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族九代人,四百余年传承书法不间断

2018-07-12 14:51:22 来源: 点击:
        话说武则天自称皇帝,唐朝改姓武了。

        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就是公元687年,武则天颁布了有十三个新体汉字作为书写标准,称为“则天文字”。例如“国”字,一改“國”的写法,而是写成了“圀”,意思很明显,就是一统八方,拥有八方之地方为国,虽然准确形象,但看起来可不那么好看。但是这表现出武则天对文字的兴趣,还有书法,十二年后,武则天书写了著名的《升仙太子碑》流传至今。

        就在这一年,当朝宰相凤阁侍郎王方庆献出一件宝物给武则天。这位王方庆的名气不大,可他的历代祖先名气却都很大,首先他是书圣王羲之的后人,往前数,他的第十一代祖是王导,赫赫有名,十代祖王羲之、王荟,同样赫赫有名,九代祖王献之、王珣,也是赫赫有名。这件宝物就是他王家一门二十八人的墨迹珍本合集,足足有十卷,注意了,都是原件!可能是王方庆知道“萧翼赚《兰亭》”的典故,这一次争取主动,坦白从宽了,别等着武则天问起,依武则天的脾气,如果被动起来,恐怕会很难看。

        前面说过,王羲之真迹已经被唐太宗搜罗的差不多了,武则天这次一下子得到王氏一门九代二十八人的真迹,有十卷之多,那份惊喜可想而知。兴奋之余,武则天大会群臣,把这十卷真迹给大臣们传看。中书令崔融奉命做了一篇《宝章集》,记录了这次盛会。这部贴集,现在称作《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王氏宝章集》。末尾的“上柱国”、“开国男”中的“国”字用的就是“圀”写法。

        然后,武则天也是学着唐太宗的做法,命当朝书法家临摹复制这部《万岁通天帖》。用的复制办法是“摹”,就是把纸蒙在真迹上,用淡墨勾出轮廓,再拿开来,往里填墨,叫做“双钩法”。这种办法一直到现代都被初学书法的人采用,沈尹默等书法大家都仔细介绍过这种办法,后来的“描红”贴本就是从这个“双钩法”简化来的。包括我现在给初学书法的孩子推荐的“蒙临”法也是这个方法的简化。这个办法的忠实度还原度很高,是复制临习法帖的不二之法。

        再说《万岁通天帖》,复制工作完成后,武则天做出了一个出乎王方庆也出乎群臣也出乎读者的决定。她下旨:把复制品收藏內府,原件,进行了精心豪华的装裱,然后,归还给王方庆了!说:这是你王氏祖先的手迹,你们作为后代子孙,一定要善加珍藏保护啊!朕呢,留有这些复制品就足够了。

        王方庆喜出望外,群臣齐声赞美,窦泉还特意做一赋叫《述书赋》,赞美武则天“顺天矜而永保先业,从人欲而不顾兼金”。

        但是,经过了历朝变迁,《万岁通天帖》原件早已不见了,倒是武则天内府的复制品保留了一些,到了宋代就已经残缺,在明清之际又两次遭火劫,一次是明代无锡华夏(中甫)真赏斋大火,一次是清乾隆年间乾清宫大火。如今,十卷只剩下一卷,仅存王羲之等七人十通书贴!保留有王羲之的《姨母帖》、《初月贴》、王荟的《疖肿贴》、王献之的《廿九贴》、王志的《一日无申贴》、王徽之的《新月贴》等,如今收藏在辽宁博物馆。唉,如此说来,当年还不如把原件留给武则天保存了。

        宋代岳珂给《万岁通天帖》做过跋文,文中考证了在当时就已经佚失的部分,这里罗列一下,也算是罗列一下王氏家族的书法传承人物,以王方庆算起,十一代祖王导,十代祖王洽,九代祖王珣,八代祖王昙首,七代祖王僧绰,六代祖王仲宝,五代祖王骞,高祖王规,曾祖王褒。再加上贴里保留下来的有十代祖王羲之、王荟,九代祖王献之。还有一位,没有收进《万岁通天帖》的书法大家,就是本名王法极的智永禅师,他是王羲之七世孙,王徽之后代,号“永禅师”,他不但留给了我们《真草千字文》墨迹,还给我们留下了“退笔冢”、“铁门槛的典故。这些人当中,有王羲之、王献之二人,并称二王,即使是在不学书法的人中也都大有名气,可见其实力派明星之范。

        永嘉之乱的时候,西晋灭亡。王导渡江南逃,在帝都的房子产业、老婆孩子、贵重细软都没带,而唯独带在身边的却是钟繇的《宣示贴》,匆匆上船就跑了。看似不近人情,但在书法史上却被传为美谈。

        渡江之后的王导,辅佐西晋宗室司马睿建立了东晋政权,然后,就有了王羲之,有了王献之,有了王珣,等等等,一代代地,从东晋到刘宋,再经过齐、梁、陈、隋,再进入唐代,其间,度过了四百来年的书法传承,可以说涵盖了书法从楷书到草书的全部发展史,而且都是稳稳地占住每个书体的宗师地位。

        台湾学者蒋勋在评价《万岁通天帖》时写到,“一个家族,能够在这样的乱世,通过一切人性的败坏,仍然相信文化是长久可以传承的理想,相信手写的墨迹斑斑可以传递美的生命信念,《万岁通天帖》的存在,仿佛是在为美作最后的见证。”

附:《万岁通天帖》十通书翰高清全图

第一帖:王羲之《姨母帖》

第二贴:王羲之《初月贴》

第三贴:王荟行草书《疖肿帖》

第四贴:王荟行草书《翁尊体帖》(《郭桂阳帖》)

第五贴:王徽之行书《新月帖》

第六贴:王献之行楷《廿九日帖》

第七贴:王僧虔行楷《太子舍人帖》(《王琰牒》、《在职帖》)

第八贴:王慈行草书《柏酒帖》

第九贴:王慈草书《汝比帖》

第十贴:王志行书《喉痛帖》(《一日无申帖》)

二维码