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帖|苏轼《渡海帖》

2018-09-25 11:37:49 来源: 点击: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六月,已经在海南儋州生活三年,本来盘算在海南终老余生的苏轼接到朝廷的诏令,北返中原。此时的苏轼,已经是65岁的老人了,虽然少年得志名满天下,但仕途坎坷而半生遭贬谪流放,岁月的沧桑和生活的磨砺,让他早已是满鬓风霜。朝廷的一纸诏令,让他又看到了自己重回政治中心实现人生抱负的希望。因此,在北行渡海前,他提笔给友人赵梦得写了这样一封信:

        轼将渡海,宿澄迈,承令子见访,知从者未归。又云,恐已到桂府。若果尔,庶几得于海康相遇;不尔,则未知后会之期也。区区无他祷,惟晚景宜倍万自爱耳。匆匆留此纸令子处,更下重封,不罪不罪。轼顿首,梦得秘校阁下。六月十三日。

        封囊上书:梦得秘校。轼封。
 

 

        《渡海帖》,纸本行书,28.6厘米×40.2厘米,凡12行,封囊一行,计98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因有“渡海”二字而名《渡海帖》,亦名《致梦得秘校尺牍》。

        此帖笔力雄厚,却能书写随意;宗法传统,却能时出新意,这是苏轼在此帖中为我们展示的驾驭笔墨的非凡才能。

        此帖为苏轼晚年所书,通篇文字用笔沉着,墨色痛快淋漓。文字内容平易,而着笔无一丝阻塞。虽属“匆匆留此纸”之笔,但通篇信手拈来,率意天真,喜悦之情跃然纸上,用笔则是笔笔老辣精到,观之悦目赏心,当属孙过庭书谱中所讲“通汇之际,人书俱老”的典范之作。

        欣赏此帖,能感受到作者从头至尾都处于一个心手双畅,兴到笔随的精神状态。字势的映带关联,字态的率意洒脱,字列的大小错落,都营造出一种顺乎自然的艺术情景。所谓“不矜而妍,不束而严,不轶而豪,萧散容与。”霏霏如甘雨之霖,森竦掩映,熠熠如从月之星,纡余宛转,缅缅如萦茧之丝气,显现出诗一般的美感。
 


 

        此帖之意,犹如苏轼同时所作之诗“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澄迈驿站通潮阁二首》)

        黄庭坚曾云:“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确实,苏轼那种萧散的性情和学问文章之气,是他的书法艺术魅力产生的根本所在。

        书法家之所以为“家”,就在于通过笔毫在纸上的应用,作品中能呈现出作者本人的学识、修养、胸襟,甚至性情,与文章诗词一样因此在文人士大夫眼中,书法是有着“遣怀”的功效的。

        书法之所以有区别于写字,就在于书写者赋予一件作品的这些生命的气质,看到作品,也就了解到当时作者的状态了。
 


 

        在宋代,书法由唐代“尚法”的主流过度到“尚意”,而这种“意”,即是书写者的意趣格调,也是一个人的胸襟学识。

        作为宋代“尚意”的先锋,苏轼喊出了震耳发聩的声音:“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既为遣怀,当然就是直抒胸臆!

        当然,苏轼的这种“直抒胸臆”的遣怀,不是对自身遭遇不满的牢骚满肠,而是对人生大道的通透和豁达。无论是他的文章诗词书法,还是有关他本人非常多的传说故事,无不显现的是一个满腹经纶、豁达风趣的学士超人的伟岸形象。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