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艺术|我在故宫修文物
2016-05-24 16:25:03 来源: 点击:
大家周末中午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部豆瓣评分比《舌尖上中国》还高的纪录片。开场3分40秒的时候,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一点都没变样,做着她喜欢的事情。
我特别羡慕我这个同学,也羡慕我的表妹,她们是一类人。我表妹从小到大,只要有人问她,长大想做什么呀,她就会说,想做小学数学老师。而我小时候,要是有人问我,我就会说,想做科学家、想做外交官之类的,所以我特别不明白我表妹的理想。但20几年过去了,她毕业之后成为了一名老师,北京最好的小学校的数学老师。而我既没有成为科学家,也没有成为外交官。
有时候我就想,人能成为自己想时候成为的人,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但是有多少人感受过这种幸福呢?人生就像一棵树,每做一次选择,树就分了一个叉,然后,就再也回不去了。看书可以先看结局,但人生却不能,所以也只好安慰自己,且行且珍惜,莫负好春光。
I 谢谷 收藏杂志 微信责编
三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1月7日在央视首播,彼时反响寥寥。一个月后,这部纪录片却在著名弹幕视频站Bilibili(简称“B站”)走红,点击量超过50万。而在打分颇有公信力的豆瓣网站,其评分更是高达9.5。要知道,偶像剧《琅琊榜》的评分也不过9.2。这对一部纪录片来说,显得相当诡异。
如果现在去B站上看《我在故宫修文物》之“钟表组王津师傅cut”,在这段为时13:48的视频里,你会看到不断弹出的“帅得我全程舔屏”、“王师傅缺儿媳妇吗”、“我居然不知道用什么心情来形容了”。诸如此类。对一位中年修复师的含情脉脉,显然不是将上帝视角一以贯之的央视典型做派能够赋予的。
当央视收敛起她的肿胀,网友们忽然发现,这位手艺高超、仪态儒雅、笑容和煦的钟表组王津师傅,不仅完全可以胜任故宫博物院的颜值担当,其匠人匠心在这个工匠精神被人夸夸其谈的年代,依然有让人心为之一颤的能力。
被网友反复咀嚼的是片中这样一个细节:王师傅背着手,站在慕名而来的人群中,望着橱窗里刚刚修复了几个月的钟表,对着镜头说了句,“有点心疼。”对他来说,原本值得骄傲的修复成果却无奈只得维持展示时的静止状态,这是万分遗憾的事。如果不是纪录片将钟表修好那一刻的灵动之姿呈现在世人眼前,这一份悸动也就只有王师傅自己才能体会得到。
他所谓的心疼,其实是想分享喜悦而不得的孤独。
这些原本也许干一辈子都不会有人知道的修复师,这些即便人们知道也至多将其作为藏品模糊背景的修复师,他们的日常形态,他们的喜怒哀乐,正是《我在故宫修文物》成功的地方:接地气儿。更不要说那完成的特殊任务竟然只是骑个电动车去故宫外抽烟的瓷器修复师,日常生活就是修木雕、打杏子吃的木器修复师。而当一个气质很好的妹子在周一闭馆时间习惯性地在空无一人的太和殿广场上骑自行车,旁白一定没有告诉她,上一个这么做的人是一百多年前的末代皇帝溥仪。
有网友这样描述自己看片时的不淡定:“被师傅致命的气质震慑,比如像去邻居家串门一样随口说出‘我去寿康宫一趟’;比如坐在甄嬛娘娘的宫里看着现存最大的黄花梨组合衣柜;比如老师傅面对一个嘚瑟收藏家亮出的嘲讽脸,真是看了就想给师傅点赞。”
《我在故宫修文物》没有板起面孔说话,没有像说明书一样介绍与修复相关的专业知识,它是生活化的,并因此显得年轻化。这部节奏轻快、视角平易近人的纪录片,让原本巍峨的禁宫成了自家后院儿,推开门就是活在其中那些鲜活的角儿。与13年前被12集大型纪录片《故宫》确立的解说模式比,央视这次的改变无疑聚拢了也许是她意料之中的人气。
修复师、旁白、弹幕,让这部纪录片成就了一次集体联欢。比如,当师傅修复好黄花梨衣柜时说了一句“这擦完了真是幻彩生辉啊”,便有一片弹幕飞过:“新词get”、“师傅气质一个个真不是盖的”、“我觉得他们开口都是文化,我只会说‘卧槽’”,等等。又比如,当解说词提到,所谓早晨开门时大声吆喝,其实是为了赶走夜里在故宫栖息的野猫黄鼠狼等小动物,立即被网友定性为“官方吐槽故宫闹鬼说”。以至于,很多人看完第一遍后,还会二刷、三刷(指看第二遍、第三遍)。而当关掉不停在调侃的弹幕后,他们甚至还会感到,能这样静静地体会片子本身,竟然也是一种别样的美好。
修复师是件苦活、细活、安静的活,和传统手工艺一样,有着失传的隐忧,比如像故宫科技部的百宝镶嵌组、漆器组、织绣组等,已经没有老师傅传帮带了。于是近些年,科技部进了许多80后、90后,让修复工作得以传承,年轻人的到来,也为这些手艺带来一些不一样的气息。正如导演萧寒在片中说的那样,这些修复师对待文物,并没有常人想象得那样战战兢兢,反倒是透着一股子寻常日子的云淡风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