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执笔时"松紧程度"?

2019-03-18 15:35:10 来源: 点击:
​        从广义上说笔法应包括执笔法和运笔法。执笔可以说是学习书法的第一课,卫夫人在《笔阵图》中曾说:“凡学书字,先学执笔。”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向张旭请教笔法,张旭扼要地回答:“妙在执笔。”郑子经说:“夫执笔者,法书之机键也。”这些都说明执笔得法与否,是写好毛笔字的关键之一。“执笔为用笔之始,不解执笔而言用笔,必无是处”。作为笔法的技法构成环节之一,执笔有其无可替代的功能。执笔的内容有身法和指法两大方面,通过两者的协调配合,又有许多不同的具体表现。这又集中表现在执笔的高低、松紧、轻重等方面。历代书家、书论家讨论执笔者颇多,但对以二王为代表的两晋书家的执笔方法却论述并不多。虽偶有论及者,又因环境、工具、审美观等的变化,对执笔内容、方法的论述和阐释也见仁见智,所论角度,所持主张,常见相左。

​        晋人对执笔的认识,集中在高低与松紧两个方面。传为卫夫人的《笔阵图》云:

​        若真书,去笔头二寸一分,若行草书,去笔头三寸一分,执之……执笔有七种,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手不齐,意后笔前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愈前笔后者胜。

​        从执笔的高低上来看,《笔阵图》中对执笔高低的规定,大致是符合字体形式特征的,如果不计较具体尺寸的话,可以视为一种原则性的要求。从执笔的松紧来看,当时似乎普遍主张紧执、反对宽执,甚至把执笔松紧与点画的优劣直接挂钩。因为王羲之曾学书于卫夫人,在执笔上他很可能会受到其师的影响。


​        有关二王的执笔之法,史书并无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我们只能根据某些书迹和部分流传的说法做些推侧。有关王羲之从背后掣献之笔而不脱的故事,历代文献多有记载:

​        献之年甫五岁,羲之奇其把笔,乃潜后掣之不脱,幼得其法,此盖生而知之。

​        七八岁时学书,羲之密从后军其笔不得,叹曰:“此儿后当复有大名。

​        羲之为会稽,子敬七八岁学书,筱之从后军其笔不脱,叹曰:“此儿书,后当有大名”。

​        从这些大同小异的记载中可以看出几个问题来:

​        其一、说明王羲之比较赞成较紧的执方法。其二、说明王献之练字时能全神贯注,精力集中,其有常人难以其备的执着精神;其三、王献之执笔之法异于其父,故右军奇之:其四、说明献之执笔之紧、特牢固。因为有了这一故事,书法优劣是否系于执笔之松紧,遂成为一千年公案。历来把紧执笔奉为金科玉律的人很多,但持相左意见的也代不乏人。


​        写字原是为了实用,记载人们语言和一切社会活动之所需。写字最早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书写方便,在这一前提下,要求字写得更好些,然后才逐步上升而成为书法艺术。笔者认为,执笔既有定法,亦无定法。所谓定法,是指共同遵守的原则。如执笔不宜过紧,腕肘不宜紧压桌面等。所谓执笔无定法,即是在共同遵守的原则下,各取所宜。执笔本无定法,只要书者在执笔时不违背人的手腕和其它部位的生理机能,感到书写时得心应手就是好的执笔方法。在这一点上,我比较赞成宋人苏东坡的观点,他说:“知书不在于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得之”

​        所以尽管史料有不少关于王献之执笔紧的记载,但真实与否尚难定论,至于后人对献之紧执笔的附会更应该作一分为二的看待。从二王所遗留的书迹来看,他们可能使用的是执笔相对较牢的执笔法吧,但绝对不会是那种像有些人所理解的僵死的、一味用蛮力的执笔方法。

        
掌握合理的执笔方法,是写好毛笔字的首要基础。但掌握了执笔法之后,还要善于运用。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