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学者临摹《九成宫醴泉铭碑》,可以有很大的帮助!

2018-09-10 11:28:47 来源: 点击:
        《九成宫醴泉铭碑》由魏徵撰文,记载唐太宗在九成宫避暑时发现泉水之事。此碑立于唐贞观六年( 632年)。碑高 米,厚0.27米, 上宽0.87米, 下宽0.93米,碑身和碑首连成一体,碑首有六龙缠绕。全碑共24行,每行49字,正面隶书“九成宫醴泉铭”六个大字。今石尚存,但剜凿过多,已非原貌。传世最佳拓本是明代李琪旧藏宋拓本,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632年,李世民在九成宫四城之阴散步时,发现有一块地皮比较湿润,用杖疏导便有水流出。于是掘地成并,命名为“醴泉”,意思是泉水像美酒一样香甜。众人认为是祥瑞之兆,于是由魏徵撰写铭文,欧阳询执笔写字,匠工刻于石上。魏徵铭文记述了九成宫建筑的宏伟,唐太宗功业的伟大,醴泉发现的经过以及它象征祥瑞的意义。铭文后半部是魏徽治国安邦的政治主张,至今犹有借鉴价值。“黄屋非贵, 天下为忧”,“居高思坠,持满戒溢”的名句就出于此碑。

        一、风格特点


        《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此碑书法,高华庄重,法度森严,笔画似方似圆,结构布置精严,上承下覆,左揖右让,局部险劲而整体端庄,无一处紊乱,无一笔松塌。用笔方整,紧凑,平稳而险绝。明陈继儒普评论说: ”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驾也。 明赵涵《石墨镌华〉称此碑为“正书第一”。《九成宫醴泉铭〉用笔慎重、严谨,没有过分的表现,被视为“楷书法的极则”,是楷书研究的出发点、终点站,是历代学书者的楷模。
 




         二、基本笔画点

        结实有力,似方似圆。有些点画作出锋点,以顺势带出下一个笔画,显得生动多姿。 横:横画平稳有力,有时中段粗于两端,得“中实”之趣,这是欧体独特之处。 竖:欧体的竖画除常见的悬针竖、垂露竖以外,还有上尖竖,即露锋入笔,稍作转笔后径直竖下,这也是欧体的独创。撇:欧体的撇除常见的长撇、短撇、回锋撇、兰叶撇外,还有入笔强调停顿的曲头撇。 捺:欧体的捺画通常较直,也有少数呈微弧状,至尾端顿笔前与领笔后的过渡含蓄自然,气呵成。 钩:欧体的钩都不作回锋钩,除横折钩作顿笔钩出外,其余的钩画都在前笔的基础上转锋顺势钩出,尤其是竖弯钩,履端边重按、边钩出,特征显著。 挑:欧体的挑画短促、果断,不拖泥带水,但又显得沉稳、安祥。 折:欧体的折画即不作圆转,也没有过于外露的棱角,而是果断而含蓄。
 




        三、结构

        欧体的独体字或写得小巧精致,或写得开张奔放,有些字由于斜笔多而呈斜形,但重心仍然安稳,形态变化十分丰富。

        (一)上下结构 上下结构的安排,要注意上下两部分宽窄、长短、大小的区别和联系。

        (二)左中右结构 左中右结构由于含三部分的宽度,容易写得过宽,所以要控制每部分的宽度,以免互相拥挤。还要注意三部分各自的长短、宽窄、位置高低等区别以及三部分避让、穿插等的联系,使三部分融为一体。

        (三)包围结构 包围结构更应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的紧密联系,以免字形松散,应该使被包围部分向包围部分靠拢。由于欧字严谨险劲,包围部分应该写得紧凑,特别是全包围的“口”部,两竖要作向背状(即都向内拱)。
 




        四、临习提要

        《九成宫醴泉铭》是唐楷的极则。其点画结构都精妙绝伦,其笔法瘦硬而婉润。初学难在“骨气劲峭,法度森严”,不能仅看其外表而写得干瘦无力,或太露筋骨。在结构方面要注意严谨和险绝的关系。用羊毫及宣纸难度较大,临写时要松弛,待掌握结构后再专门强化笔法。字不要写得太小,10厘米左右为佳,这样可防止学欧体容易产生的拘谨。欧体的起收笔都浑厚方正,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写时不可过尖和单薄。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