主任)
涉猎广博由生性执着
星文通医喜文,酷爱书法,善撰对联,有童心,有龟欲,有猴行,其心慈性耿,说话语速慢归慢,却珠玑不断,不妨间冒出一两句冷幽默会引笑四邻,而他平静的和没发生任何事一样。他的生性除了执着还是执着,他的书斋除了书籍还是书籍。谁都怕和他上街,上街准去书店,去书店只知道进去,不知道出来,出得门来怀里抱的手里夹的满是收获。尤其是鲁迅的各类书籍让他装了满满几柜子,显眼处还供着鲁迅的石膏像。——李宗奇(著名作家,原陕西国家安全厅厅长、陕西政协文教委员会主任)
结束语
“文学因为有了情感而饱满,文学因为有了思想而深刻”,这一观点同样也适应于书法作品。用艺术的语言、艺术的形式,真实记录下时代的感受和呼唤,因此表达史星文真实而朴素的情感。这其中包含着一种自信,一种责任,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
“书法的本质是社会时代集体情绪与书家生命主体的个体情绪相扭结的自觉不自觉的并非绝对自由的宣泄。简言之,书法的本质就是情绪。”纵观史星文的书法艺术,洋溢着深厚的故旅情怀,作品充满激情,是随性、随心的艺术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