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一户人家的灶柴堆里,捡出八大山人的这幅《双鸟图》

2018-12-14 09:53:37 来源: 点击:


黄涌泉生前


        书画鉴定大家徐邦达先生,曾在一次访谈中被问到,“您的学生或徒弟里对哪一位比较满意?”

        徐老一生学生寥寥,这个问题看起来还有点直接,未想,徐老答了:“浙江的黄涌泉。”

        但这个学生,走得要比老师早。2005年,黄涌泉因病在杭州逝世,七年后,徐老也走了。黄涌泉的名字,如今越来越少人知道了。

        黄涌泉,国内研究明末清初画家陈洪绶第一人。他在浙江省博物馆工作了40余年,是当代最出色的古书画鉴定家之一。

        照片中的黄涌泉,不高,消瘦,背总是偻着,当初,他就是这样从半毁半坏的书画中捡选、抢救出重要书画1000余件,最后因数年奔波劳累,身体坏得厉害。



八大山人《双鸟图》


        杭州一户人家的灶柴堆里,捡出八大山人《双鸟图》

        黄涌泉慧眼别具,常常能“捡到”宝贝。展厅中,整整一排墙面的古代书画都与他相关。

        明末清初八大山人的《双鸟图》轴——这是黄涌泉1959年在杭州一户民居内的灶柴堆里发现的。之前,这幅画只在日本的一本图录中有影印图,谁也不知去向。

        此图作于康熙三十三年,清末民初为杭州王芗泉所藏。王芗泉去世后,这张画传到了其三媳手里,老太太不懂字画,才胡乱把这件珍品与木柴混杂堆在厨房灶间里。

        明代陈子和的《苏武牧羊图》——发现之初,这是国内唯一一件陈子和的作品。1973年,黄涌泉到嵊县做鉴定工作,在一堆废品里,“捡到”了它。

        还有明初谢缙《东原草堂图》轴、明陈洪绶传世最早的作品《龟蛇图》轴、桐乡市博物馆藏崇福寺旧藏明嘉靖彩绘《诸天菩萨图》轴、浙江图书馆藏《枫桥宅埠陈氏宗谱》、杭州博物馆藏明末清初画家郑旼的《拜经斋日记》稿本等,都是当年经黄涌泉发现并鉴定入藏浙江省内各家博物馆、图书馆的珍罕之品。

        几十年来,全省各地经他过目的书画多达十多万件,他鉴定发现的宋代至清的珍贵字画有上千件之多。

        黄涌泉一生著述丰厚,有《八大山人双鸟图考辨》、《书画鉴定浅谈》、《吴镇绘画作品真伪考辨》、《杭州元代石窟艺术》、《浙江历代画家作品选集》(与王伯敏合编)、《浙江近代书画选集》等,尤其是《陈洪绶年谱》,是对陈洪绶的生卒、生平、作品、影响的里程碑式总结,为后人研究陈洪绶提供了可靠参照。



徐邦达(左)和黄涌泉(右)


        遇到徐邦达,教学相长,他是研究陈洪绶第一人

        黄涌泉遇到徐邦达,是在28岁。他感叹:“总算是得到了专家的指点。”

        书画鉴定一开始并非他的专业。1927年,黄涌泉出生于浙江嘉善。父亲是黄元昌茶叶店老板,希望他继承家业,但他的志趣却在书画上。

        1953年8月,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立不久,挑中了当时已在古代书画鉴赏圈小有名气的他。

        一张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合影中,年轻、清瘦的他站在人群里,旁边是邵裴子、郦承铨、沙孟海、朱家济——解放初期的浙江省文管会,人员虽不多,但皆是鼎鼎有名的大家。与他们共事的经历,成为黄涌泉人生中最大的转折。

        1955年7月,黄涌泉赴京进修,带着沙孟海先生写的介绍信,去故宫博物院拜访徐邦达先生。两人从此以师生相称,而他们之间的交往,颇有些“教学相长”之味。

        1978年,徐邦达南下鉴定书画,回京后说:“我发现了两个人才,浙江有黄涌泉,江苏有萧平,他们对地方名家的认识是我所不及的。”他说的是黄涌泉对陈洪绶的研究。

        1979年,浙江省举办古代绘画联展,其中有一张借展的“明朝张翰《十六罗汉图》卷”,卷上有张翰图章,卷后有清朝康熙年间杭州翁嵩年题跋,定为张翰所作。

        黄涌泉却并不这样认为,他重新从画卷笔墨出发,依据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判断该卷应是南宋晚期的作品,画卷上的张翰图章应当是收藏印,推翻了翁嵩年的结论。他的结论,得到当时文博界的一致赞同。

        “过去有些人把印章、著录等看成是辨真伪的主要依据,这是反客为主,容易失误,有时甚至起反作用。”黄涌泉的经验是:“看一件书画,鉴考并用,应以鉴为主。”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