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碑 | 黑齿常之墓志——劲爽秀达 洞达疏朗

2018-08-23 13:51:31 来源: 点击:
黑齿常之墓志

武周圣历二年,高70厘米、宽73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黑齿常之墓志》拓片 

《黑齿常之墓志》拓片局部 

《黑齿常之墓志》拓片局部

劲爽秀达 洞达疏朗

□赵启斌

        《黑齿常之墓志》全称《大周故左武威卫大将军检校左羽林军赠左玉钤卫大将军燕国公黑齿府君墓志铭》,原石为李根源“曲石精庐”旧藏,1958年入藏南京博物院,是具有丰富历史文献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唐初墓志精品。

        黑齿常之唐史有传,其事迹记载于《旧唐书·卷109·黑齿常之》中。黑齿常之为百济西部人,显庆五年(660年)邢国公苏定方讨平百济,黑齿常之随百济太子隆归降唐。后在与吐蕃、突厥的一系列作战中,以功拜左武卫大将军、经略大使,后由于遭诬陷被以谋反罪入狱,在狱中自缢而死。《黑齿常之墓志》记载了黑齿常之的籍贯、卒年、姓氏来源、出生地及官职、功绩以及武则天两次下诏为其冤狱平反昭雪的事迹,与史实基本吻合,因此《黑齿常之墓志》具有重要的证史补阙价值,在民族关系史及唐初政治、军事研究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所以章太炎看到李根源所呈送的《黑齿常之墓志》拓本时,立即为其题跋,对于《黑齿常之墓志》的史学价值给予了高度认可。

        唐朝士大夫墓志铭文的书写,尤其拥有高级职务的文武官员墓志的撰述、书写,一般多由秘书省出,有著作郎、佐郎执掌,“司文者执简以往,刊石旌德”(王维《故右豹韬卫长史赐丹州刺史任君神道碑》),因而在书法的熟练精美程度方面,往往为民间所不及,由此也形成其特有的书法形式和书写规范,使这一类墓志具备了唐人崇尚法度的书写心理和社会条件。虽然盛唐以后,民间墓志文的撰述和书写也渐渐请文学高手和书法名家执笔,但秘书省著作郎、佐郎执掌墓志的撰述、书写也一直坚持了下来。《黑齿常之墓志》作为初唐武周时期撰述、书写的墓志书法,行文非常优美流畅,书写技法娴熟,当为秘书省著作郎、佐郎专司部门刊石勒铭之作无疑,较为具体地体现出唐初中原地区墓志书法的艺术概貌。

        《黑齿常之墓志》颇受欧阳询、虞世南书风的影响,注重横向取势进行空间结构布局,并通过笔画的横向伸展分割空间,安排字的大小、横斜、疏密,因而特色非常明显,形成横向积极展开的拓张空间,显然是汉魏隶书空间布局的新运用,有着受北朝书法章法布局影响的痕迹。但由于《黑齿常之墓志》完全是依循楷书书写体例和手法来进行的,因而也不尽同于北朝书法的空间审美,有着非常奇妙的楷书审美效果,形成开张、疏朗、秀美的空间意象和精神面貌。

        《黑齿常之墓志》在空间布局及章法安排上保留了北朝墓志欹斜结字的运用,在书法空间上造成了明快的流动感,静中有动,使单一的空间出现变化,严谨整肃中出现灵动活泼的气象,从而不显生硬、单调和枯燥。同时《黑齿常之墓志》在空间布局上也常常使用虚实对比的手法,或左虚右实,或左实右虚,或上虚下实,或上实下虚等,各以中轴线为界有序展开,进一步增强了空间的流动感,使空间分割变化极为丰富微妙,极大程度地增添了空间变化上的意象之美。《黑齿常之墓志》在用笔上也很有自己的特色,多中锋用笔,起笔、收笔比较简洁,彰显出线条的瘦硬、险劲、健挺、圆实,笔势雄强遒逸,同时亦不乏继承南朝书风所带来的温润、丰腴、秀雅之感,给人以雄强劲挺、宏达疏秀的精神感受。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