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石鼓文北宋拓本,一代文宗阮元摹刻

2017-05-31 14:43:25 来源: 点击:

 

          据《扬州晚报》2016年9月3日文章,清代的阮元曾藏三名碑于阮氏祠堂,其中三碑刻为秦代《泰山碑》、东汉《华山碑》、三国吴《天发神谶碑》。此三碑被阮元列入“金石十件”之中。又有人称为“阮氏三宝”。据资料记载,阮元还曾摹刻过先秦时期的《石鼓文》,书法界称此为籀文的代表。

 

 

         篆书(甲骨文和象形文字)也是汉字的肇始。至今发现的先秦刻石文字遗存,最早的要属《石鼓文》,在书法史上属于大篆,也称“籀文”。该刻石于唐初被发现。原石作鼓形,共十石,分别刻有四言诗一首,径约三尺余。内容记述秦国君田猎之事,故又称“猎碣”。曾被弃于陈仓云野,故又称“陈仓十碣”。原石在天兴(今陕西宝鸡)三畤原,历经辗转,今石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后以拓本行世。阮元曾就《石鼓文》拓本摹刻,置于扬州。

         嘉庆二年(1797)夏,阮元细审天一阁藏北宋《石鼓文》拓本。“(阮)元于嘉庆二年夏,细审天一阁本,复参议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以书意,刻为十石,除重文不计,凡可辨识者四百七十二字……”(《杭州—扬州重摹天一阁北宋石鼓文跋》)。

         阮元记曰:“天下乐石以岐阳石鼓文为最古,石鼓文拓本以浙东天一阁所藏松雪斋(赵孟頫)北宋本为最古。海盐张芑堂(张燕昌)曾双钩刻石于家。余细审天一阁本,并参以明初诸本,属芑堂以油素书丹,被之十碣,命海盐吴厚生刻之。至于刀凿所施,运以意匠,精神形迹,混而愈全,则扬州江墨君德地所为也。”据此可知,后摹刻时,刻工之一有扬州人江德地,而且刻工尤其精湛。江德地,字墨君,仪征人。善隶古,工篆刻。吴隐《广印人传》有传。又载:“天一阁北宋石鼓拓本,凡四百七十二字,余摹刻为二,一置之杭州府明伦堂,一置扬州府学明伦堂。”(《金石十记》)可知是年, 扬州当有摹刻的“石鼓”十石,“置于扬州府学明伦堂”,但今以无从考。

         嘉庆十一年(1806)六月。扬州太守伊秉绶嘱重刻石鼓十石于扬州学府。并有文《扬州府学重刻石鼓跋》云:“岐阳石鼓文,惟宁波天一阁藏北宋拓较今本完好之字为多,阮中丞芸台学生视学浙江时曾刻置杭州学府。今重摹十石,置之扬州府学。大儒好古,嘉惠艺林,洵盛世也。”以此表明,扬州确实藏有摹刻的“石鼓” 十石。

         嘉庆十二年(1807)六月。阮元又摹刻《石鼓文》于扬州明伦堂。

         至今著述与研究《石鼓文》者凡百十余家。该刻石文字多残损,至北宋欧阳修所录时,已仅存“四百六十五”字。明代范钦“天一阁”藏宋拓本仅存“四百二十二”字,清时扬州府学所置之石,则是以“天一阁”所藏为底本所摹刻。

          据《扬州晚报》2016年09月03日刊文称,“然而天一阁《石鼓文》宋代拓本已毁于火,另有宋拓本藏于日本。今天在扬州竟见不到所摹‘石鼓’十石之一,亦未见早期拓本留存于此,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近日,有书友分享一份《仪徵阮氏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文件,原本藏于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

 

字口清晰,摹刻精良

特此分享,以补遗憾

 

          仪徵阮氏重抚天一阁北宋石鼓文本.清.张燕昌书丹.吴厚生、江德地摹勒.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清嘉庆2年(1797)阮元原刻经摺装初拓本。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