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遂良的艺术人生

2017-12-27 11:20:22 来源:网络 点击:
清包世臣《艺舟双楫》云:

“河南《圣教序记》其书右行,从左玩至右,则字字相迎;从右看至左,则笔笔相背。噫!知此斯可与言书矣。”

        河南,即褚遂良。《圣教序记》,即《雁塔圣教序》,原碑现在西安慈恩寺大雁塔。

1、大起大落的仕途

        初唐因唐太宗崇尚右军,其书风较为注重骨力,丰神劲拔。而初唐诸名家中真正开启李唐门户者实属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字登善,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父褚亮,为秦王李世民文学馆十八学士之一,官至通直散骑常侍。褚遂良博通文史,唐贞观十年(636),由秘书郎迁起居郎,专门记载皇帝一言一行。以善书由魏徵推荐给太宗,受到赏识。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以谋害魏王泰罪被废,褚遂良与长孙无忌说服太宗立第九子晋王李治为太子(即唐高宗)。贞观二十三年,太宗临终时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同被召为顾命大臣。

        高宗即位,赐褚遂良河南县公,又进封郡公,故人称“褚河南”。后出为同州刺史。永徽三年(652)召还,任史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永徽四年,为尚书右仆射。是年,书《雁塔圣教序》。永徽六年,高宗欲废王皇后,立武昭仪为皇后。他认为王皇后系出名门,且无过错,竭力反对废立,由此被贬为潭州都督,后转桂州(今广西桂林)都督,又贬为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显庆三年(658)死于任上,享年六十三岁。

2、“初唐四大书家”之一

        褚遂良博涉文史,其书法初学史陵、欧阳询,继学虞世南,终法二王,精于楷书。其早期风格多刚健朴拙,后逐渐演化为清雅灵润、秀劲舒展的自家风姿。清代刘熙载评曰:“褚河南书为唐之广大教化主,颜平原得其筋,徐季海之流得其肉。”并与唐初的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合称为“初唐四大书家”,被誉为“唐之广大教化主”。

        其楷书代表作有《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尤以《雁塔圣教序》最为著名。

3、大雁塔下的“双子碑”

        《雁塔圣教序》亦称《慈恩寺圣教序》,唐永徽四年(653)立。褚遂良书,万文韶刻。共二石,二石皆为楷书,原在西安慈恩寺,现存西安南郊慈恩寺大雁塔底层,分立塔门之东、西龛各一。

        东龛内为唐太宗所撰之《大唐三藏圣教序》,书写行次从右排向左;西龛内为唐高宗还是太子时所撰之《大唐皇帝述三藏圣教记》,书写行次从左排向右,两碑对称。《序》二十一行,行四十二字。《记》二十行,行四十字。题额前者为隶书,后者为篆书。褚遂良官名前者为中书令,后者为尚书右仆射。书刻时间前者为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月十五日,后者为永徽四年岁次癸丑十二月十日。

        此碑研媚超逸,历来备受推崇。

        唐张怀瓘《书断》云:“少则服膺虞监,长则祖述右军。真书甚得其媚趣,若瑶台青琐,窅映春林,美人婵娟,似不任乎罗绮,增华绰约,欧、虞谢之。”

        清王澍《虚舟题跋》云:“雁塔本笔力瘦劲,如百岁枯藤,而空明飞动,渣滓尽而清虚来。想其格韵超绝,直欲离纸一寸,律以右军之法,虽不免稍过,要之晴云挂空,仙人啸树,故自飘然,不可攀仰矣。”

4、日本学者的“修正线”研究

        日本学者荒金治在所著《〈雁塔圣教序〉的修正线》一文中,考证了圣教序碑中许多笔画多次修改补充的现象。日本别府大学教授荒金信治(号大琳,即荒金大琳,荒金治的父亲)为研究《雁塔圣教序》,分别于1997年、1998年与2006年三次去西安大雁塔进行拍照,回来后把照片放大就发现了许多类似"形"字的修正线。甚至还有一个字里进行5处修正的现象。找到的总数是978个字,修正处达1492。荒金父子通过反复研究考证后,认为"修正线"现象与历史的大背景有密切的关系。修正的特点就是从行书笔画改成楷书笔画。

5、最佳拓本

        此碑传世拓本以明末清初拓本为最佳。本书刊印之本为朵云轩所藏明末精拓本,“灵”字右鈎笔未损。有曾熙题签及边跋。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