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四大书法家之一陈奕禧书法欣赏

2018-12-06 11:18:05 来源: 点击:


        大字沉着浑融,无轻佻之态,小字稳健而柔美,精于小楷,以行草书著称于世,善于作大幅立轴。这是后人对清代初期四大书法家之一陈奕禧的评价。



        陈奕禧(1648-1709),字六谦,号香泉、葑叟,浙江海宁人。以诗歌和书法著称于世,尤以书法最为知名。与姜宸英、汪士鋐、何焯被并称为康熙年间书坛四大家。



        陈奕禧自幼习书,书法取法晋人,专以帖学取胜,在当时的士大夫文人中影响较大。他精勤钻研书法,小楷以稳称著称,大字条幅沉著浑融,有“用笔千古不易之正宗”、“翰墨妙当代,海内翕然”之称,号称“香泉体”。
 


纸本,纵103厘米,横37厘米,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释文:我忆南湖春酒香百钱亦可解愁肠湖头白藕犹堪爱正是佳人玉臂长奕禧

        陈奕禧的书法作品受许多人的青睐,远近争求其作品,日本国天皇也出重金收购。代表作《梦墨楼法帖》、《予宁堂法帖》,流传甚广。



        清初书法带有明显的明朝传承,明代末年狂放不羁的狂草书风与清代禁锢的文化政策格格不入,并没有得到发展。所以清初以后书法家很少有能写草书的,加之康熙酷爱董其昌书法,至乾隆又推崇赵孟頫的书法,一般书法家只奉赵、董为典范。



纸本,纵174.2厘米,横40.7厘米,现藏于安徽省博物馆


        释文:清都本自产醍醐未许凡流挈玉壶只有东方曾窃饮武皇舍近一何愚奕禧



        陈奕禧是当时反董派的头号人物,作书不甘心于董氏的束缚,他对米字用力较多,着意于结体变化,字里行间时作鼓侧跌宕之想。



        清朝早期为平庸过渡期,帖学盛行,“馆阁体”流行,也是碑学潜伏期。陈奕禧在当时北碑尚不是很多,但他对此却极度关注,极力推崇北碑。尤其注重《北碑张猛龙碑》。
 


        陈奕禧从古法发展的缘流来认识北碑的价值,在学北朝碑刻中,把历代诸碑帖融会贯通,形成一种“非篆非隶”的独特风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