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一件作品的优劣?教你三招,招招好使!
2016-06-17 17:13:05 来源:书法微报 点击:
书法的艺术审美是伴随书法艺术产生的一个重大课题。先有艺术,还是先有审美?这是个鸡生蛋的问题,不好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审美的改善有助于艺术的进步。当代书法最大的问题,很多人说,是格调太低。同意这种看法。很多人的字,乍一看,挺漂亮,但经不起推敲,越看越俗,看几幅就觉得索然无趣。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审美问题,审美旨趣不高,说到底是见识问题、积累问题。见识高,艺术水准才可能上去。我们普通人不要求有太专业的书法鉴赏知识,但作为书法艺术国度中的一员,也不该对此一无所知,起码要能看出美丑,分出好坏——当然,在书法领域,即使想做到这一点也是比较难的,所以才会有欺世盗名之徒横行市场。我常对学生说,我们怎么看一个字的好坏(他们的水平还只是看“一个字”而不是“一幅字”)?我举了一个例子,看一个字,就像我们看一个美人:先是远观,只能看其身材、轮廓,就是字的形体,是不是匀称或者险绝;然后近察,就看到了美人的五官是不是漂亮,皮肤是白是黑,这就是字的内部结构是不是合理,用笔好不好,点画的质量如何;但这还不够,美人的外在美是最肤浅的美,我们还要感受她的气质、品质是不是好,如果一个女人气质不佳、品德败坏,我相信无论多漂亮都不会令人倾倒,而这表现在一个字上,就是这个字是否有良好的文化气质,有没有品味,是古雅还是粗野,等等。
一幅书法作品摆在你面前,怎样去衡量它到底好不好呢?好,到底怎么好呢?又好到什么程度呢?这确实考量你的眼光和品味,同时也考验你的境界和水平,你可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道很好,但就是说不出来到底怎么好。那么,有没有具体什么标准去衡量呢?其实,衡量一幅书法具体达到什么水平,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掌握了这几个衡量标准,以后再有书法作品摆在你面前时,你也能够煞有介事地说出个一二三了,不至于干张嘴说不出来啥了。没准儿哪天家里祖坟冒清气,你再混个书法大赛评委干干,到那时候---嘿!你就可以背着手、摇头晃脑地对着一堆字侃侃而谈了。
衡量标准第一条:书法的格调高低
格调的高低取决于书家的一言一行是否暗合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如儒家所讲的中庸之道、道家的道法自然等。这既是做人的气质,也是书法的格调。一般一个人的知识、文化、气质、品德、修养等等都能在书法中体现出来。当然了,对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哲学思想你要充分了解,没有这个基础也是不行的。
衡量标准第二条:书法技术的丰富
笔在王羲之的手里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他的很多字都是随机生发的,没有一个是相同的,同样的字都能在不同的字帖里找到变化。王铎和傅山的字一眼看过去充满了变化,但一些相同的字却容易有雷同。
变化是产生美的源泉。要有变化,就要造险。书法的造险,主要包括笔法、章法、墨法、字法的造险。其中首先要解决的是笔法的造险。
1、长线与短线的对比。把几个字连在一起组成长线。长线连绵不断,短线干脆利落。
2、粗线与细线的对比。细线最考验技术,能把细线写得饱满圆润是不容易的。
3、直线与曲线的对比。书法中没有绝对的直线,所有的线条都有一定弧度。直中有曲,曲中有直。有弧度的直线才是高级的直线,有直线的弧线才是高级的弧线。把直线变成弧线会非常饱满,线条会有弹性。高级的曲线是曲中有直。曲线就像钢筋一样,把它弯曲后它会弹回去。
4、直线与斜线的对比。在一幅作品中一定要有直斜对比,如王羲之写的“谢”字,把直线变成斜线就会产生不一样的关系。米芾也掌握了这一点,并且在他的作品中很夸张的表现出来。
衡量标准第三条:技术的难度系数
一个字的好坏取决于线条的质感,像启功的字,很多人都去模仿,甚至很多人都去造假,但行家一眼就能看出来。尤其是他的细线条,任何人都没办法模仿得一模一样,因为写起来非常有难度。一个字是否精彩要看有没有“字眼”,每一个字都会有字眼,就像诗歌有诗眼一样。“眼”就在于那一点点的变化。
1、宽可走马,密不容针。如“将”字将“寸”放大,把“水”处理成左密右疏就是这样。
2、外部空间的打开。字型舒展、开阔,字要放开,不是松散,是紧凑中的一种开阔。
3、绮侧的变化。在绮侧与连带方面做得好。
4、单字与字组的变化。很多时候左右摇摆的东西没有,就会很简单。
5、形式与色彩很重要。形式和色彩就像一个人穿衣服,衣服穿得好就能弥补身材的缺陷。身材的缺陷可能十年八年没办法改变,但可挑选一件适合自己的衣服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