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晓云:初心还在,就是最幸福的人

2017-08-04 09:21:34 来源:网络 点击:

           孙晓云常思索,作为书法家,自己的初心是什么?已过耳顺之年的她,自三岁起习书,总结六十年的历程,这份“初心”即是对书法的热爱,对传统经典的热爱。一笔一画、一个姿态、一个结构、一本帖、一块碑,让她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书法的魅力。这些都是她幼时学书的动力。在这位女书家看来,只要天地间有一张书桌,手中有一支笔,就感到身心便可安放,自己就是最幸福的人。

          2017年夏,孙晓云小楷书《孟子》付梓出版,并在第七届江苏书展上亮相,受到广大书法爱好者,尤其是学生与家长们的追捧。作为中华传统德育经典系列《四书》的最后一部,《孟子》分上中下三册,全部用小楷书写,约3.9万字,历时四个月完成。此前,孙晓云还完成了《道德经》、《大学》、《中庸》、《论语》的书写,她花费数年时间来完成这项创作工程,不仅是书家传承经典的责任心使然,更是对自己“初心”的再一次审视。

         孙老师您好,刚刚在江苏书展上亮相的《孟子》是《四书》的最后一本,与前三本加在一起有近七万字,是个大工程,请谈一下书写《四书》的缘起。

         孙晓云:宋代大儒朱熹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是需要中国文人熟读的。也是古代科举必考的科目。

         我想,人的一生一定要做一个工程。我从几年前开始,首先书写完了《道德经》,后来开始书写《大学》、《中庸》、《论语》,刚刚完成的《孟子》是其中最长的,从今年春节后动笔,出差都带在身边,每天写一点。从二月份到五月份,整整花费了四个月。

        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其实是一种享受。

▲孙晓云书《孟子》

         与一般的书法创作相比,书写《四书》的过程中,你获得了怎样的体验?

        孙晓云:首先我利用这个机会把四书重读了一遍,四书当中有些我过去熟识的名言警句,很多不清楚出自于那个章节。但像这样从头到尾重新梳理一遍还是鲜有的。在书写过程中,会对这些名言有新的认识。例如,《论语》中提到:“吾日三省吾身”。我们在非常认真地做一件事情时,即是三省吾身,我在书写中,有的字写得不满意,读者或许观察不出来,但我能却意识到要“慎独”,于是就不停地“修正”,有时候整页重写也是难免的。

        用小楷写一遍,从书法艺术上说,是反复的练习、回顾和总结。我已经六十多岁了,能写小楷的时光已然不算多了,要抓紧这最后的时机写出来。年龄再增长之后,写小楷就会很吃力了,我一直有一种紧迫感。所以把这个工程完成后,我很安心。

        同时,传承中国文化经典,对于书法家来说,要“以笔胜口”,需要一笔一画写给别人看,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起到影响作用。书写四书五经、书写经典文章,是古人的常态,也应该成为我们的常态。

        在江苏书展签名售书的时候,人很多,与往年不同的是,我发现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买。证明家长对孩子的国学经典教育非常重视,对孩子书法的培养也是逐年提高,这一人群在扩大、在发展。我从第一届开始,已连续参加了七次江苏书展,感受颇深。最多的一次竟然签了1500册。

        我相信,中国书法之美是植根于中国人的血液和骨髓当中的,中国人对书法之美自然是有感受的,而且是主动追随的。就看我们书家是否能把这种美真正呈现出来,让大家共同享受。我书写的德育经典因为带大家走近传统,大家能喜欢我的书法,其实是源于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书法。这样更加坚定了我要做好这个事。

▲孙晓云书《大学》

          为什么用小楷?而不是用小行草?

         孙晓云:过去的经典、经书,大都是用小楷来写的,我用小楷写,也是向经典致敬。作为艺术家,我们要有接续传统文脉的责任心,我们不能总是借着“创新”的借口不去接续。经典的续接需要有虔诚、敬畏的心才行,首先要懂得继承,还要长期坚持,同时真正回到书法的源头。我写《书法有法》即是为了回溯书法的源头。我写《书法有法》的目的是要让大家知其所以然,希望古人的常态不要被我们误解,不要被异化。

        《书法有法》并不要求大家像古人一样天天用毛笔写字,写文章,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已经不可能。但是我们要知道书法的源头何在,了解书法的本来面目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现在要提倡书写?因为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根,是中国精神的象征。长期用电脑手机打字,而不用手书写会,就会慢慢导致中华民族淡忘书写、淡忘文字,这就涉及到文字延续、“文化安全”的大问题。

        文字是靠书写来传递的,所以一旦把“书写”丢掉,还有什么不会丢掉呢?回到文化自信,就要从文字,从书法开始。所以书法并不只是当做纯艺术来看待,书法不同于一般的艺术,承载着整个中国文化,不能作为选修课,必须是必修课。

▲孙晓云书《中庸》

         几万字的经典不是一天能写完的,第二天接续前一天再写,是否会出现难以接续的情况,例如觉得今天写的和昨天写的感觉不同?

        孙晓云:会有,所以要不断调整。《孟子》很长,在隔日书写的时候字的会有差别,有时候一页纸上出现一处笔误,就要整张重写,废了很大功夫。因为不是自己练习的手稿,而是要呈献给大家看的,所以我特别认真,高标准、严要求地完成。对自己很苛刻,逐字校对,绝对不允许错一个字。

       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吗?

      孙晓云:对我而言并不是痛苦,而是“修身”的过程,修就是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断地纠正自己。我还要不断地“修”,书法让我“头上有神明,脚下有底线,胸中有正气,手里有活干”。

       我想对很多浮躁的年轻人说:“一定要有活干”。人在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时间就会在“修”的过程中一分一秒的过去,并且会形成延续性。第一天完成后会很舒心,第二天就会继续。但如果让“恶意”膨胀,自我欺骗,不去“修”,也就没有底线,没有“修”的结果,更没有快乐。

       我的方向是要不断“修”,有楷模、有标准才能“修”,否则就变成了肆意。楷法就是楷模的方法,法则。必须要把“法度”搞明白,明白通透之后就会抓住核心。

       做不到“兼济天下”的时候,就要“独善其身”,我在“修”的过程中其实是无比愉快和幸福的。这种幸福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的。其实这种幸福很廉价,一个人提笔来写就能获得,不像下棋还需要两个人,打牌四个人,一场球赛需要十个人,打高尔夫还需要大场地。

      每个人修身的方法不同,对于我,书法已经成为我的精神寄托。

▲孙晓云书《论语》

         会有寂寞和忍耐的时候吗?

         孙晓云:当然。做好一件事,要历经很多困难,但是只要“初心”还在,所有的不愉快都不足以摧毁我的愉快,如果没有“初心”,很多艰难就会摧垮人。所以我希望年轻人能尽早找到自己最强烈的爱好,最执着的追求,紧紧抓在手里,这是立身之本。能不断接近自己的崇高目标,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王国维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人很难获得超越年龄段的成就和人生感受。但我们要在恰当的年龄段,竭力实现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事情。

          这一系列创作不仅有经典传承,也有个人的情感表达。您的“初心”具体是什么?

         孙晓云:我学书法已近六十年,回顾自己的学书历程,我认为就是我对书法的热爱,对传统经典的喜欢。所以我们要始终记着我们的初心,经常地自我反省,初心是否还在我们身上,如果是我们的初心有所减弱、有所偏离,这就会影响我们对书法事业的追求。

         《四书》之后,还有哪些大的系列创作正在准备?

         孙晓云:四书是中华传统经典德育系列,接下来还要写家训、家规,美育系列等等。

         孙晓云:女,1955年生于南京,三岁始承家传习书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政府参事,江苏省妇联副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江苏省美术馆名誉馆长,中国文联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副主任,中共十七、十八、十九大代表,全国书法展、“兰亭奖”评审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美术学院、苏州大学博导。著有书法理论研究专著《书法有法》。


作者:房卫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