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书法写到没进步时,你就进步了

2019-04-01 17:46:09 来源: 点击:
        谭延闿学书既具备恒心与毅力也善于思考和观察,他时常将自己的学书心得和体会与友人共享,或载入日记。通过搜集他的书法言论,我们总结出他对技法的几点见解:

迟与速

        书法中的迟速又称徐疾、涩疾,传汉代蔡邕《石室神授笔势》曰:“书有二法,一曰疾,一曰涩,得疾涩二法,书妙尽矣。”显然,运用好迟速对于书技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谭延闿临《麻姑》局部

        迟者,缓也,相当于徐、涩之意,是指在运笔过程中要点画务实,饱满到位,胸有成竹。速者,迅捷也,等同于疾,意谓行如流水,畅快淋漓,笔尖如有飞动之意。通俗来讲,迟速二法即是书法作品中的节奏感。一幅充满节奏变化的书作,必然需要书家用笔有迟有速,迟时缓缓而行注重点画形态,速时果断敏捷强调气势连贯。迟与速应相互得宜,过与不及都难得书法疾涩之妙。过迟,则易滞笔,行笔不畅,缺乏连贯,徒有其形。过速,则易于流滑,墨不入纸,轻飘浮躁,所谓欲速则不达。

        谭延闿学书就曾犯过迟速不当之病,他在1916年3月16日的日记中说:“临《麻姑》五纸,平日作字太快,今力求慢,然不佳如故。”此时他研习《麻姑》已近两年,对其中的用笔、结字早已熟记于心,所以难免作字迅疾,然不知此为一病也。他随后又力求其慢,但同样不佳,则是“过迟”之故。


谭延闿  七言联

        他反复实践过后悟得其中奥妙,并告诫友人道:“点画、使转亦须不使光滑。盖太快固易令笔畅,太慢易令笔滞,需使有积点成画之意乃佳。”谭延闿此语简明扼要,非常形象又有见地的说明了作字快慢的特征,也一语道破他所悟出的行笔迟速之准则,即“需使有积点成画之意乃佳”。

肥与瘦

        书法中的肥瘦是相互对立的美学范畴,它们常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即丰腴与清瘦。肥则厚重质实,饱满丰腴。瘦则灵动飘逸,清妙瘦硬。同时肥瘦又是相互统一的,从丰腴与清瘦两种风格来看,书法的肥瘦并无孰优孰劣之分。首先,真正好的书作通常是肥中有瘦,虽瘦实腴,所谓“真颜不肥,真欧不瘦。”


谭延闿  行书八言联

        所以,学书需掌握肥瘦之真谛。谭延闿初学翁、刘,书法审美也受其二家影响,后又师法鲁公,延续了鲁公壮美的书风,所以他的字属丰腴肥美一类。但他也曾在初学鲁公时,叙述其临鲁公《离堆》因用墨太丰而难于见好也,此后他深知作书肥瘦应有度。


钱沣书法

        谭延闿曾作书论钱沣书法(上图),赞扬钱沣书法见于骨力,并批判世人作书“戢戢同墨猪”。1926年他在给友人的信中总结道:“近始悟书贵瘦硬之旨,不可太肥。东坡号称肥,然亦至丰满而止,肉馀于骨必不佳。颜书尤如拳师,筋肉盘纡也。”从此语看虽然谭延闿幼时作书便以骨力见称,此后更是“笔力殆可扛鼎”,但他早年对于丰腴与瘦硬并无较深的体会,只因天赋秉然而未犯“墨猪”之病。谭延闿有了“肥瘦观”的领悟后对于其书技来说无疑是质的转变。

其他

        中锋行笔。古人作书尤为崇尚中锋行笔,中锋线条厚重遒劲,是书家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历来关于中锋的描述也是众说纷纭,有形容中锋的线条如“锥画沙”、“屋漏痕”等。前人论述中锋不尽相同,但以“锋在正中”较为统一。谭延闿也注重中锋行笔,他的论述非常直观:“锋尤当使中,不可令一面如刀,一面如锯齿。”中锋行笔的线条艺术在谭延闿的楷书中表现的十分明显,笔笔藏锋,笔笔中锋,笔画两边的边缘线细腻光滑,从未见“锯齿”状出现。


        眼界。眼界一词原指眼力所能看到的范围,后引申为见识的广度。书法眼界通常是指个人鉴别和欣赏书法艺术的能力。眼界对于个人书法水平的提高也是至关重要的,谭延闿曾论述过在学书过程中“手与眼”的关系,他认为“凡学书愈觉拙劣,即愈有进境。盖眼之进每先于手,知不佳,则佳者在后矣。”意谓眼界的提高通常要在实践之前,所以越是觉得自己的书作不佳,越是有助于书技的提升。


        穿插避让。穿插是指书法结字或章法的一种技巧,而避让有时是为了更好的穿插。若不懂得穿插,结字易散,笔画之间或章法分布上难免冲突。唐欧阳询作字中宫紧密,遂以险绝著称,其中便有巧用此法的因素。谭延闿从古人作书的结字特点中总结出一则规律:“古人作书,上不让下,左不让右,盖作书时闻于无见好之心未尝预为之地也。其拙在此,其高出后人亦在此。颜书明显,小欧亦然,宁上占下地步、左占右地步也。”谭延闿此语表面看似与避让相背,如果谭延闿真不懂得避让之法,恐怕作不出结构精美的楷书作品《节录枯树赋》,所以他此论实则是在提倡一种险绝的穿插法,“上不让下,左不让右”与“上占下地步,左占右地步”实际是指上可以穿插到下,左可以穿插到右,作字应大胆开张,不宜太过拘谨。

        
综上所述,谭延闿综合古人与自身实践与理论经验,在学书过程中悟得了不少的技法准则,也揭示了书家个人书法水平的提高是需要多方面素质相互配合的。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