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虽小,但难度不少

2016-06-06 09:21:24 来源:020艺术空间 点击:


         在当代,书画家都以能够创作大幅作品为豪,参展、比赛时候评委会都优先录取这些“大作”。大的作品中能够充分体现作者对画面色彩、笔墨、构图等等的把握能力,相对来看小品画好像就显得微不足道了。但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小品画中以一当十的笔墨技法和以小见大的创作理念从技法上是不亚于大幅作品的;小品画里更加包含着画家的逸兴和丰富的情感。

 

         
        古代文人士大夫画大多水墨小品。因为他们一般都是一些隐士、官员,其饱读诗书,创作书画作品都是业余寄趣,聊以自娱。现代的画家继承了这个传统之余又以练笔或日记的形式表现,结果都是以快速直接的方式来抒发此时此境的内心。艺术创作对“第一感觉”的把握是非常看重的,小幅作品更是合适不过。虽然它尺幅不大,但创作主题却显而易见。因为创作时间不长,所以“第一感觉”还很清晰的在自己脑海里,容易贯穿整个创作过程。这个对于观者、收藏人士或研究员来说是很好的。小品画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比大幅作品的更加接近作者的真实。

 

 

         
        刚刚说了感情,现在说说技法。小品画虽小,但难度不少。《庄子》有“言简意赅”一说,的确,一张好的小品画要以最简单的笔墨表现内心最深最复杂的思想感情这是相当难的,需要有很多的修为练习、历练和悟性等等的蓄势才可以爆发出来。对于构图既有很多的传承性还可以有很多的创新性。因为“第一感觉”的强烈使唤,会冲击着作者短时间创作出一些很新、很大胆的构图,这一点可能在创作大幅作品中也未能梦及。另外,小幅作品中,对于笔墨技巧的要求也是相当的高。大幅作品很多时候看的是整体,一些枝节的小问题在不影响整体的时候就会被忽略了。


         
        而小品就不同了,一张纸已经够小了,里面所可以绘就的笔墨也不可能多,这就促使作者力求笔笔精到。作画时,墨法的干、湿、浓、淡、焦,笔法的轻、重、缓、急都要把握得很好。每一笔出来的墨色变化,转、使、提、按、起、收笔等都要做到最好,在布白的控制方面,也要分割得丰富、漂亮,其面积的大小、形状都要找到含有美感的对比和秩序性。所有的这些技法都使得小幅画面产生丰富性和可读性。小品画就是这样——纸上谈风云,挥毫出乾坤。


甘颖豪,1989年生于广州,书画家,广州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亲得邵雪、单伯钦、苏百钧、张振和、陈兆康、李锐文、梁荣辉、梁伟成诸老师教导。

朱万章评其画:清新雅致,简洁而不单调,极富笔情墨趣。

邵雪评其画:努力表现“人、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世界,画面上的美无疑是理念的感性的美的显现。

萧艺评其画:花开心写,清香自来。

2006年:国画《友谊长存》在广东省师生美术作品展中获特等奖,作品赴马来西亚展出并收藏。

2008年:国画《硕果累累》入选广州市青年美术作品展并展出;

国画《收获》入选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2009年:国画《幽林青翠》入选广东省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

国画《愿与梅花共百年》入选贺中国成立60周年广州美术大展;

国画作品《岭南冬日暖如春》获全国西柏坡杯书画征文比赛铜奖;

2010年:国画《中国红.独秀》入选广州美术家协会主办花城百花迎亚运展览。

2011年:国画作品获广州市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创作奖。国画《花好月圆》入选广州市青年美术展,展出并出画册。

2012年:国画《春晖入旧林》于“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暨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广州美术大展”入选。

2013年:国画《广州好》入选广州市总工会主办“中国梦•劳动美”——第七届“主力军杯”广州市职工书画摄影集藏作品展览。

2015年:国画作品选登《大美术》杂志。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