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结合的三次阶段发展

2019-02-13 11:25:52 来源: 点击:
        中国书法史上所谓的碑帖结合,有三次最为重要的阶段。

        第一次为“二王”时代。王氏书法(特别是大王)就是第一阶段的碑帖结合,可称为原创性的碑帖结合,王氏书风中带有浓重的篆隶之意便可说明。东汉章草已发展成较为完整的格局。

        在魏晋,楷书相继成熟,但篆隶的笔意仍然 在楷书中有所延伸。特别是行草,更带有较为浓重的篆隶风范。


东晋 王羲之 《姨母帖》 纸本 辽宁省博物馆藏

        这完全是一 种自然的组合、天成的进化发展。这种原创性的书风完全是社会发展中的产物,人为的因素非常少,故以王氏为代表的书风统治了一千余年。


东晋 王献之 《鸭头丸帖》 26.1cm×26.9cm
上海博物馆藏

        而这种原创性的碑帖结合的书风往往被误认为是帖学的典范。

        我以为真正帖学的开始应是在楷书完全成熟后的唐代。特别是由于唐太宗所好,由宫廷书家虞世南、 褚遂良及冯承素所临《兰亭序》以后,三者均以楷法来临摹《兰亭序》,使得《兰亭序》 进入了一个纯帖学的时代。


唐 虞世南摹 《兰亭序》纸本 行书
24.8cm×57.7cm 故宫博物院藏
 

唐 褚遂良摹 《兰亭序》 纸本 行书
24cm×88.5cm 故宫博物院藏
 

唐 冯承素摹 《兰亭序》 纸本 行书
24.5cm×69.9cm 故宫博物院藏

        后之学者临习,将碑学的因素从原创《兰亭》中 一一剥离,纯帖学的书法延续下来。

        在书法的长河中,当然也有一些学者尝试碑学的写法,如宋代黄庭坚写《瘗鹤铭》,明代宋克写章草书......但他们只是用楷法来改造碑学,其实质仍然是在写帖,如宋克的章草用笔尖削、笔画轻佻,并非是章草本意,而是楷法章草。严格地讲,它是一种伪章草,或假章草,不能混入章草范畴。正脉的章草用笔是古籀篆隶,而绝不是楷法。




宋拓南朝《瘗鹤铭》 (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直至明末清初的王铎、倪元璐、傅山,由于时代的需要,他们完成大幅行草书时深感力不从心,故以碑法为依托,方能神定气足。他们在篆隶中又找回了篆隶笔法,一反帖学用笔,创造了波澜壮阔、气象恢宏的大幅的行草。

 

王铎 《草书唐人诗九首》 (局部)
绫本 首都博物馆藏
 
        这就是所谓第二阶段碑帖结合的典型创作方法。而这种创作方法并未有更多的理论阐述,也不能通过刻意的、有计划的、有步骤的训练获得,它是在一种朴素的、实在的创作过程中获得的。

 

倪元璐书 《赠李秀才是上公孙子》 纸本 行书
128.5cm×93.1cm 故宫博物院藏

        在清代,考据学的兴起带来了书法的又一次革命。提倡碑学也成为一种时尚,甚至有人公开站出来贬低帖学,训斥赵、董之流。学者们均以写碑为业。

        直到民国年间,有建树的学者们意识到碑与帖各有所长,力主将二者有机结合,他们身体力行,在碑与帖上均花了大量的精力,终于创造出碑帖兼收并蓄的结合体。其中代表人物有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徐悲鸿、谢无量、 林散之等,他们不但功力深厚、学养饱富,而且使艺术美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完善。
 

清 吴昌硕书 《临石鼓文》 纸本 篆书
149.5cm×82.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文选自《书法教育》2018年增刊
作者:储云 (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江苏文史馆书画院副院长)
原题
《所谓碑帖结合之我见》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