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2017-05-23 14:17:51 来源: 点击:

         中国嘉德2017年春拍再次推出广受瞩目的:"文人·漫生活——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专场,重点展示奇木根瘿,赏石清供类文房器物近百余件。从铜研山、灵璧石砚池到杜鹃根佛龛、沉香笔筒、奇木禅杖等,尽皆取材天然,难能可贵。在彰显古人妙师造化、观象得意、格物尽理之审美妙趣的同时,借以品味古时文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生活方式。

         庄子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意为自然造化之中藏有大美却不可言说,四季时序有分明的规律却无法评议,万物有生成变化的道理却用不需谈论;在这非人力所能左右的自然之力中,深藏着天然的造物之美,而古人却又能遵循其特有的规律,因势利导,发掘并呈现“妙造自然”的人文意境。

        自古文人雅士喜好寄澄怀于拳石,对奇木根瘿的钟爱,也源自赏石的义理,以文心诗意雅赏石木之峻峭清奇、纹理华丽、秀漏灵动和朴真自然。通常“大而奇者”用以装点园林,“小而巧者”置于斋窗几案,作为案头清供,复以诗文记颂。或石或木,材料虽有所不同,但都取其浑然天成之态,在随形造化中,品赏“掌中山河、案上乾坤”之趣。

        玩石藏石之风,始于汉代,盛于唐宋,白居易名篇《太湖石记》便反应了盛唐赏石之盛况。唐人曾因“嗜石”而“争奇骋怪”,宋代则因徽宗皇帝藏石成痴,使得达官显贵、士子绅商争相效仿,将赏石文化推至鼎盛之期。

        南宋赵希鹄一生博雅好石,精于鉴赏,在其著作《洞天清录集.怪石辩》中云:“怪石小而起峰,多有岩岫耸秀,嵌山状,可登案观玩”,首将赏石移至文人案头。史上著名的奇石藏家,亦包括了米芾、苏轼、司马光、欧阳修、王安石等文化大家。

        可见对于奇石奇木之爱赏,更多是在天地造化的灵奇秀美之中,注入了丰富的人文意识和艺术创造。“一峰则太华千寻 一勺则江湖万里。” 文人们在肯定天公造物之神秀的同时,更对自然秩序加以了艺术化的遵从;目的不仅在于唤醒人们对自然之美的种种觉知,还要激发人们的人文情感共鸣和历史的联想,是谓:“观雅石之气需明理”。

        因此上,古代文人所品赏的奇石嘉木之气息即是古代文人的文化人格之气息,亦是文人精神之最好写照。

 

奇石香炉

44×34×63 cm

        此香薰天然石质,略经修饰,整器格调高古,色泽沈穆,吐雾纳露,神韵清透,下承两足,尤显敦稳、凝重。熏香炉又称香薰或香炉,从汉代以后,香炉的材质逐渐丰富起来,很快就变成了文人的把玩之物,置于案头焚香,更能静气宁心。

 

铜如意

L:52 cm, 23.51 kg

          此件如意为上等铜材雕刻而成,以奇木灵芝构形,灵芝形象自然,如意根部的曲度、疤节,如意头上的根瘤错节,无一不刻划得栩栩如生。苍劲而又秀美至极,雕工细致入微,材质细润光滑,整器不做过多繁饰,给人一种古朴的美感,颇具文人气息。

 

 

现代

奚希敏 根雕鹤

H:166 cm

         作品取材于千年崖柏,灵感源自古代青铜仙鹤烛台,作者巧妙利用自然根形及纹理结构, 且仙鹤口衔灵芝,可点香薰,整体将仙鹤亭亭玉立之身姿与凛然仙气展现无遗,是一件集实用和欣赏价值于一身的艺术佳品。

        奚希敏(1968-),安徽省黄山市人。安徽省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根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到长辈们的艺术熏陶,其父为当地有名的木匠,其对木材木质的运用出神入化加上以及独有的艺术思维以及对自然的敬仰,成就了今天他写意风格、古意颇浓的根艺创作。

 

清早期

奇木禅杖

H:180 cm

          此杖以自然木藤随形而做,历历瘿节,嵌空玲珑,包浆厚重。整杖富有自然韵味,历经常年摩挲而现沧桑之美和自然飘逸之态,气韵苍劲而风雅。

         杖的历史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古代文人画中的幽人高士,大多有杖在侧。禅僧用杖多有澄心静虑、警策昏沉之用;而云游僧人渡水徒涉时又常以杖探测水深,故古时又称之为“探水”。久经历史演变,持杖已不仅仅是需求,更是文人身份的代表符号,以及修为与趣味的象征。

 

清中期

六舟和尚竹根灯

H:29.8 cm

 

 

         是灯系整支天然竹鞕根制成,清奇古朴,熟旧皮壳中透出一段静穆之气。其隐秘处藏“六舟”二字款。僧达受,字六舟,又字秋檝,自号万峰退叟、慧日峰主、小绿天庵僧等。俗姓姚氏,浙江海宁人。出家于海昌白马庙。曾先后住持过湖州演教寺,杭州净慈寺,苏州沧浪亭。行脚半天下,不受禅缚。耽翰墨,于诗书画印无不佳妙,刻竹,凿石均名重于时。又精于鉴别古器,法书,碑版。嗜金石,富收藏。尤擅传拓古器物全形,堪称一绝。

        阮元尝以“金石僧”,“九能僧”称之,一时名播海门内。 青灯古佛,青灯黄卷,自是禅门清净境界,六舟和尚更能以灯取影,创三代古器之全形之拓。是灯和尚当年作何用,足令人遐思无限。此竹灯十分罕有,且为禅门希珍,当不可以寻常灯视之。

 

现代

刘欣 文会图

纸本镜心

166.5×32.5 cm

        款识:陆树声茶寮记:煎茶七类之茶侯条有凉台静室,明窗曲几,僧寮道院,松风竹月,晏坐行吟,清潭把卷,冯可宾。茶笺:茶宜无事、佳客、幽坐、吟咏、挥翰、倘徉、睡起、宿醒、清供、精舍、会心、赏鉴、文僮。茶忌:不如法、恶其主、客不韵、冠裳苛礼、混淆杂陈、忙冗壁间、案头多恶趣。茶之为饮,最宜精行修德之人,翰卿墨客,缁流羽士,逸老散人,僧道处士或轩冕之徒,超轶世味者。煎茶非漫浪,要须其人与茶品相得,故其法每传于高流隐逸,有云霞泉石磊塊胸次间者,惟素心同调,彼此畅适,清言雄辩,脱略形骸,始可呼童,篝火酌水点汤,或会于泉石之间,或处于松竹之下,或对皓月清风,或坐明窗静牖,乃与客清谈款话,探玄虚而参造化,清心神而出神表。丁酉年时在初春,二月十四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玉川子刘欣。

钤印:[刘欣]、[刘]

 

“无我相”杜鹃根佛龛

72×31×64 cm

 

 

          奇松苍劲之感,色泽黑褐,古意十足。取木根天然造型,随形而出势,既有盘根错节之姿,又具舒朗有致之态,以树木枝干之蜿蜒形制,表现飘逸灵动之美,又巧借树根之稳健遒劲来表现供龛之端庄,可谓颇具匠心。随形就势,趣味天然。包浆油润亮泽,线条屈曲优美,因其别具一格的自然形态,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精品。上刻铭文“无我相”,典出《金刚经》 :“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之句,既有老庄崇尚自然之哲思,又有佛家入定无我之禅意。



清早期

奇木根雕佛手

16×9×6.8 cm

          佛手造型奇特优美,包浆温润。依照竹根天然形制,将光滑的细竹根与粗竹根糙涩的部位进行巧妙组合,佛手上棕点麻皮表现逼真,运用圆雕,以曲直、深浅的刀法变换将佛手的姿态表现得惟妙惟肖,从不同角度观赏皆有不同效果,佛手寓意福气,极具古典之天然意趣。

明早期

李纲铭嘉章精舍铜研山

19.5×12.5×10.8 cm

          此山铜质,巧作山形,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高者名华峰。参差错落者为方坛,依次日岩、玉笋等。各峰均有其名,又有下洞三折而通上洞。左右则因两岸陂陀中凿为砚。其鬼斧神工的天然造型,是仿照当年南唐后主之宝所做。

          南唐李后主雅好词章翰墨,曾藏研山一座,"径长逾尺,前耸三十六峰,皆大如手指,左右则引两坡陀而中凿为研″。南唐灭亡后,研山辗转到了北宋著名书法家米芾手中,米芾视如拱璧,曾专门写了一篇《研山铭》以记其奇,后来因为要归隐,用此研山与友人换了镇江一处古宅。时光如梭,千年如瞬,米芾所藏的研山早就不知所踪,而他书写的《研山铭》在国内学术界和收藏界掀起研究热潮。

 

 

        根据北宋蔡绦的记载,南唐李后主收藏的研山只有一件,而当时名家多有仿制,苏东坡有一件,米芾有两件,宋哲宗皇帝亦有两件。此件研山用铜层层浇铸而成,长近20cm,怪石横生,奇峰叠起,是摹拟南唐研山而成的。并有原配歙石底座,铭文随着研山底面形状随型留白,上面用刀刻铭文四十九字:"梁溪先生示,书院作序。嘉章精舍研山铭并序,中书立传,以佥于公,御史补阙,以明史彰,此训永志。建焱二年岁次二月己丑日″书法体势开张,意态飞扬,一派宋风。

        铭文中梁溪先生乃两宋之际的著名民族英雄、抗金名臣李纲,南宋初年曾担任宰相一职,浙江省博物馆藏有李纲铭文铁锏。铭文刻于南宋初期的建炎二年,则研山的制作年代应在北宋末期。或为宋廷南迁携来之物。研山代表了五代两宋文房审美的高峰,此件研山用铜模拟南唐后主李煜研山,又有宋代名相李纲写的研山铭并序,名相名物,盛世重光,诚可宝也!

 

清中晚期

紫檀原座赏石山子

L:17 cm

        此石拙味古意足,形立气聚,似为晶状或微晶状非均质矿物集合体;微透明至近透明,大部分表层为黄色,内部呈深浅不同的黄、棕黄、白、浅黄白等色。纹理丰富多彩,置于案头,雅趣十足,妙趣横生。配原紫檀座。

 

清中期

灵璧奇石(玄璞)

H:30 cm

          此灵璧石,多面可视,形如云朵,曲折盘绕,如伏若踞。其石势蜿蜒恣,千蹊万径,石面沟壑纵横,遍布皴皱。色黑如漆,凝润如膏脂。扣之如金声玉振,清越怡人。石沉静奇妙、令人致远深思。宋杜绾撰《云林石谱》卷上<灵璧石>中言:“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峯峦,巉岩透空。其状妙有宛转之势。亦有窒塞及质偏朴,若欲成云、气、日、月、佛像,及状四时之景,须藉斧凿,修治磨礲,以全其美。”此石归真反璞,玄之又玄,似书法中“玄”字,符合道家“本自天然,不假雕琢”的美学观念,置于书橱案头,小中见大,更见山水情趣。

 

灵璧石山子

H:15 cm

          此石状若连续立峰,扭转、弯曲,黝黑石体表面纵横褶皱,右侧依附奶白色方解石岩块。质地细腻、坚密,叩之有声。

 

清中期

崂山绿石 立峰

H:89.5 cm

           崂山绿石立峰色泽墨绿,温润如玉。形似柱峰,造型挺拔峻峭,犹如南天一柱直冲云霄,颇具凌云之气势。显露层层肌理构造,层叠堆峦,似有岩层、纹脉缭绕其上,纵横蜿蜒。由于后人的把玩,使其包浆莹润,触手滑脱。观之不由频生凭海临风,畅怀抒情之豪迈风度。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