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悲鸿墨韵

2017-07-20 10:21:12 来源: 点击:

 

徐悲鸿(1895-1953年)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艺术进入现代之时,徐悲鸿无疑是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他学贯中西,将西方精湛的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由于他在绘画理论和实践上的卓越成就以及他在美术教育方面所做的巨大贡献,他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悲| 颠沛青年:

          一只“孤独而悲伤的鸿雁”

         1895年7月19日深夜,江苏宜兴一条小河边的一声啼哭,徐悲鸿降临在民间画家徐达章的简陋茅屋中,不过那时候他的名字叫作徐寿康。如今宜兴屺亭镇,还完整地保留着徐悲鸿的故居。

         徐达章在当地颇为才名,山水人物花鸟都有造诣,还通诗文书法篆刻,农闲时分就在自家画室里作画卖钱。家中挂满了父亲的画,小小的寿康耳濡目染,对绘画产生浓厚的兴趣。徐达章有《松荫课子图》传世,画中幼小的寿康端坐书桌,父亲手持蒲扇在背后督导。寿康六岁时就嚷着要学画画,但父亲让他读完四书五经,九岁的他终于开始学画了。寿康每日临摹清代末年的插图大画家吴友如的石印画人物一幅,还经常随父亲进城到画店观赏石涛、八大山人、任伯年的画作,回家便默写。

徐悲鸿画作《愚公移山》

徐悲鸿画作《蜀妇汲水图》

          十三岁那年,家乡连遭灾害,寿康跟随着父亲到邻近的县乡鬻字卖画,经过长达四年的流浪卖画生涯,父亲在长期的奔波困顿中身染重病而不得不返回故乡,十七岁的寿康从此挑起家庭重担。他在宜兴女子师范、彭城中学、始齐小学三所学校担任图画教师,每日徒步往返三十多里,常常半夜就要起床赶路,也养成了他日后健步如飞的习惯。

         父亲去世后,他不顾家人反对,把寿康改为“悲鸿”,意为悲悯之鸿,悲鸣之鸿。

         在《巴人汲水图》中他写到:“忍看巴人惯挑担, 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或许他天生就是这样的一个殉道者。他曾说,要“为人生而艺术”,他的眼里总是能看到那些苦人儿。他的艺术,是真的反应了那个时代痛苦的部分。

师| “新七法”:

       中西融合改良中国画

       在中国当代美术史上,有三位绘画大师,学贯中西,分别是徐悲鸿、刘海粟和林风眠。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忧外患之下,中国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撞击。他们都是受中国文化的熏陶,又系统接收了西画教育,都想革新中国绘画,徐悲鸿持“中国画的改良论”,刘海粟是“融合中西、致美创新”,而林风眠是“调和中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1917年,徐悲鸿在日本待了半年考察日本的美术发展状况,为争取公费留学,年底他来到北平,在故宫观摩了大量的古画,汲取了丰富的艺术营养。1918年,他遇到了一个对他未来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蔡元培。

     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是提倡美育的中坚人物,在北大首开美学课。他对中西画艺兼备的徐悲鸿赏识有加。就这样,二十三岁的徐悲鸿被聘为中国最高学府的教授,成为画法研究会里最年轻的导师。徐悲鸿负责教授人物画和水彩画,其间,他发表《中国画改良论》一文,对中国画界的保守势力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说:“中国画学之颓败,至今日已极矣!”他明确提出,“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画之可采入者融之。”他主张中国画的发展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融会贯通中西绘画。

          1919年,徐悲鸿从上海乘船奔赴法国。从此,徐悲鸿开始了他在艺术生涯的重大转折。在法国以优异成绩考入巴黎高等美术专科学校,一待就是八年,接受了系统的欧洲学院体系教学及观念。徐悲鸿刻苦学习,佳作不断,1927年竟有9幅作品同时入选法国全国美展,这在整个欧洲美术史上都是史无前例的。

           1927年回国后,他参与创办南国艺术学院,随后任北平艺术学院院长等。此后,他一直用写实主义来改造中国美术,其观点主要集中于“新七法”中,即:一、位置得宜,二、比例准确,三、黑白分明,四、动作或姿态天然,五、轻重和谐,六、性格毕现,七、传神阿堵。他坚持“素描是一切造型的基础”,强调“中国画教学也要以素描为主要基本功”,他认为,达到了造型逼真,和谐、神思就会自然而然地出现。

徐悲鸿送给徐志摩的“猫”
 

        徐悲鸿以中央大学艺术系为阵地,通过教学方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写实主义国画流派。他说,“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

马| “悲鸿马”:

      “铲尽崎岖大道平”

      徐悲鸿以画马著称于世,为了画马,他“速写稿不下千幅”,还学习解剖,了解马的骨架、肌肉,因而他笔下的马融解剖学于传统笔墨之中,匠心独运,落笔有神,奔放而不狷狂,精微而不琐碎,因此他笔下的马家喻户晓,成为他的形象标识。杜甫有诗“斯须九重真龙出,一洗万古凡马空。”用在徐悲鸿身上也颇恰当。

徐悲鸿画作《八骏图》

           马最能反映徐悲鸿的个性和特色,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和感情,他画的每一匹马,似乎都有傲然之骨。徐悲鸿画马,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多的是寄托感情。特别在抗战中,他认为作为艺术家,应该与国家荣辱与共,因而他画的马,成为觉醒的民族精神的象征。

          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变”爆发,上海军民奋起抗日,徐悲鸿激情澎湃画了一批昂首屹立的马,命名为“独立”。1935年,他画《奔马》一幅,题曰“此去天涯将焉托,伤心竟爽亦徒然”,他还画了“相期效死得长征”的奔马,期望民族的觉醒和奋争。1940年,听闻鄂北抗日大捷,他喜作《群马》,有“万里可横行”的气势,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1949年新中国成立,他用《奔向太阳》表达心中激动。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徐悲鸿画了一幅《奔马》寄往前线,战马飞驰,有着不可阻挡的奔腾之士气。当年,他还画了一幅《奔马》图,题有“山河百战归民主,铲尽崎岖大道平。”表达他对新中国的希望,也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是年9月26日,徐悲鸿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逝世,年仅58岁。



鸿

陈丹青

画家 文艺评论家

            “徐先生一辈子的座右铭是“一意孤行”,今天哪位艺术家胆敢“一意孤行”?我们不但不敢“孤行”,我们甚至没有自己的“一意”。”

喻 红

中央美院油画系教师

          “在他眼中,当时的中国美术和当时的中国社会现状一样,像一个病入膏肓急待拯救的病人:“若此时不再振奋,起而师法造化,追求真理……艺术必亡。面对当时动荡的时局和破碎的山河,他一次次的义卖作品支持抗战,捍卫“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这不仅是他个人的选择,也是一个时代的选择。”

今天是悲鸿大师诞辰122周年纪念日

谨以此文追忆我们心中永恒的艺术大师

谋生乱世系孤蓬,笔墨耕耘笑驭风。

抒就途中车旅迹,绘成纸上马行空。

三分正气书豪志,一片丹心建善功。

留得画坛皆记取,云涯路远慕悲鸿。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