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审归来┃第十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评委谈

2018-10-12 12:15:08 来源: 点击:
【编者按】一项好的赛事总能推动书法创作的进步。“观音山杯”的举办,不仅仅是展现当代书坛的创作风貌,更关注书法创作的发展和创新。第十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艺术大展评审刚刚落下帷幕,随着121名奖项的诞生,又带给书坛许多关于书法创作的话题。为此,书法艺术网在评审结束当天,采访了本届大赛的评委,听听他们如何评价本届“观音山杯”大展?(以下排名不分先后)



评委会主任包俊宜(中国书协副主席,篆书委员会主任)
 
        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已经办了十年了,每一年举办一次,这是第十届,已经引起全国书法届的高度关注,也是大家公认的一个汇集普通书法爱好者和书法专业工作者的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展项。我们中国书协有很多展览,但是像观音山杯这样的大赛,既深入基层,又注重品质,为大家特别是为广大青年和青年书法家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才华,学习书法的平台,这个意义很重大。从本届观音山杯来稿的状态来看,作品整体书写水平高,真草篆隶皆备,很多优秀的青年作者有很好的基本功。这种基本功,这种展示的水平,从书法创作到书法书写的内容,在艺术技巧方方面面都能够比较好的体现出我们当代书法的状态。从全国来看,观音山杯在创作质量和数量是一个比较高端的平台了,既面向广大中青年书法家和爱好者,同时在意识上面,它每年都在提高,逐步接近到国展的水平,这就很不错。我希望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越办越好,如果今后能还能把篆刻,甚至还有把国画这些容纳进来,那么这个品牌的效益和覆盖面会更广更透,对中华传统文化将发挥很大的积极作用。



(包俊宜在评审现场)



包俊宜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王亚洲(中国书协理事,隶书委员会委员)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第十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的评审,观音山是养生,文娱,旅游胜地。在这里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够连续举办十届这样的书法展,确确实实是不容易的。首先佛教文化是大文化,书法更是大文化。所以,能够把这两个大文化结合起来,既宣传了佛教文化,更弘扬了书法文化。书法报和书法艺术网在这里举办了十届展赛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其次,从本届评审来看,大赛的投稿数量大,水准非常高。我觉得观音山杯确确实实通过十届的举办,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品牌项目,这个水准可以说是一个小型的国展水准。通过今天的评审,入展和获奖作品让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也能够对书法创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最后观音山杯大奖的获奖作品,呈现出的高质量和高水准,也令评委们眼前一亮,相信大家看过以后也会进行这样的评价。



(王亚洲在评审现场)




王亚洲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洪厚甜(中国书协理事,楷书委员会委员)
 
        组委会前期工作做得很扎实。他们在前期过程中把作品进行了遴选,并且每件作品都建立了电子档案,查找和查询很方便。我们在评审的过程中,发现本届作品整体水平比较高。尊重传统,踏踏实实地继承传统,认认真真对传统进行学习的基础上来进行自己的创作。所以我们在他们的作品里面,能够见到他们非常理性的对中国书法传统技术的继承和解读,而且在解读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解和运用。一件作品的优秀与否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对传统的解读的层面,第二是对传统运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审美和追求这个过程中表达得深刻与否。应该说今天的作品,尤其是进入终评最后入展的这些作品,在这些方面都做得很好。



(洪厚甜在评审现场)



洪厚甜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陈羲明(中国书协理事,草书委员会委员)

 
        本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比赛让我感到少有的惊喜。来稿数量特别多,有一万多件。通过初评产生了两千多件,经过复评最后有将近四百件作品入展和获奖。这次作品我感觉到就像是国展的水平,由此可见这次作品来稿的作者中可能很多都是国家级的会员,他们参与其中,来参加这样一个活动本身就是对大赛的肯定。这个活动为什么会办得这么好,一是观音山杯连续举办了十届,二是得益于主承办方的专业经验,不求急功近利,追求持续发展,所以这个效果非常好。从入展的近四百件作品来看,我个人认为主要是从这两个方面来评价:第一,我们是根据作品表达出作者的传统基本功,你的出处在哪里,必须有一个出处,那些没有出处的创新是绝对不可能入选的。其次,一个作品好不好它有四个方面,除了传统基本功,还要看章法,整体布局怎么样,含气怎么样,当中的节奏如何。墨色怎么样,比如草书,比较生动的行草书,和比较安静的篆书,隶书和楷书,它的用墨是不一样的。还要看你的结构,不同的书体有不同的结构要求。最后才是细节,就是点画,用笔是不是合乎传统,到不到位,在传统的基础上还要有你个人的一些艺术表达。当然我们不能太苛刻,我们主要侧重于你对传统的理解,解读和表达。如果你能做到,在这当中作品表现的比较突出,那也你肯定就入展了,或者就获奖了,我们是好中选优。所以总的来说本届好作品比较多,我们在评审当中有时也感到难以取舍。五位评委都是国展的资深评委,多次参加国展评审,有丰富的经验。我们考虑到各种书体都必须要进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全面来考量。所以,你只要写得好不管写什么书体你都有机会。我们还得考虑大字和小字,因为大字和小字难度是不一样的,写小字容易点,写大字比较困难。小字作品容易把握,看上去也漂亮些,大字作品要有气势,所以有时候我们还侧重保留一些大字作品。总而言之,我们不单是各个书体要考虑,字的大小我们也要考虑。只有这样组合起来的作品在展览中它才会丰富多样,看起来才不会审美疲劳。



(陈羲明在评审现场)



陈羲明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祁小春(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

 
        观音山杯大展今年已经是第十届了,我有幸参加了第十届大展的评审工作。十年来他们积累的经验以及这个大展在全国的知名度、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我们看到展示在我们面前的作品水平就相当之高。本届观音山杯大展的水平基本上和国展的水平差不多,这也是观音山杯的含金量在提高的一个表现。同时紧跟着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在书法审美和风格取向方面显现出独特的一面,有很多创新,这应该说是一个亮点。比如新资料的运用,我们看到的新出土的一些汉简,楚简以及出土的一些新的文字材料都被书法家们所吸收消化,反映在他们的作品上。观音山杯的作品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同时大赛的包容度很好,更多的创新在这里展现,作品中呈现出许多新的面貌,这也和参赛作者的放松心态是分不开的。我们应该鼓励更多的高自由度的创作作品在观音山杯上展现,这也是展览书法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希望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大展越来越为全国所知,意义和影响越来越大。



(祁小春在评审现场)



祁小春在现场接受记者采访

——※※※——
 
荣获第十届“观音山杯”大奖作品

作者:周志华


评委点评
 
包俊宜:

        这是一幅相当精湛的作品。它真正体现了继承传统,发扬传统,学习经典。这幅草书从学习的对象来讲他是学习怀素的,学习张旭的,同时又吸收了现代一些书法家非常好的优点,能够明显地跳出来展现出他独特的艺术创作能力和风格,这点很了不起。当然不是说这件作品已经完全完美了。基本上是学习古人的东西,自己的东西还不太多,但是作者他很年轻,不到四十岁,未来的书法创作艺术道路他能够一步步走下去,走得好,他会取得很大的成绩。从这幅作品上反映出观音山杯这个活动的意义,它对我们中青年书法家,书法学习爱好者来讲都是一个很好的楷模,标杆的作用,是一个积极的领头羊的作用,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这幅作品不管是章法笔法都比较精湛,都比较完整,这在书法创作当中是相当不容易的。所以我对这幅作品能够拿到大奖,能够成为翘楚,感到非常高兴,对这个作者也表示热烈的祝贺。
 

王亚洲:

        这件作品在整个大调上是从怀素出来的,但是他经过吸收,消化,也有自己的东西,而且自己的的理解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能够化为己有,作为草书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都说草书是书法的最高境界,所以他能够写到这个程度是非常不容易的,也是在评审过程中我们通过共同协商推选出在本届观音山杯展览中最好水平的一件作品。
 

洪厚甜:

        最后这一件作品大家把它推出来,应该说我们所有评委都有一个共识。这件作品在传统技法的理解和掌握上是有相当深厚的积累,不是一般初学者描摹的状况,他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达,在运用传统的基础上还有自己的审美想法和追求,写出了当代人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写得那么潇洒,写得那么自由,我觉得他是在一个相当高的层面上以传统技术上的东西来展示当代人的审美追求,塑造了一个高度的统一。
 

陈羲明:

        关于最后一件草书大奖作品,大家最关注,评委们也是非常地慎重。因为每一届只产生一件大奖作品,竞争十分激烈,我们是从二十多幅佳作奖作品当中选其中的一幅。在这当中确实有五六幅作品都具有竞争唯一的大奖的水准。我看到草书作品开始就有两件,三件小楷,册页还有一件,还有隶书两件,这几件作品都有问鼎大奖的水平。但是后来我们评委们,大家一起商议,没有采取投票的方式,因为如果是投票结果很可能就是不准了,表面上看来投票的结果好像是准确的,少数服从多数,但实际上最后产生的作品未必就是很好的作品。所以我们采取了大家商议的方法,最后把作品拿出来三件,来进行举手表决。这幅草书我认为特别出彩,以怀素的草书为基本功,也是这次评审当中最好的一幅作品。它是鹤立鸡群,慢慢地看以后它特别耐看,我把它称为狂草法帖。所以能达到这样一个层面的作品确实是这次展览的荣幸。慢慢看越看越有味,这幅作品的主要特色是墨色特别棒,节奏感把握得特别好,而且疏疏密密,错落有致,书写性极强,点画非常精到。所以这幅作品能夺大奖实至名归,我们感到很高兴,终于评出了这幅大奖作品。我认为整个展览这幅作品会引起书坛和书家的关注。
 

祈小春:

        这件作品我们五位评委一致认为在所有佳作里面是比较突出,比较优秀的一件作品。五位评委的共识是这件作品可以代表此次展览的最高水平,具体到这件草书作品的特点刚才几位评委说得比较到位。对这件作品本身我就不做一些阐述,借这个由头我想说草书是很难的,为什么说难呢,它有两点。一个是草书要求瞬间完成,在运笔过程中有一定的速度要求,不允许你有时间去从容地思考这一笔该怎么写,那一笔该怎么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比静态书法要难。什么叫静态书法?篆书,隶书,楷书,魏碑。你可以从容地去思考,去构思,去想它的形体。草书下笔瞬间就不能改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草书本身就比那些静态书法难,我称之为动态书法,行书草书是动态的,就有它的难度。这件作品在这方面恰恰非常从容,而且写得非常合法度,也是对传统和经典的继承,还有它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作者的书法功底尤其草书相当深厚,这一点是我们五位评委都认可的。说到好处也不能说它一点缺点没有,总体来说很完美,但是因为我不太了解作者本人情况,我还是觉得缺乏一些老辣,苍茫古厚的韵味,假以时日可能还会有更高的发展。我也期待将来作者在这方面更上一层楼。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