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美讲堂开讲,靳尚谊等十位八旬耆老共话艺术教育与传承
2017-06-27 10:47:04 来源:澎湃新闻 点击:
2017年6月23日,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推出的学术品牌——“上美讲堂”,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开幕,近10位中国美术教育界的“泰斗级”的学者与艺术家参与了首次“上美讲堂”——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常沙娜、陈汉民、陈家泠亲临现场,方增先、齐康、陈佩秋录制视频现场播放。
首次“上美讲堂”通过两组题为“源起与当下——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思”和“学院与印记——中国美术教育的世纪之路”的论坛,10位当代中国美术教育领域权威人士分享了他们的集体记忆和个人感悟,让受众了解中国美术教育的历史文脉、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走向,从而共同思考中国美术教育的当代模式和社会责任。
“上美讲堂”也将作为系列学术活动陆续推出,对此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冯远在开幕式中强调,这是为了深入挖掘传统、面对国际话题以及解决“有高原无高峰”的问题特别推出的。“计划邀请国内外艺术领域的专家,以开放的方式展开交流与对话,共同思考和推动当代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同时,他表示,“上美讲堂”将以一种开放的形式呈现,“向各院校师生、各领域专家开放以共同交流学术前沿信息,研讨艺术教育模式”,成为艺术的共享平台。
理解绘画语言,形式观念并重
参与开幕式的十位先生中,七位属于绘画和艺术史范畴,另外三位则分别精于设计与建筑。其中知名画家靳尚谊与詹建俊曾受训于著名的马班(马克西莫夫美术班),而全山石与邵大箴则远赴苏联就读于列宾美术学院。
论坛上靳尚谊简要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美术学院教育的演变,从学制到课程设计做了全方位的讲述;全山石进一步指出当时中国与苏联在美术学制上的传承与创新。他认为就基础课体系来说,中国和苏联都是效仿意大利,本属同源;但在油画方面,因为缺乏油画传统,对油画的理解和认知上有一些差距,“没有理解油画本体的语言特性”,这是要补足的。曾主持中央美院第三画室的詹建俊谈到当时的教育特点“因材施教,顺水推舟”,以及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重要性。按学生的具体特色来进行教育,这是当代美术教育要遵循的规律。
全山石(左)与詹建俊(右)
对美术理论研究极深的邵大箴梳理了西方艺术的两个阶段。他认为古典主义阶段主要是写实,注重形态。但二战之后逐渐走向观念化,“这个阶段不仅是反对古典形态,而且还反对造型艺术,而美术、绘画、雕塑、油画、版画都反映造型艺术……它是要否定一切艺术的形态”。面对强调当代艺术而用观念取代形式的极端作为,邵大箴认为,“观念是基于形态,基于艺术形式当中的。”中国学生学画,应该恪守艺术的本质,“用脑子思考,眼睛观察,用手绘制”,形式与观念并重,才可能有优秀的艺术。
(从左至右)曹可凡、靳尚谊、全山石、詹建俊、邵大箴
通过视频参与论坛的陈佩秋和方增先则从中国画传统的角度入手,寄语青年学画者。如今已经96岁的陈佩秋先生对宋画的研究终生不辍。她将谢赫的“六法”作为中国画的评判标准。并认为认为,“中国画中山水人物花鸟非常丰富,而且研究得非常细致”,学国画应当从写生练起。此外,她也强调美术史的重要性。
通过视频参与论坛的陈佩秋
开创了浙派人物画的方增先先生,生发出抑扬顿挫的用笔用墨特色。他强调两点:大胆入笔(即用笔要肯定)和小心收拾(画面效果好)。他特别提到王个簃先生的教学法(不是一笔一笔教,而是当场画,学生自己揣摩,整体把握),也提到自己将黄宾虹泼墨山水的画法吸收入自己的水墨人物之中。“中国画最基础的东西,必须按中国的传统去搞。西方的艺术绘画可以作为一种参照来吸收,这样你在画中怎么变中国画都不会离开它根本的东西。”但方先生也提倡中西艺术交流,“中国画必须走现代的路,因为全世界往前走,那中国画也要往前走,”有选择地吸收西方艺术中好的东西。
到场参与论坛的陈家泠提到了学生时代受潘天寿的教诲,“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代表自己民族符号的艺术,就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他强调艺术工作者要有“殉道者”的精神,若以国画为道,当兢兢业业,有始有终。他欢迎海纳百川,各种艺术形式的合理性,但主张“古为今用今为主,洋为中用中为主。”对美术学院的学生,他给出三个阶段的忠告:“学技学艺;学法;学道”,层层递进,方能进入大境界。
陈家泠
设计讲求全面,建筑寻找意义
曾任中央工艺美院(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的常沙娜被誉为“敦煌女儿”,她回顾了自己与林徽因结缘后设计亚太和平会议礼品(头巾、景泰蓝盘子和台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她首次将敦煌艺术与时代需求结合起来,获得极大赞赏。此后在设计人民大会堂宴会厅时,她进一步意识到设计要兼顾功能。她强调“图案是设计的基础,图案的色彩,图案的造型和图案的构成三者不能分”;除练习写生外,她认为设计要和衣食住行相结合,“‘衣’就是服装、面料;‘食’就是餐具、摆设;‘住’就是建筑装饰;‘行’就是当时工业新发展的设计,这些都很重要”。
常沙娜
同样来自中央工艺美院,设计过97香港回归、中国人民银行标志的陈汉民则反复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好的学生一定是“在设计过程中先去了解市场、产品、热点,然后用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有“解决问题”的意识,而不是照搬别人的成品。
陈汉民
曾设计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等建筑的齐康,在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办公室接受了采访,并录制了视频,他特别强调建筑的意义,认为“不同的意义也会用不同的手法来表现。不同的纪念地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意义,而在不同的时代应该做出不同的作品。”他认为建筑不只有艺术部分,也和科技与风景园林有关;并且,在建筑设计中,功能是首要的,表现是必备的,所以建筑师必须有表现的手段,因此手绘功夫非常重要。此外,建筑师的知识面要进行拓展,对历史、地理也要了然于胸。
每个时代不同教学方法,因为艺术也不停发展。“上美讲堂”通过老先生的教学方式开启对未来教学的探讨。澎湃新闻·艺术评论将陆续推出几位老先生的专访,敬请期待。
延伸阅读:上海美术学院沿革
上海作为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发源地,渊源可以追溯到土山湾画馆、刘海粟创办的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60年9月15日,“上海新美专”在上海陕西北路500号开办,吸引了许多优秀的美术人才。当时副校长沈之瑜治校严格,招生、教学等工作很快走上了正轨,组织机构、行政管理等也逐步完善,学校进入了短暂的黄金时期。然而在学校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受到各种影响一度陷入窘境,直至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学校才迎来了新的发展。
1965年周碧初在上海美专指导油画系学生毕业创作
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70号文件决定,“在上海市美术学校的基础上筹建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校址也从天津路414号迁到凯旋路30号。从1994年的新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00年迁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再到新成立的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学院秉承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传承着自强不息、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精神,凭着对艺术的执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责任,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海派美术的文化神韵和独特魅力。
凯旋路30号大门
作为上海唯一一所拥有美术学、设计学和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美术学院,学院以城市公共艺术与国际当代美术为特色,以建设国际一流的都市美院为目标,积极为上海城市发展和国家文化影响力提升发挥作用。学院承担了50%以上的上海城市公共雕塑创作,并在20年中为上海地铁、上海世博会、上海自然博物馆等提供设计。
2000年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迁入上海大学宝山校区
在国际当代美术方向,上海美术学院发挥上海的地域优势,将国际著名的“约翰·摩尔绘画大奖赛”引入中国,推动中国艺术家登上国际舞台,建立起与西方当代绘画艺术体系平等对话机制。此外,学院与美国《公共艺术评论》杂志合作,共同创立“国际公共艺术奖”,构建公共艺术领域的国际话语体系。
上海美术学院现有国画、油画、雕塑、版画、美术学、视觉传达、城市规划等9个专业和1个国家级示范教育中心“公共艺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从1960年至今学院为上海美术人才的培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