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老婆别吵了,银两不够花问我要

2019-06-20 13:56:12 来源:网络 点击: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
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上言加餐食,下言长相忆。
——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


        这首汉乐府诗,我们看到书信的在古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长跪读素书”,令人不禁想到木心先生的那首《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当忽然接到亲朋好友的来信,心情可想而知。

        书信,是古人互通消息的工具,它还有很美的名字“锦鲤”、“飞鸿”、“青鸟”、“彩云”。从流传百年的古人信札中,我们不仅能看到风花雪月的“长相忆”,也能看到充满人间烟火的“加餐食”。



        日前,上海博物馆推出了“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通过展出的49通明代吴门文人间往来书信,观众可一窥祝枝山、唐伯虎、王宠、王守札等明代吴门书画家过往尘世的两个面。

        在前不久,由台北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举办的“顿首·明朝的来信”的展览,展出50余通明代名人尺牍,包含内阁首辅、吴门才子、文徵明六代家族、祝允明、王宠、王铎等。

        在这一系列的手札展中,我们似乎有一种感受:这些历史上的“名人”们“走下了神坛”,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他们的形象在我们脑海中日渐丰富起来。


柴米油盐同样发愁


        在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古人光鲜亮丽的生活,如兰亭雅集:志同道合的朋友相约,一起流觞曲水,岂不美哉?

        那么问题来了,谁买的菜,谁备的酒?银子没了怎么办?

        这些信札给了我们答案。

        银子够不够?千万不要吵架



文徵明致妻札


        不知道出殡的事情怎么样了?棺椁砌了没有?之前的银子不够用的话,现在再拿二两去。各种事宜都节省一些,再不要与三房四房里的人计较,以前我两次出殡的事,没有让大哥出一文钱,这你也是知道的。千万记得要劝二官不要和跟他们计较,切记切记。

        文徵明在给他妻子的信中就详细问了家中情况,银两够不够,不要与人争吵,拉拉杂杂,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爱操心的文徵明。

        长安的米越来越贵了



王铎 《与柱国六翁(侯恂)书》


        台下更有以铸我耶?长安米价日沸,曲突烟清,幽书屋润,虽消遣岁月,人事驰骑,实(点去)宵听噪筵,煤气杂来,良荒神况。非有台下之知,有不皮相铎为。

        长安米价太贵,听到这话是不是很出戏呢?想不到你是这样的王铎啊。

        比催缴房租更痛苦的是



孔尚任 《与西园(孔贞灿)书》


        空斋无事,日费笔墨,代不知谁何之氏,申庆唁,不喜而笑,不悲而哭,此种债负,更剧于催租吏,苦甚、苦甚。小屏借光,尚未拜乞,忽接《烟云》,顿开俗目,再读铭言,益增赧汗,穷簷冷日。赐我三春之晖,无以图报,有仝草之心。容面白不一。上西园老师主盟。期宗门生尚任拜复。

        此信写给孔贞灿,为孔尚任的族叔,著有《西园集》。孔贞灿不仅是孔尚任的老师,在孔尚任罢官归里后,两人时常诗酒往来。孔贞灿家赀丰厚,学者认为现今流传的《桃花扇传奇》西园本即可能是孔贞灿出资刊行的。

        此种债负,更剧于催租吏,苦甚、苦甚。
 

走关系?自古有之


        上海博物馆书画部副研究员,“遗我双鲤鱼——上海博物馆藏明代吴门书画家书札精品展”的负责人孙丹妍通过大量的研究,梳理出了吴门关系图。这样一张关系图较为简明地向观众交代清楚吴门的关系,她说:“姻亲、师生、朋友、同僚、父辈世交……吴门就是一个巨大的关系网。两个人之间总有一条线可以将他们联系起来。这与吴门的文人愿意抱团,愿意提携后辈,愿意一起向上发展的风气是分不开的。”



吴门关系网


        分享两封书信:一封是唐寅为他人引荐,一封是唐寅在涉及政治风波后,吴宽致写他写的一封“乞情帖”。

        我的朋友要来,请麻烦照顾
 


唐寅致施敬亭札


        与您匆匆分别,已经好几年了。很久没有问候您的身体起居,想必您公事之余都有闲暇,贤德的声名远扬。当今天下都在求取贤才,您怎么能坐视不理。我的朋友温子载,要来太平,我这里告诉您,希望您知道。

        温子载善于刊刻碑文、牌匾,也擅长书法,一并告诉您。

        作为朋友,唐寅极力为朋友温子载引荐,让他能得到好的照顾。

        唐寅无辜的,还望照顾



吴宽致欧信札(乞情帖)


        自您到吴中,一封信也没收到。听说敕书已先到了,不知什么时候往浙江去,非常挂念。今年科场的事,连累到我的同乡朋友唐寅,他只是到程敏政那里,为老师梁储求送行的文章,往来了几次,有妒忌他盛名的人就以此毁谤他。言官知道这事,也没核实查访,就上疏举发,后来法司问询的时候,了解了情况,参奏的言辞已经轻了,将他送到礼部发落。然而礼部又不区别对待,仍旧按照惯例,发配他充当吏役。这件事,士大夫之中都知道唐寅冤枉,并非只有同乡知道而已。他虽然也曾上奏申诉过几次,但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了。现在将他发配浙江,屠老大人怜惜他,定做通吏名目。如果他到了您那里,恳请您和贵处的杨、韩两位长官以及各位同僚说说情,顾念他是个解元,平生清雅好学,没有什么别的劣迹,如今流落到此,穷途末路,如果不仰仗上司照顾,实在无法生活。将来若有出头之日,他一定不会忘记您对他的恩情。

        无论是庙堂之高,还是江湖之远,他们过着与普通人一样的生活,一样冗烦,一样艰辛,时代的风云与碎屑他们无不沾染,常人的苦乐与平凡他们俱都承担。


人际往来不能少


        作为最常用的通讯手段,书信还承载着保持人际沟通的作用。时不时鸿雁往返,也增添乐趣。



沈周致祝允明札


        捧读了您的大作,妙句令人惊叹,简直可以称得上超过了唐代的大诗人元稹和白居易啊,真是太羡慕了。谢谢您了,但是丰厚的酬劳恐怕是空话,见到的只有零星的犒劳而已,呵呵。草草回复,其余的等见面再说。



文徵明《与子吁(周复俊)书》


        昨承话别,匆匆不得尽情,殊深愧念。闻明早解维,衰年畏暑,不能走见,□绒一端,奉将鄙意,不足为赆也。外南珉公书,却烦递达。馀惟远道,千万自爱。徵明肃拜。子吁提学贤亲侍史。

        文徵明说,昨日和周复俊闲话余情,听闻周复俊近日将要离开,因无法前往送行,故先致赠绒布一端(约等于现今的一疋)。文徵明并有一封致王廷的尺牍,烦请周复俊送达。



祝允明《与九畴书》


        昨日初寒,甚觉严冽,正无可以为御,不意乌玉之惠。诚谓大旱而有甘霖之施也,其感何可量耶。竢稍和当躬谢于堂下。不次。允明顿首。殿撰九畴亲家先生侍史。敬馀。

        祝允明感谢九畴亲家赠送乌玉以御寒,表示之后将亲自前往道谢。



蔡羽《与某人书》


        湖差后,想得归。僕有所托,先人号橘洲,将置一卷,求图于衡山。此处绢不佳,烦寻一段。酬贾仍仗专坐其馆,请之而来必妙。大约如王元寀〈槐庄图〉,想无厚薄也。卷成当图报。外,笺札一封、牙图书、川扇各一,敢烦左右附至衡山馆。不具。蔡羽顿首。八月十二日。涵虚石先生。外,糖果奉山房,乞与武溪共之。

        蔡羽想为父亲蔡滂所建置的园林向文徵明求图,但因手边没有好绢,想向对方请求。找到绢后和笺札、牙图书和川扇一同送至文徵明处。


风花雪月不能少


        艺术家与其他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琐碎的日常生活之外,他们依然能自得其乐,营造一个精神上的桃花源。



祝允明致文贵札(登高落帽帖)


        登上高处,被风吹落帽子,都被风雨阻挡。虽然我牙齿不好,很少饮酒,但怎么能够在家里一个人孤零零对着风雨呢?驼蹄已经熟了,请您中午前过来,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博戏,一起把它吃掉吧。

        在那里,他们有诗、有酒、有花、有茶;有翰墨风流、有丹青雅尚,他们吟咏、酬唱、抒写、挥洒,悲喜都付诗篇,苦乐都堪描画。



文彭致钱榖札


        下雨没什么事情,想看看石翁的册页。有兴致到我这里坐坐,尝尝用惠泉泡的新茶,怎么样?



王宠《与衡山(文徵明)书》


        风雨久滞湖上,即刻始归,欲拟十三日奉陪吾丈过春潜处,如何如何。或先发使者,一期后早伺候门下。若雨又不果,再约。宠顿首再拜,衡山二丈先生执事。

        此札写给文徵明,内容为邀约文徵明一同拜访友人顾兰(文徵明的挚友),如果下雨,那么就再约过。



蔡羽出的命题作文


        自号林屋山人的蔡羽在家中养莲台芍药花,有一天开了五朵,都是层层叠叠的浅红颜色,十分明艳动人。原本院子里长得茂盛的如今却只开了两朵紫色的小重瓣。他写信给王守王宠弟兄俩出了个“命题作文”,请他俩照此景赋诗,并相约第二天见面互相酬唱。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